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谈判临近最后期限 中国经贸团队软弱了吗(组图)
距离去年阿根廷习特会定下的中美贸易谈判最后期限3月1日,越来越近了。2月21日至2月22日,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刘鹤率领的高级别代表团与美国政府贸易团队举行会谈。而一周前的2月15日,刘鹤刚在北京与美国政府贸易团队结束高级别磋商。再往前追溯,20多天前的1月底,刘鹤率团访美,进行贸易磋商。
短短不到一个月时间里,中国政府已经与美国政府贸易团队进行了三轮高级别贸易磋商,如此之密集,重视程度可见一斑。从目前几轮谈判公布的有限信息可以看出,中国为了展现诚意,达成双方都能接受的谈判,确实做出了相当让步,明显处于守势。以上次1月底刘鹤访美的谈判为例,当时中美两国各自发布的声明显示,几乎皆是中国在回应美国的关切,而关于美国回应中国关切的内容则语焉不详。
这样的反差投射到中国舆论场上,难免激起一些涟漪。在近些年来民族主义日渐兴起的背景下,有一些激进声音质疑每次中国都在让步,批评这是软弱、丧失立场。此类论调无疑把刘鹤领衔的谈判团队推向舆论的争议中心。事实真是如此吗?
首先,所谓谈判,自然意味着妥协和让步,任何一方都不可能全拿全取,至于具体妥协和让步到什么程度,在那些层面让步,往往取决于谈判双方的综合实力博弈。
在中美贸易谈判上,一个不容回避的基本事实是,中美之间尚存在相当的实力差距。中国虽然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拥有可以媲美西方发达社会的北上广深等现代化大都市,但依然只是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还有大量老少边穷地区,面临严峻的扶贫任务,并且内部有大量亟待解决的治理难题,国家崛起的底层仍然不够夯实。在核心技术上,中国更是面临受制于人的困境,去年的中兴事件即是有力教训。美国则不一样,不光是全世界最大的发达国家和唯一超级大国,在相当程度上主导现行国际秩序,而且拥有大量核心技术,谈判经验丰富。面对这样的落差,中国为了和平解决问题,在不背离原则和底线的基础上,进行一些减少敌意的让步,实属必然的理性选择。相反那种盲目指责中国谈判团队和中国让步的激进声音,看似是站在国家大义的立场,实则只是一味逞能,加深美国社会的戒惧。
其次,谈判最重要的是区分目标和手段。对于中国而言,目标自然是在现阶段尽可能减少美国的敌意,避免与美国正面对决,从而继续为民族复兴争取时间和空间。要知道,民族复兴目标是近代鸦片战争以来无数中国仁人志士念念不忘的理想,背后倾注了大量先人的热血和汗水,也是眼下能凝聚大多数中国人的最大公约数。改革开放以来的沧海桑田般发展,使中国得以距离民族复兴目标比任何时候都临近。在这样的关键节点,中国绝没必要为了一时意气之争或者所谓的面子和虚荣心,去与美国硬碰硬,从而招致后者的激烈破坏措施,延宕民族复兴的实现。何况美国本就有诸多值得中国学习的地方,中美之间的利益联结早已千丝万缕,纵然一时有矛盾和纷争,只要能透过适度妥协和让步来解决,那就尽可能争取。
至于谈判手段,坦率地说,只要不妨碍中国民族复兴目标这一大前提,无论是为了减少中美贸易巨额逆差而采取的加大美国产品进口,还是回应美国关切的知识产权保护、减少关税壁垒、深化改革开放等,都属于战术层面的手段。而这些手段,也就是一些人质疑中国让步的地方,其实恰恰都可以灵活对待。譬如,中国加大美国产品进口,让更多美国货进入中国,本来就符合中国人追求美好生活的诉求。再如,知识产权保护、减少关税壁垒、深化改革开放,同样也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政策方向,只不过现在藉由外部压力加快进程。既然如此,那么为了缓解美国社会的戒惧,努力维护好与美国这个最大客户的和睦关系,中国保持战术层面的手段灵活,做出一些适度让步,何尝不是能屈能伸、以退为进的明智选择?
古今中外的国家博弈历史一再说明,当一个国家处于守势的时候,一定要懂得韬光养晦,要透过必要的示弱和妥协来争取宝贵的时间和空间,从而才能赢得最终的胜利。相反,那种不考虑实力差距的一味逞强和死要面子,只会过早将自己推向危险深渊。在这一点上,中国社会应该牢记历史教训,切勿好大喜功,因小失大。
以此逻辑观之,中国经贸团队在战术层面的适度让步,尽管面临不小压力,但确实是一种理性而务实的选择。世人不妨多一些同理心,给予具体做事人以必要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