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清零”和“硅谷寒冬”大洋两岸的失业焦虑(图)
本文转载自纽约时报中文网,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面对全球经济低迷和通胀飙升,美国科技巨头纷纷开始大规模裁员;在大洋另一边,许多中国民众则是在“清零”中被迫失业。
最近海内外华人最关心的话题之一莫过于裁员。
继社交媒体公司Twitter一天内裁掉公司一半员工后,Facebook的母公司Meta也宣布将裁员1.1万人。第一代华人移民中在科技公司任职的人为数不少,毕竟很多人的在美合法身份仍然跟工作相关,被裁员意味着他们需要在短期内找到新雇主,而没了工作,医保和房贷可能也会迅速成为现实问题,一夜间,许多家庭的命运已经被改写。
如此大幅度的裁员在中国也获得了广泛关注,马斯克的铁杆粉丝盛赞他杀伐果断,但更多人担心硅谷的不景气将迅速蔓延到中国,将“把寒气传递给每一个人”,尤其是最近中国互联网行业的裁员已经相当频繁。上周一位中国的互联网从业者给我们来信就说,他在近期被裁员,而且他周围40来岁、上有老下有小的朋友被裁的不少。
无论中美,劳动者的学历、智慧、经验、勤奋,似乎都敌不过疫情或者经济的洪流。
Twitter裁员的方式受到了广泛批评,时报采访的管理学教授称之为“特别不人道”。不过这种不需要给出正当理由、不提供宽限期说裁就裁的作风在美国的职场里并不少见。经合组织收集数据,按照员工受保护的严格程度对国家进行排名,美国排在最末。这还是专业程度很高的行业,蓝领和零工经济业从业者——比如亚马逊的仓库工人和Lyft的司机更甚于此,面对着更没有保障的就业环境。
但一直以来的惯例就意味着它是对的吗?时报此前就有评论指出:“大多数美国工人受制于随意雇佣制度,老板掌握着所有的权力”,这意味着工作场所难以实现尊严和公平,员工有可能会遭到性骚扰或强制加班等虐待。
华尔街巨头高盛的一群第一年分析师在他们的“工作条件调查”中描述了各自的工作压力与焦虑情绪,调查援引了这群每周平均工作约100个小时的初级银行家的一些说法,可能会让中国“996”甚至“007”的上班族们产生共鸣,比如“我接下这份工作时并没有指望朝九晚五,但我也没想到需要持续地从早上9点工作到第二天早上5点。”“对我来说,一周工作110–120个小时真的过分了!算起来很简单,每天只剩下四个小时吃饭、睡觉、洗澡、上厕所。这已经超出了‘努力工作’的范畴,这是不人道的虐待。”“我的身体一直在疼痛,精神上也进入了一个非常黑暗的地方。”
中国的劳动者恐怕无法想象能在企业内自发组织调查工作条件。虽然自2014年以来中国的劳资纠纷不断,一系列劳工维权事件曾被认为是当局面临的挑战之一,但最近这两年,在中国已经很少能看到工人维权,更常见的是一项政策动辄让一个庞大的行业失去活力,一些员工因此长期被欠薪或者拖欠赔偿金。先是“双减”一声令下,教培行业“一夜入冬”,校外培训行业超过1000万的员工大幅被裁员;而在政府监管之手伸向互联网行业后,技术工人也开始进入失业队伍。
新冠疫情更是令“打工人”一只蜡烛两头烧:一头保绿码,一头保工作。最近国内媒体从山西定襄县的一份阳性密接流调报告中发现了“最勤劳外卖员”,他一天工作17个小时,只吃一顿饭,只想为未出生的宝宝多挣点奶粉钱,结果因为只是跟阳性患者住在同一个单元楼就被隔离,一家人顿时失去了收入来源。在郑州,富士康的工人因为集中隔离后没有足够食物、担心自己被感染而放弃已经完成工作的报酬,徒步逃离工厂。自由职业者和农民工固然要担心“手停口停”,白领的日子也不怎么好过:随时可能被封控出不去的后果可能就是随时因此而失业,即使能保住工作,薪水也可能被打折扣。
不在国内生活的人现在已经很难想象,在严格清零政策下,人们需要付出多少额外的努力才能继续工作,为此又消磨了多少耐心和意志力。我在北京一家投行工作的朋友说,她的公司聘请专人为出差的同事安排“洗码”或“养码”路线,比如在返京前先在某个没有疫情的小城市住上七天,这样可能消掉自己曾去过有疫情城市的“黑历史”,确保北京健康码正常。但随着最近中国的高风险和中风险地区激增,这种操作也不怎么管用了。我的这名朋友已经一个全域无风险地区住了十多天酒店,每天核酸阴性,但仍然无法解除弹窗,在连续给北京12345热线打了30多通电话无果后崩溃大哭。下一步她打算转道澳门,据她专职研究路线图的同事计算,在澳门10天内换三个酒店有望将码转绿。
上周,外界围绕中国或将放松新冠清零政策做出了一些积极的猜测,但这些希望很快又被中国一成不变的官方措辞熄灭。类似的“放开”说法已经传过好几次,现在看来,除非习近平本人发话,否则一切都无法确定。美国科技公司裁员是因为感受到了全球经济动荡和通胀飙升的影响,中国的经济发展看起来更是面临着内忧外困,看到富士康疫情封厂影响苹果iPhone出货量这样的前车之鉴,其他跨国企业又会不会加快将供应链移出中国,导致中国的就业环境更为恶化?健康码也许还绿着,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是不是已经快黄了?
你身处哪个国家、从事哪个行业?你的工作最近两年有没有受到经济大环境或者疫情的影响?如果有,你得到了较为满意的补偿吗?你是否担心自己和家人的职业前景?欢迎留言交流。
本文转载自纽约时报中文网,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