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拜登有意离间中俄 避免双向同时作战(组图)
美国总统拜登(Joe Biden)和俄罗斯总统普京(Vladimir Putin)6月16日3个多小时的会晤,也没有绕开中国话题。虽然两人幕后讨论细节不得而知,但拜登在离开日内瓦前在机场接受记者提问时的一番话或许能够提供一些信息。
拜登说,俄罗斯目前正处于“非常艰难的境地”,“正受到中国挤压(being squeezed by China)”,“拼命想保持大国地位”。俄罗斯非常在乎自己的大国地位以及其他国家如何看待俄罗斯的这种地位,而和美国总统站在一起,普京想要的就是合法性,这对获得俄国内民众支持同样重要。
这些话语明显有挑拨中俄关系之嫌。如果考虑到一周以来拜登的言行,也能看出这一点。他参加的七国集团(G7)峰会、北约峰会、欧盟峰会,再加上此次美俄元首峰会,一直都没有绕开中国话题。白宫通过媒体对外释放的信息也是联合盟友共同应对北京挑战。
俄罗斯不是拜登盟邦外交的对象,但可以是被拜登拉拢的对象,至少避免俄罗斯干扰美国以“对抗中国”为中心的外交路线。所以,拜登提出和普京会晤,目标不高,只求能够“稳住”双边关系,让彼此的关系增加一些“可预测性”,让美俄传统竞争关系有所缓和,然后将时间和精力放在应对中国挑战和威胁方面。
拜登上台后首次与普京会晤,现场画面公布
接下来美俄关系怎么发展,尚待观察。但此次普拜会之后,有关美国离间中俄的声音还会出现。
为何有这种声音?
一方面,这是大国地缘博弈的正常思维,你我他之间的利益考量,合作多少,冲突大小,终究要有一个亲疏的判断。所以媒体和学者当中这种声音一直存在。加上中俄关系近年的确发展迅猛,尤其在联合国层面,两国政治立场高度一致。美国媒体总在期待两国关系何时能够像苏联时期那样破裂。此次普拜会之前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记者采访普京时,也有意提到中俄关系,期待普京给出不一样的答复。
另一方面,美国国内真有学者这样倡议和建言,让美国政府缓冲和俄罗斯的紧张关系,联合俄罗斯应对北京挑战。冷战时期主张“联中抗俄”的前美国国务卿基辛格(Henry Kissinger)在特朗普(Donald Trump)执政时曾向白宫提出过“联俄抗中”的想法。特朗普下台时,更有匿名美国官员撰写《更长电报》认定,10年来俄罗斯倒向中国是美国政府犯下的最大单一地缘战略失策。报告建议缓和、挑战和俄罗斯的关系,离间中俄。
奥巴马(Barack Obama)离任时,曾给特朗普留下建议:美国的最紧迫威胁是朝鲜,最大挑战不是俄罗斯,而是中国。奥巴马等民主党人认定,虽然俄罗斯是国际秩序与稳定的直接威胁,短期风险更高,但是,从长远看,中国在经济、军事、科技等领域的威胁比俄罗斯更大。所以,收拢了一大批民主党智囊的拜登政府,想要团结一切可团结的力量,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工具,加大对中国的竞争和围堵。
2021年5月19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俄罗斯总统普京共同见证中俄核能合作项目——田湾核电站和徐大堡核电站开工仪式。(新华社)
在这个过程中,美国决策者最怕中俄结盟。2020年10月,普京在被问及俄中结盟的可能性时曾回答,“理论上存在这个可能性”。中国方面一直坚持不结盟原则,但保持和俄罗斯的深度战略合作,军事互信也在不断强化。即便不结盟,中俄关系继续深化,对美国也有不小的挑战。
决定因素是什么
至于美国能否成功离间中俄,最终决定权不在美国,也不在中国,而在于俄罗斯自身的战略利益定位。在中俄关系基本盘不变、领导人性格主导决策的情况下,俄罗斯如何处理和西方之间的关系、西方如何做出让步才是重点。
要想让俄罗斯倒向西方,美欧就要考虑能够做出什么样的让步,让俄罗斯做出战略调整。比如,欧盟和北约能否停止对俄罗斯战略空间的挤压?美国国内精英能否放弃插手俄罗斯和欧洲之间的利益交换,能否接受克里米亚归俄的基本事实?或者说,美国将来能否接受俄罗斯全球领导力地位的提升?
如果这些问题很难回答,美国就不可能轻易让俄罗斯回归西方阵营。从目前西方内部利益分配来看,美欧很难向俄罗斯做出让步,尤其在美国国内,虽然对华强硬是两党共识,但他们对俄罗斯的警惕和敌视态度一点也没有缓解。与此同时,俄罗斯国内的保守派也不信任西方。冷战后,从克林顿政府开始,美国多次背叛俄罗斯,甚至和盟友希望俄罗斯持续衰落。
即便西方做出让步,也不一定意味着俄罗斯会疏远中国,或者弱化中俄合作。俄罗斯要想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地缘政治大国或强国,在策略上保持灵便的同时,在战略上也要保持利益平衡,以满足其在经济、安全和军事等领域的发展需求。
6月4日,普京以“帝国末路”提醒美国,已经体现出他对美国当前外交路线的精准把脉。无论是联合盟友对抗中国,还是和俄罗斯缓解紧张关系,都是美国内部问题和错误决策的外溢表现。 美国还是制造了一大堆自己无法应付的问题。这样一个美国,俄罗斯会与之为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