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后,中美关系将何去何从?美媒刊文预测……(图)
本文综编自多家媒体 ,仅代表作者观点,仅供读者阅读参考,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一场新冠疫情完全颠覆了世界发展的进程,全球一时间陷入了停摆和瘫痪,虽然各地开始逐步解封,期待恢复生产,但疫情之后的世界大不相同,种种迹象显示中美两国关系目前滑向一个难以回头的境地,欧洲也开始反省对中国出口的依赖造成的后果,而在意识形态领域,也有人担心疫情会加剧集权统治者的权力。国际地缘政治走向如何,中美关系如何发展,有没有战争的可能性等等问题都是目前的关注的几大焦点。
美媒预测:中美竞争比以前更加激烈
美国《时代》周刊网站近日刊登题为《中美对垒接下来将如何发展》一文,作者为美国欧亚集团总裁伊恩·布雷默。现将文章内容摘编如下:
美国总统特朗普继续对中国发起进攻,从而使一种理论复活,即新冠病毒源自武汉的一个实验室,其依据是他所看到的所谓证据(但并未分享)。同一天上午,美国国家情报总监办公室发布声明说,虽然它“同意以下广泛的科学共识,即新冠病毒不是人造的,也不是通过基因改造生成的”,但它将继续“调查,以确定疫情是通过与受感染动物接触开始的,还是武汉某实验室发生事故的结果”。
▲资料图片:美国总统特朗普(美联社)
暂时忽略情报评估政治化所带来的越来越多的担忧;近期的事态发展提醒我们,如果世界恢复常态,“新常态”的特征很可能将是中美竞争比以前更加激烈。以下是你需要了解的情况。
特朗普对中国的攻势早在其上任之前就开始了。在2016年竞选过程中,他把中国塑造成“美国优先”故事中的大反派。虽然时断时续,但特朗普加大了对中国的压制。特朗普早在2016年就不是唯一的对华鹰派,他对中国咄咄逼人的态度在两党都有支持者。
然而,根据目前观察,时间在中国一边。另外,美国总统为了继续掌权,必须竞选连任,并不断监控经济和支持率,所有这一切都限制了他们的政策选择。但是过去3个月,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
新冠病毒的肆虐威胁到了特朗普竞选活动中的一支利箭——美国经济实力。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经济第一季度暴跌4.8%,当美国开始认真地封锁时,第二季度的数据预计会更糟糕。美国经济遭受的打击对于特朗普及其连任前景来说将是非常糟糕的,但他本人又令局势雪上加霜:他先是对这一威胁不屑一顾,然后兜售未经核实的奇迹疗法,挑起与州长们的争斗,而且通常不愿就新冠病毒及其影响承担任何责任。最近的报道说,内部民调显示,他在关键的摇摆州输给了其民主党对手乔·拜登。迄今为止,特朗普成功躲过了任何实际上的政治危机;如今,这一场真正的“晴天霹雳”对特朗普造成了打击,摆脱困境绝非易事。
▲4月30日,在美国纽约,美国海军医院船“舒适”号驶离纽约曼哈顿。
既然全球经济被新冠病毒颠覆了,特朗普有了越来越多的国内政治理由让与中国的斗争升级以避免国内的指责,一旦疫情持续恶化,这种情况就有可能从技术冷战和贸易对抗发展成真正的冷战。
不管11月的大选结果如何,两党对中国的强硬态度都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成为华盛顿政策的一部分。
王军涛谈疫情后地缘政治:中美关系恶化难逆转
另据法广网报道,本次中华世界节目请目前在纽约的王军涛先生谈一谈他的看法。首先他分析了新冠疫情引发中美关系恶化的原因。
王军涛:我觉得中美关系确实已经到了一个不可逆转要持续恶化的阶段。原因主要还并不是两国关于疫情来源的口水战,这场口水战主要还是中国人挑起来的。我在纽约,我知道疫情发生之后,美国还是希望在疫情问题上和中国合作,初期并没有追究疫情的来源问题。因为我们知道历史上也有几场大流感,流感的发生地也极具偶然性,萨斯非典之后,大家都知道它还会卷土重来,所以都紧绷着一根弦,因为有可能在任何地方发生。美国疫情最初也没有去追责, 到反而是中国有一些人向政府追责,但美国人并没有这样做,直到中国外交部大发言人赵立坚要甩锅给美国军人,还嘲笑美国治疫不理之后,情况就发生了变化。要知道,现在白宫和布什奥巴马时代不同,总统特朗普和国务卿蓬佩奥周围都有一批他们非常信任和贴身幕僚,有一些都是从中国和台湾来的,在美国受过教育,他们立刻就将这些情况告诉了国务卿和总统,让他们非常愤怒,这样才开始强调这个病毒可能是从武毒所来的。
这场由中国挑起来的口水战并不能决定中美关系恶化的趋势,但由于赵立坚,五毛和外交部的“战狼”义和团挑起了这场争论……另外,中国东北的一个餐厅挂出的那个希望美国和日本疫情恶化的横幅都对他们有很大的刺痛,才让他们开始强势反击,但中国关系之前以前已经进入了一个持续恶化的状态,主要有几个原因造成:
首先,是特朗普总统本身是生意人,他发现中美贸易处于一种不公平的情况:中方有补贴,壁垒,偷窃美国的知识产权等等,都是特朗普希望解决的事情。但我们也知道,谈判一旦到结构性的改革阶段,中国不可能让步,特别是信息产业——中国从马云到马化腾几个最赚钱的老板都是做信息产业的,所以在这一点上,中国其实让不起。因此,我觉得,在这一点上,特朗普就会持续施压,而且对中国政府越来越不耐烦,中国现在希望通过短期的购买来缓解,但第二阶段还是要解决这个问题,现在只是因为疫情被拖延了。
其次,我认为美国现在还是有很多人担心在未来的竞争中如果让美国这样的国家压倒美国成为世界主导之后,会不会给世界,尤其给美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中国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不一样,这让美国会觉得很不安全。我们知道特朗普上台之后想要甩掉一些包袱,从国际事物中撤退,但作为总统他也受到限制。他挑起和中国之间的争论,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后,他想的是解决贸易问题,但采取的是极限施压手段,把各个领域可以用的手段都用上了,他把大门打开了,而这些领域都有专门人士负责,他们会顺着这个国策走下去,而美国宪政规定,总统有权力打开这个“大门”,但却没有权力关上它们。所以现在美国各界都在追究中国过去三十年中国使用了哪些不正当的方式迫使美国就范。
法广:欧洲的一些国家也开始意识并反省对中国的过度依赖带来的后果,您认为疫情之后的世界地缘政治会发生巨大的改变吗?
