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晚舟获保释康明凯被逮捕 北京严惩加拿大的利与弊(组图)
加拿大前外交官康明凯日前在北京被捕,中国给出的理由是他因涉嫌从事危害中国国家安全的活动,被北京市国家安全局依法审查。目前,案件正在审理中。
中国外交部新闻发言人陆慷12月12日在例行记者会上接受各路媒体的轮番提问,关于康明凯(Michael John Kovrig)一事他回答了20个问题。他将康明凯一案同孟晚舟一案分别回答,并没有混为一谈的意思。
但各方舆论普遍认为这是中国对华为首席财务官(CFO)孟晚舟被加方逮捕一事的报复。因为孟晚舟被加拿大逮捕后北京方面暗示要对加拿大进行报复。
中国外交部副部长乐玉成12月8日召见加拿大驻华大使进行抗议,他使用的措辞是“加方要为此承担全部责任”。中国外长王毅12月11日发声说对于侵害中国公民正当权益的霸凌行径绝不会坐视不管。与此同时中国官方媒体火力全开炮轰加拿大。中国官方媒体新华社、中共党报《人民日报》纷纷发表评论文章说,加拿大方面只有纠正错误,才能避免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
更为重要的是孟晚舟12月11日获准保释后中国驻温哥华领事佟晓玲前往孟晚舟家中探望,孟晚舟发布社交媒体信息高调表示“以祖国为傲”。在孟晚舟案持续发酵的敏感时间点,加拿大前外交官在北京被捕很难不让舆论联想到和孟晚舟案有关。
且不论孟晚舟事件同康明凯事件有无关系,一个很明显的迹象是加拿大走上了这两件事情的风口浪尖。
孟晚舟一案的始作俑者是美国,而北京将矛头准备了加拿大。与中加关系风起云涌不同,中美经贸谈判照常进行没有受到丝毫的影响。12月11日上午,中国副总理、中美经贸磋商牵头人刘鹤应约与美国财政部长努钦(Steven Mnuchin)、贸易代表莱特希泽(Robert Lighthizer)通电话,商讨如何推进未来90天的谈判。
中国外交部除了12月9日召见美国驻华大使后再无对美动作。这不禁令人疑惑:北京缘何严惩加拿大放过美国?
中美贸易谈判,事关中美关系的稳定,即便是美国也不会轻易拿孟晚舟事件同中美贸易谈判相联系。北京将矛头指向加拿大并不是要放过美国,而是现在并非折腾中美关系的时机。
从保护中国公民海外权益的角度,从维护中国企业在海外合法利益的视角,北京方面将矛头指向加拿大无可厚非,但这种偏离问题根本的操作也有利有弊。
利的方面是,这最起码可以达到四个方面的效果。
第一,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去,中国企业在海外的权益保护将成为焦点。北京在华为事件上强硬发声,这不仅是做给美国、加拿大看的,也是做给世界上其他国家看的,意在警告那些认为中国好欺负的国家小心行事。
第二,北京对加拿大态度严厉,有一个很重要的背景是,加拿大第一时间并没有知会北京,而是完全配合美国行事。
中美结构性矛盾正在日益成为世界的主要矛盾,加拿大完全不考虑中国,是在中美之间选边。北京拿加拿大开刀是为了警告那些站在美国一边的国家:不求你们站在中国一边,但最起码请保持中立。
第三,孟晚舟被扣留后,美国故意封杀华为的声音席卷中国,北京方面的强硬表态迎合了国内的诉求。 第四,美加之间的法律体系有相似之处,他们之间签署有引渡条约,而中国由于和西方的价值观念与司法体系不同,和美加等西方国家在法律方面的合作有限。美加依据自身的法律体系对中国公民做出处罚,中国的坚决反对是对自身价值观念的维护。这种不同声音是不可缺位的,这是中国理论自信、道路自信、价值自信的体现。
但是将孟晚舟事件上升为政治外交事件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弊端。
北京过度维护中国公民和企业的利益,可能会养成他们事事靠政府、处处求袒护的恶习。中国科技公司中兴卷入中美贸易战的根本原因是中兴利用中国国内的民族主义情绪绑架了中国政府的立场。这里并不是说北京方面力挺华为的做法过度,而是说由政府出面解决问题的风气如果不能得到合理引导,将会是中国政府的沉重包袱和麻烦。
由于中国的国家体制和西方存在着较大差异,北京认为合情合理的诉求并不一定会得到西方社会的有效回应。
就孟晚舟事件来说,特鲁多(Justin Trudeau)政府和特朗普(Donald Trump)政府对于司法的影响力是有限的。这种影响力完全不同于中国中央政府对司法的影响力。特朗普正是由于无法改变国内的司法进程才深陷“通俄门”调查的。
中国的强力施压虽然让两国关系受损,但最终对结果的影响有限,发力并不一定会有良好的效果。孟晚舟被保释后还将面临漫长的加拿大司法程序。这本是一场持久战。
政治并不能够解决所有问题。如果问题最终无法解决反而会让北京的强硬变成一种笑话。如何适度为中国公民谋求利益是一门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学问。尺度的拿捏很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