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被禁言:终场时刻封杀总统,科技巨头的狡黠(组图)
本文转载自多维新闻,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特朗普被美国各类社交媒体封号禁言引发了全球对于言论自由的讨论,特别是西方世界内部的看法出现了截然不同的状况。特朗普的支持者、远在大西洋彼岸的欧盟等都表达了相关科技企业的做法“是有问题的”、破坏了言论自由,包括中国等众多国家的媒体也毫不吝惜于嘲笑美国言论自由的双标。
但客观地说,在美国内部乃至世界范围内,欢欣鼓舞的声音似乎还是要更多一点,禁言特朗普的社交媒体平台和相关科技公司在相当广泛的人群心中代表了维护社会秩序、主持民主公义的力量,占据了道德高地。
美国硅谷精英集团向来是民主党的支持者,科技巨头们的政治光谱普遍偏左,经历过特朗普在总统任上四年的“倒行逆施”,以及其所代表的极右翼势力崛起,可以想象科技巨头们对于特朗普的不认同,甚至厌恶。他们在精神上维护美国民主价值的意愿,很难说不是发自内心。
可人的情感逻辑与行动逻辑常常呈现出某种分裂。社交平台与科技企业看上去是不惜顶着“破坏言论自由”的压力,去做出维护公共利益与内心信仰的选择,但就其禁言特朗普的时机选择,以及把视野放在更长的时间范围内去观察,恐怕会让人发现,科技巨头们在行动上的真实出发点并没有那么“高大上”。
要看透这一点,首先要明确推特、脸书等主流社交媒体在今天美国社会中的角色。很多评论者都曾指出,在“人人手中都有麦克风”的互联网时代,社交平台事实上已经充当了传统媒体的角色,成为了新闻的生产之地,而不仅仅是信息的传播渠道。
在美国以及很多西方国家的政治生态中,媒体充当的是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信息代理人”的角色。不论联邦政府还是州政府,上至总统,下至各级官僚,需要通过媒体解释、宣讲自己的政策,民选官员更需要通过媒体来获取选票。公众因为获取信息的方法和渠道有限,需要通过媒体进行信息的验证和检查,获取相对而言真实有效的信息,同时媒体要代表公众对政府行为进行监督。
美国众议院已经通过了对特朗普二度弹劾的议案:
这就是为什么西方民主国家在一百多年的时间里形成了一套体系较为完备的“新闻专业主义”,所有媒体在发布报道的时候,都必须经过严格的事实核查流程,比如西方绝大部分主流媒体都会遵循“所有爆料必须至少有三个或以上的可靠的、可以进行交叉印证的消息源”的原则。而每一个失实报道,都会演变成媒体的一场危机,《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洛杉矶时报》等都曾出现过失实报道导致总编辑下台的案例。
而在网络时代,遍地开花的自媒体让传统媒体的职业操守消解于无形,任何情绪宣泄、添油加醋的言论,甚至纯粹为了博眼球而捏造的“事实”,都可以包装成“报道”的模样在社交平台上大行其道。社交平台不仅没有自觉承担传统媒体那样的公共责任,反而在技术中立的大旗下,利用算法推送放大了不同群体在各自同温层的声音,在事实上加剧了美国社会的分裂。
在这个意义上,特朗普就是推特最大的网红。所有在推特上对特朗普的攻讦、批判、赞美与围观,都化作了推特公司报表上漂亮的数据,并为推特公司带来实打实的红利。
与此同时,特朗普绕过媒体,直接通过推特直达公众的行为,也打破了媒体与权力之间的平衡。过往的美国总统都忌惮于媒体对公众的影响力,即便心里对媒体恨之入骨,表面上也都维持与媒体的关系。《华盛顿邮报》副总编伯恩斯坦,对美国前总统小布什进行过多次采访,出版过与小布什相关的几本书,几乎每一本都曾让小布什怒不可遏,但最后无一例外不了了之。
而特朗普没有这样的包袱,有社交媒体这个阵地,他可以充分营造自己“媒体受害者”的人设,斥责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纽约时报》等“假新闻”(Fake News)。而绕过媒体的做法,破坏了现代政治的代理原则,而将情绪与野心直接诉诸公众,历史上的暴君和独裁者,采取的都是类似的方法。
有观点认为,特朗普的做法“已经十分靠近希特勒时代”。
此时推特等社交平台事实上相当于传统媒体的角色。但在国会暴乱事件发生前,社交平台并没有展现出自己承担公共责任的意愿。特朗普四年来在移民、自由贸易、新冠病毒等问题上的撒谎成性与黑白颠倒,早已超越了一个公职人员的言论边界。但社交平台不敢,也不愿对这位另类总统的言论做出限制。
直到特朗普距离卸任只剩下不到两周,身边的幕僚与亲信纷纷“跳船”。
直到国会暴乱事件后,反对特朗普的群体已经怒火中烧,连美国的盟友都在喊话“别再践踏民主”、“接受败选事实”。
直到特朗普公开表达谴责发声在国会大厦的暴力行为并声称要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导致相当数量的特朗普支持对特朗普的“背信弃义”感到失望,认为自己成了用过以后被抛弃的“工具人”。
在特朗普任职总统的四年当中,美国绝大部分的传统媒体,包括一些右派倾向的媒体(如《国家利益》杂志等),都坚决站在了媒体的责任上——质疑总统的决定,挑战民粹思潮,维护美国应有的政治原则。
而科技巨头所掌控的社交平台,一直等到特朗普到了众叛亲离的时刻,才做出了原本早就可以做出的决定,顺便收割一波道德赞誉。说这背后没有经过精明的计算,恐怕很难有说服力。
屈从于权力,贪恋于流量。推特们对特朗普“墙倒众人推”,实际上遵从的仍是商业逻辑。
本文转载自多维新闻,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