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澳洲后华女们欢呼:“我失去了中国的权利和地位,来澳洲却拥有了完整的丈夫!”
本文转自:澳洲微报
移民对一部分人来说,可能需要莫大的勇气,从一个自己无比熟悉的地方,搬到另一个国家开始全新的生活。
一切都是未知的,面对完全陌生的环境,身为女性似乎会遇到更多的挑战,然而实际上移民生活,女性会比男性更容易适应,女人也很有可能过的比男人更幸福。
也难怪
悉尼这样的城市,是女人们的天堂
来到悉尼,不管是初踏上这片土地的新移民,还是暂离此地再度归来的老移民,走出机场的第一件事就是拼命呼吸几口香甜的空气,抚慰在别国他处饱受雾霾废气伤害的喉管肺腑。
望着这迷人又优美的城市天际线,于是便选择在悉尼安了家。可悉尼是怎样的城市呢?
这是个让坏男人变好,让好女人变坏的城市
在大陆,对男人来说,除了工作,还有数不尽的商业应酬,夜生活风月无边。
每个男人都可以有风流韵事,让家中妻子胆战心惊。来到澳洲,成功男人们的夜生活就是健身房,在家看电视,或者扛着三脚架到处走走拍拍这一片山水风光。
原本风流倜傥丈夫们,个个变成了住家小男人。
在澳洲,女人们能自身体会到女性地位的上升,女性收入也增加了,再被资本主义国家的开放包容的风气一渲染,昔日只求相夫教子的贤妻良母,可能观念就不一样了。
如今互联网,社交舞会,各类聚餐活动,都是女人们寻找自己浪漫故事的好途径。
这里女人能撑起一个家
女人天生细心温柔,坚韧而有耐信,在劳动价值被充分尊重的澳洲,女性凭借自己勤劳的双手就可以有份报酬不错的工作,甚至有的家庭全家的收入都来自女性。
例如我的一个女性朋友小米,她是个护士,自己有两个孩子,因为丈夫英语不是很好,一直没找到称心的工作,便当起了奶爸,全家的开支主要靠小米的收入维持。
虽然可能并不算富裕,但是女性也能做家中的顶梁柱,尤其护士这样的工作,收入不会太低。
这儿更适合女性消费
勤劳致富是颠簸不破的真理,来澳洲几年后,从租住房子,到添置了真正属于自己的家,变化从自身看到见,除了无意间养成了很多生活中的小习惯,除了办事自觉排队,出门车礼让行人,英语变得更溜了之外。
消费水平也提升了一个档次,无需代购就能买到大陆贵价才能买到的衣服包包化妆品,而且妈宝们更是可以毫无顾虑的购买奶粉母婴用品。消费不仅提升生活品质,还能带来心情愉悦。
这是让乡下人变城里人,城里人变乡下人的城市
你是否体会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来到了澳洲,“水土不服”大吐苦水,最后甚至打道回府的多为都市移民,鲜少听闻有来自农村地区的朋友们有什么抱怨,反而这些来自贫困乡村的兄弟姐妹们最能体会到资本主义的优越性。
同样是刷盘子、当保姆、修草坪,在这里月收入差不多是大陆的几倍,几年下来,就有车有房子了,衣服包包化妆品都提升了好几个档次。李宁牌运动衫换成耐克,秀水街冒牌货换成如假包换的GAP、TOMMY、CK、POLO。化妆品也非SK-II、资生堂不可。
而且他们身上还会有些别的变化,购物自觉排队了,开车也懂得礼让行人。他们以吃苦耐劳的品性在这个城市有了属于自己的位置。
城市来的人却有些许不同,来自城市的移民,本来就是当地的中上层居民,他们生活的很滋润了,来到这儿最初许是租住在一个破旧的公寓,楼板都唧唧作响。还要每天和苦瓜脸房东四目相对,那滋味估计是堵得慌。
后来在郊区有了自己的房子,当起了农民,自己修草坪,刷油漆,补屋顶,甚至疏通下水道,也许这两年从事的体力劳动多于前半生的总和了。在好山好水阳光充足的澳大利亚,人们皮肤晒的深色而健康了,指甲和手都留下了劳动的痕迹,昔日西装革履的精英,已是成天T恤短裤运动鞋,平添了农民气息。
日本餐比东京正宗,夜总会比平壤差劲的城市
舌尖上的美食之丰富多彩,最能体现城市的多元。这里鱼市场鲜美的龙虾刺身,三文鱼和海胆刺身,足以让日本人来这儿安度晚年。
各类亚洲餐厅、法式料理、西班牙餐,甜到人灵魂深处的甜品应有尽有,更不用说火锅,米线,我们亲切的中华料理……行文至此,忍不住流下了口水。
光怪陆离是城市的魅力,夜晚城市的一天才刚刚开始,吃完了生蚝,怎能辜负这春宵?找一家夜总会腐败腐败去?
随着大量新移民的到来,各种大陆特色的娱乐场所应运而生,但是那档次,那排场怎一个土字了得,如果平壤也有夜总会,估计气派多了吧。
这是个女人比男人更幸福的城市
澳洲这样的国家,有着浓郁的尊重女性和爱护女性的氛围,对待女性的这种温柔,在澳洲的女人们都能体会到。
进出有人扶门之类的小事自然不消说,女性在职场和家庭也显得更要受重视。
女人们可以固定每间隔一段时间就在家中开次party ,每个周末都可以带着孩子外出放风,每周送自己一束鲜花。
生活波澜不兴,但岁月静好。在这里女人们比男人生活的更加自在惬意。
总之,悉尼就是这样一个让人爱恨参半的城市,喜欢则在这儿安居,和这个城市一起慢慢老去。不喜欢则换一个城市,生活同样精彩。
本文转自:澳洲微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