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性】疫情爆发后,情趣娃娃销量猛然激增!爱上充气娃娃的男人们无性与孤独,是这个时代的结症(组图)
说一个有趣的新闻:
疫情爆发后,情趣娃娃销量猛然激增。
阿里旗下速卖通平台数据显示,3月份以来,情趣娃娃销量在疫情最严重的意大利同比增长5倍,在其他海外市场,也有不同程度增长。
另一组数据显示,在疫情期间,世界首款AI性爱机器人Harmony的市场销售额至少增加了50%。
它的售价可不便宜,单价达到12000美元(约合人民币10.35万元)。
即便如此,订单依然络绎不绝。
与之相配的,是迅猛增长的情趣用品市场。某成人品牌创始人曾小平说:
2018年,中国情趣电商市场规模已达到306.6亿元,预计2019年将突破600亿。这里头,情趣娃娃的占比越来越高。”
曾几何时,“情趣娃娃”是一个羞耻甚至受人厌恶的名词。
听之闻之,往往避之不及。
但时至今日,你会发现人们对于情趣娃娃的渴求,依旧隐秘,却不再压抑。
有一个神秘的贴吧,叫“实体娃娃”吧。
关注人数17万,发帖数达到153万。
聚集在这里的情趣娃娃爱好者,自称“娃友”。
他们坦然地讨论着使用娃娃的感受。
给娃娃精心打扮,细心地保养。
有的人初来乍到,小心地询问着娃娃的购买心得。
有的人已然是个“老司机”,“养娃”好几年,大方分享着自己的保养经验。
他们与娃娃的生活日常,看起来甚至还有一丝温馨。
其实他们并非就有什么变态的性癖好,也未必是饥渴的猥琐男。
他们是一个庞大而隐秘的群体,映射着人类内心最不可言说的秘密。
关于性,关于爱,关于孤独。
说起情趣娃娃,更多人熟知的应该是这样:
充气的身躯,制作简陋,毫无美感。
但发展到今天,情趣娃娃已经越来越接近真人。
她们有了骨骼,有了硅胶制的肉体,有了超高仿真度的面孔。
吹弹可破的皮肤,柔软的舌头,洁白而坚硬的牙齿。
花样繁多的打扮,不同的肤色,身材,发型。
有男款女款,还有“第三性”。
甚至你可以深度定制娃娃的身体。在美国最强的娃娃公司——深渊创作的官网上,你可以找到:
11 种不同的身体类型,31 种人脸模型,30 种胸型,更细致的眉毛、纹身、穿孔、甚至是喉咙的深度......
当然也价格不菲,从几千,到上万都有。
这就是“实体娃娃”,她是一种精确瞄准性需求的工业化产品。形态接近真人,不再是恶心的性工具。
所以使用实体娃娃,再也不是什么猥琐下流的事儿。
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它代表着人类未来性爱形态的发展方向。
在纪录片《明天之前》里,展示了情趣娃娃的另一种可能性——
性爱机器人。
将AI与娃娃结合后,它不仅拥有逼近真人的长相,还能够与人对话,有各自的性格。
纪录片中的这家娃娃公司,还试图将人类的情感,加入到娃娃的感情中去。
比如说在一种模式下,你必须先和娃娃调情,和她感情升温,到了一定火候之后,她才会愿意和你sex,非常真实。
公司创始人说:“以往我们生产的产品,客户买来只是为了发泄欲望。”
“但这款不一样,这款我们希望给客户带来的,是陪伴,是友谊,是感情。”
在未来,人类会接受机器人成为自己的性伴侣么?
甚至,人类会爱上机器人么?