王军涛:肯定会有巨大的改变,实际上欧洲要比美国更早感到中国政府蛮横的压力。因为美国十分强大,中国在美国面前一直是“小弟弟”,但美国现在也发现中国时不时也会在背后捅刀,但欧洲应该说早就发现了这一点,但受制约北京。首先欧洲认为自己过于软弱,没有办法做出反击,所以 一直在迁就,等着美国的反应,欧洲也认为,既然美国是世界领导,他们没有必要在这个问题上出头,可能也担心自己打不过北京。我认为美国反应的时候,欧洲会跟进,另一方面,欧洲想做免费搭车者,当北京给他们一些好处,而美国并没有强势反对时,他们也会以国家利益为先拿到一些好处。目前就是这样,除非到冷战,两个阵营势同水火时欧洲会跟进,但目前欧洲尚没有得出结论,中国让他们感到不舒服,但另一方面,如果中国愿意按规则办事,欧洲还是愿意就事论事继续合作。但是这一次中国深深伤害了美国人的感情和尊严感,所以要在各个方面对中国进行制裁已经成了朝野共同的声音。
但我认为世界的变化来自三个方面:首先是国际社会规则是否会改变。我最近和一些中国学者讨论时,他们认为这次制疫过程中西方国家的表现失败证明了中国方式的成功。也有人担心,疫情过后,全世界包括自由民主社会政府权力变大而带来的强势威权的回归,也会导致自由民主的削弱倒退。在意识形态和国家发展制度之争问题上,有这样一种经验上的观察。
另一种说法是,未来世纪之争在中美两国之间进行。美国意识到中国对世界的威胁时,会率领自由世界对中国进行围堵。中国的发展主要是来自于东向,向太平洋地区的开放,现在如果美国真的要率领世界对中国进行围堵的话,以前邓小平的那套东西就走不通了,而且甚至在台湾和南海可能会发生军事冲突。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可以依靠强大的建材和基建的力量,但需要一个突破口。一带一路本来是为这个目的设计的,但现在走海上丝绸之路不太可能,要向西走,可能就要和俄罗斯及穆斯林世界结盟,这样就变成在欧亚大陆结盟去对抗美国。美国在印太的海上同盟一起围堵中国的时候,中国要向西走,依靠欧亚大陆的结盟对抗美国,这样就形成两路对两洋的态势。
我们也知道,俄罗斯和穆斯林世界这两个阵营对西方也不友好,所以在抗美这个问题上会形成合作。一带一路就是往西走,进西亚到达地中海,向北进入欧洲,向南进入非洲。一旦习近平决定这样走,我觉得就形成了一个冷战后的新对抗阵营。但是我觉得完全脱钩不可能,尽管这两个阵营已经隐约成型……
中美关系爆点:台湾和南海
法广:假如未来中美发生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热战,爆发点会在哪里?
王军涛:台湾和南海。台湾问题一直是中美关系的核心问题,换句话说,中美关系的问题会出在台湾问题上。因为南海一直是国际航运通道,是国际公海,但习近平将南海定位内海,这里会有冲突,但在此之前,台湾一直是个热点。在台湾问题上,中国坚持两点:一个是外国势力进入台湾,另一个是台湾宣布独立,如果违反这两点就会动武,但最近已经扩大成六点了,包括台湾搞独立公投。但美国最近通过的一系列协议都已经跨越了共产党的红线了,但是北京没有做出反应,我认为其中原因是,习近平要先结束中美贸易战,因为这关系到中国经济发展的生死存亡。但是这又和中国大发展中心在东部地区有关,必须要靠出口,如果中国决定要往西走的话,就可以看出共产党可能会采取破罐子破摔的办法,就是说会决定解决台湾,香港和南海的问题,不顾国际社会的压力,要采取对抗的态度。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对抗在香港已经开始,但战争问题上更有可能在台海上擦枪走火。美国最先进的轰炸机已经从本土向南北两个方向到达,在台湾附近做演戏的动作,美国航母和驱逐舰也都在这个地区活动,也进入了e北京声称拥有主权的岛礁十二海里之内,中国声称把美国赶走了。我讲这些细节就是想说明,就意味着中美两国在台湾和南海问题上可能会擦枪走火。
中国军机已经十几次绕台湾飞行,明显是有军事目的,而美国也已经针对中国进行一些示威和反制活动,这些可能都会导致双方擦枪走火。
本文综编自多家媒体 ,仅代表作者观点,仅供读者阅读参考,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