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戴8小时降噪耳机,多久会聋?(组图)
天下人苦噪音久矣,打工人尤甚。
上班的公交地铁上,公放音乐的、打游戏的乘客总令人大清早血压飙升;
在办公室午休,隔壁同事聊八卦的笑声,常会惊扰一场美妙的白日梦;
总算熬到周末,打算睡个懒觉,却被邻居整理家具或装修的声音吵醒;
最崩溃的是假期坐高铁,熊孩子的哭闹声和短视频的外放音此起彼伏,让人一路压抑原地爆炸的冲动。
这样明显的隔音效果,跟它的工作原理有关。
于是,管不住别人的嘴和手机,人们准备换一种思路,管理好自己的耳朵——
戴上一副能帮自己“与世隔绝”的耳机,最好还是降噪的那种。
01
地铁上戴耳机,会损伤听力?
在喧嚣的城市里,耳机已然成为了年轻人的生活必需品——人们戴着耳机工作、学习、吃饭、运动,一天也离不开它。
从地铁到公园,从学校到办公室,以及咖啡店、健身房、甚至家里,到处都有耳机的重度依赖者。
戴上就能收获自己的世界/《我的大叔》
在通勤途中,耳机更像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将我们与外界隔绝。
如果哪天忘了戴上这份自我保护出门,可能就会感到心烦、心慌。
然而最近的一则报道,让习惯了上下班路上戴耳机的年轻人有些担忧:
“坐地铁公交长时间戴耳机或损伤听力。”
不戴耳机一路闹心,戴耳机又怕英年早聋
长时间在噪声环境里使用耳机,较大的音量可能对听觉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
这已然成为全世界年轻人共同的难题:研究表明,目前全球约有11亿12~35岁的年轻人,由于暴露于娱乐环境的噪音之中,面临听力损失的风险,个人音频设备音量过大是重要原因。比如,用手机听音乐。[1]
难道真的不能在地铁上戴耳机了?在噪声包围中艰难求生的年轻人,试图抓紧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戴有“主动降噪”功能的降噪耳机,会对耳朵好一点吗?”“听说降噪耳机可以在地铁上保护听力,是真的吗?”
另一边,随着各大品牌纷纷下场鏖战,降噪耳机俨然成了数码博主必推单品,热度也越来越高。
在抖音上,降噪耳机的播放量达到4.9亿/图源飞瓜数据
难道,降噪耳机真的要成为“打工人之光”了?
02
降噪耳机,何以成为“救星”?
第一次戴降噪耳机的人,很难不感慨它的神奇——“戴上就跟聋了一样”。
这样明显的隔音效果,跟它的工作原理有关。
降噪,分为“主动降噪”和“被动降噪”,类似的广告语看上去玄乎,理解起来其实并不难:
被动降噪,就是物理隔绝,比如用双手捂住耳朵、用耳塞、耳罩来包围耳朵,形成封闭空间;或用隔音材料等方式,来阻挡外界噪声。
这也就是为什么,普通入耳耳机、头戴式耳机戴上后,“好像也有点降噪”。
降噪耳机的“主动降噪”功能,则更复杂一些,是对噪音进行抵消。
初中物理讲过,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声波。
主动降噪,就是捕捉环境噪音后,再通过内部的降噪电路运算,发出与噪声相位相反、振幅相同的声波。
这样的“反向声波”,一般不会损伤听力。同时,声波对上声波,噪声就被抵消掉了。
降噪耳机工作原理/央视网
因此降噪耳机的佩戴者不再需要调大音量,也能较清楚地听到音频里的声音。
这也是在外部环境嘈杂的地铁、公交上,使用降噪耳机比起普通耳机,更能够保护听力的原因。
许多人,一旦在吵闹的环境里体验过降噪耳机带来的片刻宁静,就再也回不去了。
没有降噪耳机的世界,我回不去了
降噪效果好的降噪耳机,可以把噪声降低到15到20分贝左右。
因此在嘈杂的环境中戴上耳机,比起让耳朵直接暴露在环境中,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保护听力。
不过,降噪耳机主要能够处理的是中低频的噪音,也是日常生活中的大部分噪音;一些警示声、鸣笛声等高频噪音,无法完全被降噪耳机过滤掉。
但这也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它在佩戴时的安全系数。
头戴式更容易沉浸/《我的大叔》
如今市面上的降噪耳机,从佩戴方式来看,分为真无线蓝牙式降噪耳机(蓝牙耳机),头戴式降噪耳机和颈挂式降噪耳机。
头戴式完全包裹着耳朵,可以同时达到主动降噪和被动降噪的效果,普遍音质质量高。
颈挂式便于随身携带,不容易弄丢,更适合运动、出行佩戴。
蓝牙耳机则因体积小巧,不累赘,在佩戴舒适度和续航方面都表现不错。
对社交恐惧症患者来说,戴上一副降噪耳机,基本等于把“请勿打扰”四个大字写在脸上,可以让人由内而外沉浸在自己的世界。
戴上耳机,随时随地做梦/《心里的声音》
不过,降噪耳机也并非全无缺点。
有调查显示,许多使用入耳式蓝牙降噪耳机的人,产生过一些不适症状,包括但不限于流脓、瘙痒、炎症……
这与过长时间地佩戴耳机,对耳道形成压迫、影响外耳道环境有关。
毕竟降噪耳机戴起来真的太爽了。
除此之外,佩戴入耳式的降噪耳机,可能会出现“听诊器效应”。
像是医生戴上听诊器/《机智的医生生活》
当我们佩戴降噪耳机时,有时会发现耳机线摩擦、晃动、碰撞外界物体的噪音,都声声入耳;甚至使用时能清晰听到自己的心跳声,引起身体不适。
而假如使用了不合格的降噪耳机,可能不仅无法达到“隔绝噪音”的目的,还会给自己的听力带来更多风险。
2021年,央视发布一则调查结果,表示通过对市面流行的主动降噪耳机进行风险监测,发现其中“五成降噪耳机降噪量不佳,无法有效保护听力,反而存在一定的听力损伤风险”。
央视曝光首检降噪耳机的质量问题/央视网
除了部分打着“主动降噪”旗号售卖的产品,根本不具备芯片降噪技术;市面上也有一些主动降噪耳机,存在降噪性能虚标、降噪量控制不足、左右耳降噪量差异的问题。
由于有关降噪耳机的行业标准还在完善中,一些商家可能会刻意混淆概念进行宣传,常常让不小心购买了“伪降噪耳机”的大冤种们,伤透了脑筋。
同时,降噪耳机还存在一些先天不足,比如主动降噪会导致电量续航时间变短;蓝牙耳机只丢一只的感觉,更是比本人分手还难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