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岁复旦教授力挺“啃老”!大尺度言论曝光,全网炸了(组图)
01
近日,复旦大学一位68岁的老教授红了。
知乎上,有人发布话题:“如何看待复旦教授支持年轻人啃老躺平?怎样评价这样的人生价值观?”
提问指名道姓,将矛头引向这位梁教授,有意挑起争端。
近年来,各路专家建议层出不穷,能被舆论关注的,往往是纸上谈兵,缺乏实际经验和可行性,才会广受群嘲。
一看见教授发言,不由地眉头一紧。
躺平、啃老等关键词,更是戳痛了年轻群体的脊梁骨,自然引来一片骂声。
有人嘲讽“砖家”胡说八道,有人指责不食人间烟火。
好在桃李满天下,许多梁教授的学生,为恩师鸣不平,指出题主断章取义、博取眼球。
迫于多方压力,题主重新编辑问题,把措辞修改为“年轻人不用着急找理想工作”。
本以为此事告一段落,梁教授本人却空降评论区,借机把观点传递给更多人——
“人生很长,不要因为没有找到理想工作,就判定自己失败。第一份工作往往是实验性的,要有一个探索的过程,才能找到真正兴趣所在。”
在梁教授看来,年轻人可以给自己探索机会。一旦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事,人的精神状态会大不一样,一辈子心里有光。
这一言论,瞬间获得好评。
图片来源:网络
相较于专家发言,梁教授的很多话,更像出自一位悉心关照后生的长辈。
他在某平台十分活跃,常常为年轻人发声,且逆向主流价值。
此前,社会各界名人,都在为生育建言献策,他却直言“00后90后是历史上最不适合结婚的一代”。
“如今单身的资本特别雄厚,结婚的代价却特别大,所以快乐超过单身,婚姻才值得。”
“在一个伟大文明变迁的时代,爱情不能缺席。”
“我们活着的任务,是成为一个优秀的普通人。”
这不是他第一次为普通人发声,也不是他第一次被误解。
上一位如此敢说的文化名人,是法学界的罗老师。
法学界有为青年,却因为言辞犀利,被人攻击以致退网。
究竟,哪些声音是人们愿意听到的声音,哪些声音是人们选择忽视的声音?
他们的辞章里,或许可以找到大众推崇的价值真相。
02
68岁的梁教授,早已过了退休年龄。
年事已高,身板硬朗,选择继续站在三尺讲台上,相较于追名逐利的收益,他更在意的是传递。
2022年,在一场《瞰见未来》的新年论坛主题演讲中,他分享了对于当下青年人的爱情缺失现象的思考。
他说,房车等物质条件,将爱情与婚姻过早捆绑,恋爱里夹杂算计。
“很多人回顾一生,会深深感叹当年的选择,感叹错过最该爱的人。”
他的观念里,这个世界上最宝贵的是人,人比一切物质,都更有温度、更有活力、更值得珍惜。
梁教授的发言,显然极具人文主义。
极端封建主义哲学,认为人的价值就是贡献,成就大我、牺牲小我,成就大家、牺牲小家,个人价值不重要,重要的是构成历史社会的一个小小要素。
这种观念,无疑会让一个又一个普通人,感到自己身为螺丝钉或者韭菜。很多人不想内卷、不想买房、不想婚育,以免生生代代当牛做马。
所谓躺平,都是面对巨大压力的无奈之举。
图片来源:网络
梁教授支持短期躺平,实际是曲线救国,为年轻人留出自由空间,释放心理压力,从而找到理想目标,持续发力。
但正如一些网友的评价,“何不食肉糜?”
支持躺平的不足之处,在于不是所有人都有条件躺平——
富人孩子啃老,是资源继承,只会越来越成功;
中产孩子啃老,是优化配置,只要全家齐心协力;
穷人孩子啃老,就是不上进,甚至缺德,因为养儿防老,毫无回报…
同样是小学生,三个孩子分别就读于希望小学、普通小学、国际私立小学,他们的明天真的同样光辉灿烂吗?
