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11月16日 17.0°C-19.4°C
澳元 : 人民币=4.67
珀斯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香港疫情大爆发:北京两大喉舌的警告意味着什么?

2022-02-08 来源: 多维新闻 原文链接 评论2条

本文转载自多维新闻,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自中国农历春节前开始,香港在不足两周时间内,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数持续攀升,接连创历史新高。1月27日创出单日164宗确诊记录后,2月5日和6日均突破300例,2月7日达到614例。随着单日确诊病例数的激增,越来越多的社区和屋屯被列入强检名单,各核酸检测点纷纷排起了长龙,餐厅堂食时间和人数限制恐将进一步收缩,庞大商户所受冲击亦不可避免,公共资源尤其是医疗系统面临严峻考验。香港卫生署署长林文健坦言,当前香港疫情形势相当危急。

香港疫情大爆发:北京两大喉舌的警告意味着什么? - 1

动态清零做不到、与病毒共存政治不正确

面对汹涌而来的第五轮疫情,香港究竟该怎么办?如果望向英美、望向日本,香港日增几百例似乎并不算多,可如果望向一河之隔的内地,香港已然到了最危急时刻。

不同的参照系和心理预期之下,香港社会对于“怎么办”的问题逐渐形成两种声音:一种认为香港应该追随内地防疫的做法,坚持“动态清零”,这样才能最大限度保证700万港人的生命财产安全,而且内地的防疫政策已经被实践证明是“管用的”,也是获得内地民众认可的;另一种观点则认为,香港最终将不得不“与病毒共存”,彻底“清零”已经不切实际。

香港社会围绕“动态清零”还是“与病毒共存”产生分歧与拉锯,并不意外。一方面,“与病毒共存”早已成为不少国家当前的选择,英美等西方国家过去一段时间单日新增均在5万例以上,单日超过10万例也已成为常态,向来以英美为师的香港,虽然在疫情防控方面榜样的力量不再,但受英美意识形态层面的影响早已根深蒂固;另一方面,相较于“动态清零”需要出让的个人隐私以及巨大成本,“与病毒共存”成了最不坏的选择,再加上“动态清零”切实考验着特区政府的治理效能,很多港人对此并不抱有期待,所以与其一再失望,不如彻底躺平。

究竟是“动态清零”还是“与病毒共存”,放在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如果主政者既能做到“动态清零”,又能让民众满意,何乐而不为呢?“与病毒共存”说到底是不得已的选择,是下下策。香港当前最大的问题,不是选择“动态清零”还是“与病毒共存”,而是加在两者之间,陷入到了“动态清零做不到”、“与病毒共存又政治不正确”的两难尴尬中。

也因为这样,所以特区政府虽然口头上还在很政治正确地坚持“动态清零”,但照此增长速度下去,又不得不接受“与病毒共存”的现实。2月7日新增的614例确诊个案中,有400多宗源头未明,在尚未普及大数据追踪,也无法快速进行全员核酸检测的情况下,每一个未明源头都是一个巨大的隐患。再加上香港公立医院床位紧张、检测能力不足,8日起居家抗疫计划和市民自检同步展开,考虑到香港有限的居住空间以及不少人面对疫情的疲态,居家抗疫大概率将沦为形式,给抗疫大局带来更大不确定性。

向内地看齐or向欧美看齐?

在这样的背景下,新华社和《人民日报》于6日和7日分别刊发的评论文章,与其说是为香港打气,不如说是一种鞭策和警告。

比如新华社在题为《当务之急是统一思想,坚持“动态清零”》的文中写道,“对香港而言,‘动态清零’同样是目前防疫抗疫及保护市民卫生安全的最有效方法……所谓的‘与病毒共存’,不仅现阶段尚言之过早,科学上也不能给出结论,还将严重考验香港医疗系统的承受能力,更遑论与内地实施免检自由通关。”《人民日报》则更直接的警告,“‘动态清零’有利于香港经济社会长远发展。应算清楚民生账、长远账、总体账,绝不能被一时困难遮蔽双眼。”

香港疫情大爆发:北京两大喉舌的警告意味着什么? - 2
2021年1月23日,香港特区政府首次“封区”进行强制性新冠病毒检测。(新华社)

两大喉舌同时发表督促香港坚持“动态清零”的文章,表达的意旨再明确不过,那就是:在防疫策略上,香港必须向内地看齐,不能也不应该向欧美看齐。在北京看来,这不单单是如何防疫,而且事关“爱国者”能否切实提升治港效能避免沦为“忠诚的废物”,事关经历过修例风波巨大撕裂的港人能否逐渐凝聚共识实现“人心回归”,事关正在由乱转治、由治及兴的香港能否真正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如果连防疫政策都没办法同内地看齐,都没办法凝聚共识,这些宏大的目标还有什么指望?

此外,以香港作为载体,“动态清零”和“与病毒共存”看似只是两种防疫策略,其实还内含着“两种制度”、“两种意识形态”、“两条道路”的较量。这样的较量,在疫情持续蔓延两年之后,愈发凸显出来。

在香港第五轮疫情大爆发之前,英美主流媒体已经针对中国的“动态清零”进行了一番密集批评。比如《纽约时报》1月26日发表题为《中国追求“清零”将把国家置于灾难之中》的文章,其中写道,“清零政策意味着中国要永远追逐一个不断变化的目标。而且他们永远不会赢。这将不可避免地对中国造成严重的经济影响,鉴于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这也将对我们产生严重的影响。”英国《经济学人》杂志也在同时段发表长文,称中国是一个“冷酷自私的威权国家”、“自我封锁的巨型泡泡”。

从这个层面来看,“一国两制”下的香港,不可避免要经历此番“成长的阵痛”。因为资本主义的那一制似乎在告诉人们,应该学习欧美“躺平”,社会主义的那一制又告诉人们,应该“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动态清零”。但作为“两制”前提的“一国”,最终决定了香港从一开始面对的就不是一道选择题,而是一道必答题。

本文转载自多维新闻,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2)
FCCP
FCCP 2022-02-16 回复
清零就是个笑话,将陷入清零-暴发-清零-暴发的死循环。最终还是不得不与毒共存!
Armageddon
Armageddon 2022-03-10 回复
香港的人口密度你了解么,总以责备的方式来处理公共紧急事务,谁都不好做。 还是多支持下香港,希望能平安度过这次疫情。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