美媒:中国将取代美国成发展中国家的主要捐赠国(图)
一项新的研究报告发现,中国对外经济援助领域正在赶超美国,并有望成为继美国之后,全球发展中国家获得赠款和贷款的另一个主要来源。但是从这些援助所产生的经济增长效果来看,中国提供的经济援助对受助国其产生的作用并不明显。
美国威廉玛丽学院“援助数据”(AidData)项目发布的研究报指出,这个发展与中国所拥有的全球经济大国的身份相符,但中国提供的大部分融资援助都与自身经济利益相关,对受助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
这份研究报告是由来自弗吉尼亚州威廉&玛丽学院(College of William & Mary)实验室的研究团队AidData完成的,也是迄今为止全面衡量中国官方经济援助措施的一个研究报告。
因为在此之前,中国并没有详细公布过自己对外援助的细节情况。这份报告也引发了人们对中国援助意图的普遍担忧,因为中国正在全力扩大自己的全球影响力,以匹配自己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身份地位。
根据AidData提供的数据,在截至2014年的过去15年时间里,中国在非洲、亚洲和其他地区提供了大约3544亿美元的贷款,而同期美国提供的贷款总额为3946亿美元。
AidData发布了一个由数千个信息来源组成的中国经济援助数据库。此外,就这一问题所产生的影响,该研究团队还对来自哈佛大学、德国海德堡大学和威廉&玛丽学院学者们的看法进行了研究。
AidData团队的执行负责人布拉德利·帕克斯(Bradley Parks)说:“从最高层面来讲,当涉及到对其他国家的经济援助问题时,人们可以说中美两国正在成为支出对手。”
随着中国推进“一带一路”计划,全球各国对中国经济援助的关注开始不断增加。“一带一路”计划是一项涉及数百亿美元的发展倡议,旨在通过港口、道路和其他基础设施的建设,来扩大中国与亚洲、非洲和中东地区之间的贸易联系。
在中国提供的经济援助中,大约23%属于满足经合组织框架定义下的援助,或者可以被看作是“政府推动的援助”。这种援助至少需要25%的政府拨款。而与此相反,在美国提供的援助中有93%满足经合组织框架定义下的援助要求。
按照布拉德利·帕克斯的观点,中国提供的大部分金融援助似乎是出口信贷,或者其他旨在促进中国出口或其他目标的经济措施,这些措施对受援国经济几乎不能产生任何可衡量的增长效果。他还认为,这种“政府间的融资援助”并能不算作发展援助,而是经合组织框架定义下的,更广泛的一个援助部分。
该研究报告称,中国提供的援助资金中,也有一部分“显着改善了(受援助国)的经济增长”。报告认为,这部分援助资金产生的结果,与美国提供的援助——以及其他西方国家资助的项目——所产生影响相当或相近。
帕克斯说:“我认为这是报告给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发现,同时也是一个令人感到鼓舞的发现。”
这项为期5年的研究项目,使用计算机系统查找了超过1.5万个来源的信息,其中包括新闻报道、中国发布的官方文件、其他国家部门发布的文件和相关的学术报告。其调查统计数据涵盖了来自138个国家和地区的4304个项目。
中国未参与全球援助报告系统,只是在2011年和2014年期间陆续公布了一些援助数据,但并没有透露具体的细节内容,也没有公布其对单个国家提供援助的数据。
在2013年时,AidData研究团队发布了自己的第一份报告。该报告重点关注了中国对非洲地区的资金援助。帕克斯表示,他所在团队的研究数据已经被其他学者在100多个研究项目的启动中使用。
华盛顿布鲁金斯学会(Brookings Institution)的经济学家、前世界银行驻北京的负责人戴维·道勒(David Dollar)在一封电子邮件中表示:“对于中国提供的发展项目贷款数据来说,AidData是最全面的信息来源。”。
戴维·道勒指出:“数据显示,中国的贷款在发放治理方面是非常随意的。其中一些贷款规模较大的国家,比如委内瑞拉、安哥拉和巴基斯坦,其国内的法治环境都很差。而贷款的整体格局表明,这些贷款需求主要来自接受援助的各国,而不是由中国制定的总体计划所驱动的。”
帕克斯还指出,数据显示,中国更多的援助资金流向了那些在联合国投票支持它的国家,这“可能看起来不是太好”,但针对类似的美国和其他西方捐赠者进行的分析表明,这些国家的行为也是和中国一样的。
帕克斯还指出,该研究项目并没有试图衡量中国的援助是否会降低西方国家奉行的环境或其他方面的标准。因为相比之下,西方国家提供援助的条件更为苛刻。
不过,来自海德堡大学的研究员迭戈·赫尔南德斯(Diego Hernandez)在今年发表的另一项研究报告中指出,如果接受西方援助的国家同时也在接受来自中国的援助,则世界银行将会对贷款附加“更少的条件”。
埃尔南德斯指出:“拥有新的捐助者可能被认为是一种有吸引力的,获得金融援助的选项。世界银行会通过减少信贷限制调节来对此做出反应,以保持一定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