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带6娃移民新西兰,不会说英语,却让Kiwi记住了他的“人情味”(组图)
最近奥克兰有家华人餐厅开业,奇特的是,来捧场的多数不是华人食客,而是一众Kiwi:
这个说,我买了鸭子和云吞汤面。
那个说,我买的是云吞面。
甚至,还有人在脸书页面上留言:“给我订一个3小时之后的……我要从Rotoura开车过来取……”
这是怎么回事?怎么华人餐厅开门,都是超级本地化的食客捧场……
店内一个忙个不停的老爷爷,英语好像都根本不好的样子……
今天,Stuf的一篇报道(by Eda Tang)为大家讲述了这个华人家庭三十多年的移民故事。
不会英语 6娃家庭移民新西兰
他叫Tony Chan,中文名陈志成,右边是他的太太Ming,中文名马凤明。
早年,他们第一次来新西兰,是和朋友一起来旅游。
旅游之后,就有了搬来的打算。
俩人有6个孩子,Tony觉得,如果6个孩子来新西兰,会有更好的教育机会。
1990年9月,他们举家从香港搬到奥克兰。
初期的适应非常困难,因为Tony完全不会英语。
“和学校打交道要英语,电视里是英语,出去买东西也不能说自己的语言……我们只能慢慢适应。”Tony Chan说。
只能开餐馆谋生。
当时,一家人选中市中心Lorne St开了一家叫Chinatown的中餐馆。
在餐厅前台,夫妇俩拍下了这张和6个女儿一起的珍贵合影。
那些日子,孩子们都成天泡在爸妈店里——这就是第一代移民的生活。
“口味”和“人情味”
在香港的时候,他们曾从事过餐饮业,曾经在鱼市上卖过鱼,并开过一家素食餐厅。
Tony Chan有个观点。开餐厅有两件事情最重要,一个是“口味”,一个是“人情味”。
口味都懂,但人情味新西兰人懂吗?
1994年,Karangahape Road附近Mercury Plaza新开招商,把他吸引了过去。
在这里,Chinese Cuisine中华美食诞生。
也是从这里,他开始让新西兰人了解华人的“人情味”。
“在很多地方,有一种味道是你尝不到的,那就是人情味 。
“我们是家族企业,客人来的时候,他们会把我们看作是家庭成员,他们在吃饭的时候,我们会坐下来和他们聊天。”
开业后的第一个10年里,陈家人全年无休,365天地忙碌着。
在几个女儿中,Katie Chan——陈丽诗帮助爸爸妈妈最多,她成了店里的全职,这样爸妈可以去办其他事情。
一直到很多年后生意终于稳定下来了,陈家人才决定周日休息一天。
在Mercury Plaza,Chinese Cuisine作为唯一的一家华人餐厅,经营了25年。
25年里,他们在本地Kiwi中交了很多朋友,以前全黑队队员包括Richie McCaw, Sonny Bill Williams和Ma'a Nonu,都经常来这里吃饭。
“全黑队员只要在城里就会来这里,像Jerome Kaino也会经常来,Issac Luke也会带朋友和家属来光顾。”
最被本地Kiwi推崇的就是叉烧馄饨面
当然,来这里的普通工薪族才是最多的。
“有些人可以每周来五天……慢慢的,就和我们建立起一种关系”,有的人后来长大了,也会带自己的孩子来。
“所以我们看到过一家三、四代人。”
城市拆迁 关门
女儿Katie在店内工作,店内玻璃上,贴着英文报纸对她爸妈的报道:
这时已经到了2019年,很多奥克兰市民第一次得知,Chinese Cuisine所在的Mercury Plaza美食广场要关门了。
为了给奥克兰城市轻轨让路,Mercury Plaza完成了历史使命,要整体拆除。
未来这里将是奥克兰轻轨的Karangahape Station站点。
曾有人发起拯救Mercruy Plaza的请愿,但没能如愿。
当拆除的命运被确定之后,整个广场的生意开始冷清。
但在2019年10月,小店一大波粉丝蜂拥前来,他们都是来吃小店关门前的最后一餐的。
他们要记录下这个华人做叉烧的样子:
希望和店家再合一张影:
还有食客把自己点的最后一份中式快餐挂到网上,说:“这是我的告别餐”。
“百感交集……会很想念很多客人,其中有些人我们已经认识了好多年,很伤心。”
已经成为主要经营者的Katie,在关门之际说。
人情味来,人情味往……
重生 变与不变
关门后,是整整两年多的疫情。
不难想象,当前不久,陈家人宣布要重开的时候,那些粉丝也互相传递着消息。
于是才有了开头的那一幕。
在中区Epsom,还是原来的名字,陈家人把做中华料理的衣钵传递了下去。
店内也是一个朋友画的:一个招财猫,一个Mercury Ln的路标,就把陈家人的三十多年历史画在了墙上。
主要的经营者换上了年轻的一代,包括女儿Katie和孙女Cydney。
孙女Cydney 22岁,从12岁开始在店内打工,也是Tony和Ming孙辈之中最大的。
“其实店里的工作,比较多的,都是很多的准备工作。”
她说,比如制作馄饨,“需要很多时间,每一个都是手工制作的。实际上,我们自己绞肉,自己控制瘦肉和肥肉的比例,所以我们能做好馄饨。”
“即便是酸甜酱,也是我们自己做的。”
陈家人说,他们早就想重开了。但2019年关店后,紧跟着Covid来了。
疫情期间,Katie和Cydney在其他地方打工。而老两口Tony和Ming选择了暂时休息。
今年初,他们在Epsom相中一个铺位,觉得位置很好,就找中介来看店,没想到中介来了,发现也是原来店里的常客。
“开业第一天,我们也惊呆了,开始两个小时,有好多人过来排队。”
和Tony同样67岁的Ming也说:“有将近三年没有看到顾客,他们再回来时,就像再次看到我们25年的兄弟姐妹一样。”
当一切水到渠成,是人情味在其中流淌~
Tony Chan说,他的女儿们希望他不要工作那么多,但他发现,很难远离厨房。
“这和退休无关。我只是想做一点事情,让我的身体保持运动,让大家保持快乐。“
一家店,一个移民家庭,三十年时代变迁,从不变的,是中华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