同理,阶层不同的年轻人,面对的不是同一种生活境况。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一句话当然不能符合所有人的预期。
因此梁教授的发言,初心是好意,却倍受苛责,也不难理解。
但另一位发言深入人心的“专家”,受到的负面声讨,却远远超乎于个人获益。
03
从网红教授到被逼退网,罗老师的经历引人深思。
1970年,罗老师生于湖南普通农村家庭。
家家户户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然而环境不佳,资源有限,只能读书。
罗老师的父母只想他安度一生,平平无奇,人如其名。但外公对他管教严厉,要求他行得正、坐得直,心怀感恩,多做贡献。
“我身边很多朋友,小时候的玩伴,有各种黄赌毒坐牢…”
贫穷,让天空低矮,让道路崎岖。
罗老师无疑很幸运,他高考成绩不错,成功飞跃分水岭,告别过往。
他听从了父母的建议,报考法学专业。毕竟,法律行业工资可观,工作本身稳定体面,所学知识实用性极强。
作为农家子弟,每个选择都得有的放矢,丝毫不可能啃老。
毕业之后,罗老师报考了中国政法大学的研究生和博士,并且留任教授。
客观条件加持,配上自身努力,任教期间,他如鱼得水。
他头脑灵活,没有一味死记硬背,反而将法律条文编成段子,谈笑间,独特个人魅力呼之欲出。
图片来源:网络
2008年,罗老师入选法大历届最受欢迎十位教师之一。
随后,他进军法考培训机构,将幽默诙谐的个性优势发挥到最大,一跃成为法律界郭德纲。
2018年,有人把罗老师讲课的视频发到网上,引发广泛关注。
枯燥乏味的书本内容,经过他的口头加工,瞬间成为一桩趣事。
2020年,罗老师进军某站,短时间内涨粉千万。
他开始提出一系列脑洞新奇的问题,并且给出法学解释。
“熊猫追杀你,你要怎么办?人是无价之宝,人永远高于动物。”
留言区里,津津有味的听众,不仅是法学专业学生,还有金融、艺术、计算机等专业学生,知识壁垒似乎就此打破。
一时之间,风头无两。
然而,从罗老师被捧上神坛时,就注定接受更多审视。任何一句有口无心的发言,可能被碎片化切割,从而剖析出更多深层含义。
他做读书笔记,刚好卡在新闻事件上,被人吐槽阴阳怪气;
他发布动态,被人诟病违背公知,不堪为人师表;
网友群起攻之,说“法学上莫名其妙,鸡汤上特别拿手。”
他在社交平台上为自己辩解,发布了一条客观普法说明,但无人买账,相反,更多人开始质疑他的专业水平,并且给他扣上莫须有罪名。
2022年,罗老师选择退网,将个人动态全部清空,并且关闭所有互动渠道。
接受采访时,他表示“人要接受自己的有限性”。
04
网络通达,形成了现实世界之外的巨大舆论场。
小有名气的人,但凡登上舞台,就在旋涡中央。
公众人物需要时刻谨言慎行,一旦有失偏颇,就会沦为话柄。
原本输出给一百个人的观点,输出给一万人,甚至千百万人之后,传播的广度和深度都会扩大。言论造成的利弊影响,也会呈现指数级别的增长。
网络无门槛,无论是清北交大的博士,还是目不识丁的水军,都可以在场各抒己见,引发一轮一轮激烈辩驳。
实质上,辩论结果无非两种,输和赢——
赢的人,赢了面子,输的人,却未必输了里子。
如果有朝一日,世上没有任何实话直说的专家。
梁教授只会对自己的子女,引导鼓励,找寻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对外积极号召内卷,卷生卷死。
罗老师只对自己的门生,寓教于乐,对无关人员丝毫不予普法,对社会时事高高挂起,莫不关己。
那才是真正的时代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