别说不可能。
人际关系专家Bobbi Banks曾经预测:“到2050年,人类与机器人形成浪漫和性爱的关系将会很普遍。”
美国电影《她》,就构想了这样一种近未来场景。
不善沟通的宅男西奥多,和人工智能语音萨曼莎谈起了恋爱。
尽管萨曼莎连血肉之躯都没有,只是手机里一把温柔的女声。渴望对方身体时,他们只能在电话里隔空做爱。
但对西奥多来说,这已经是他经历过最美好的恋爱。
因为与复杂的人心相比,与机器人相爱反而简单得多。
一位网友的评论,一针见血:
“爱上娃娃的背后,是对真实的人的失望。
平心而论,比起找一个身材好情商高懂自己的伴侣,直接买个充气娃娃更容易一些。
要怪也不能怪充气娃娃,只能怪人越来越自我,越来越短视。
我们应该担心的不是机器人智能化,而是人的机器化。”
在深圳,有一间常年亮着霓虹色灯光的小店。
常有男人进进出出,也常有人在门口踌躇,驻足不前。
这就是国内第一家“硅胶娃娃体验馆”。
在这里,客人只需要花上188块钱,就能和娃娃云雨一番。
开业两年,已经有上千人体验过了娃娃们的“服务”。
他们大多数附近的一些工人,或者上了年纪的单身汉。
有的人解决了需求后,便匆匆离去;有的人进了房间什么都不做,就干坐着和娃娃聊天,一聊就是一个小时。
有70岁的老人过来,上楼都颤颤巍巍;也有怀孕的妻子,陪着丈夫来找娃娃。
你很难去探讨这里每个人背后的故事,但你总能从他们枯坐在房间的背影里,读出一丝心酸。
娃娃对他们来说,是一种陪伴和慰藉。
不少人,就将对人的感情投射到了娃娃身上。
微博上一位叫宋渤的小伙,几年前查出患有颅内蛛网膜囊肿,病情的加剧让他害怕与人产生羁绊,于是决定放弃结婚生子。
他在淘宝上花了14000元,买下一个实体娃娃,取名“小蝶”,开始了与娃娃“同居”的生活。
他和小蝶去旅游;
去看电影
去吃大餐
他从不避讳外人的眼光,只把小蝶当作普通女生相处。在旁人看来怪异的行为,宋渤自得其乐。
无独有偶。
日本一位叫Senji Nakajima的大叔,与娃娃共同生活了六年。
一个人在东京打拼的他,把娃娃当成了自己的生活伴侣。一起洗澡,一起散步,一起看电视…
被问到这样做的原因,大叔说道:她不会背叛你,在她眼里并不仅仅只有钱,我已经厌倦了现代人的人际关系,他们太冷血了。
另一位叫尾崎正之的大叔,也把娃娃当作了红颜知己。
虽然他已经结婚生子,但一直和妻子孩子沟通不畅,常常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争吵。
他说:“与人相处实在太累。”
和娃娃在一起,反而轻松愉悦得多。
不止他们。
2015年,北京一位28岁小伙和他的实体娃娃举行了婚礼。
在世界各地,各个角落,都有与娃娃“相濡以沫”的例子。
他们,在这些硅胶造物的身上的确迸发出了,人与人之间才有的,复杂的感情。
在前面提到的“实体娃娃”吧中,一位年轻人这样说道:
“我只是想买个娃,至少在我哭的时候有个人可以说说话,尽管它是死的。”
你说,他们都是性变态么?
他们只是一群生活在这个庞大而疏离的世界中的孤独者。
如你,如我。
所以说,为什么越来越多人选择了与娃娃作伴。
究其原因,还是现代人实在太孤独了。
都市越是扩展,科技越是发达,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就越远。
酒肉朋友越多,知心好友就越少。
解决性需求越来越简单,解决内心最深处的情感需求,却越来越难。
知乎上有个热门提问,“如何看待现在的男生普遍不追求女生,自己也不谈恋爱?”
下面的回答达到了4000+条。
林林总总,都离不开一个字:
累。
追女生太累了,培养一段感情太累了,谈恋爱太累了……
与其费尽心力与人相处,不如一个人待着,打打游戏,玩玩手办。
无论如何,总好过在一段感情中受尽折磨。
我想那些娃娃爱好者们也是这样。人的感情世界实在太复杂,相比之下,娃娃的世界要简单得多。
即使没有反馈,至少不会受伤。
这当然能够理解,但我还是想说:
人心固然复杂多变,但人与人交往的乐趣,也更加精彩多样。
你也许会触摸到黑暗,但也一定会感受到美好。
顾城在《避免》中写道:
你不愿意种花
你说:
“我不愿看见它
一点点凋落”
是的
为了避免结束
你避免了一切开始
不要因为害怕花落的孤寂,而错过花开的繁茂。
我还是建议大家打开心门,去和世界接触,去寻找世间闪烁的美好,去人群里找到快乐所在。
这才是战胜孤独的最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