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90后小伙,留学时爱到处旅行,没想到在摩洛哥被猥亵,很后怕(组图)
我是原子,今年24岁,目前在苏格兰爱丁堡大学攻读硕士。
我是个喜欢到处旅行,扩充生活丰富性的“斜杠青年”。在国内外的旅行中,认识了各种各样的人,经历过形形色色的事,饱览了风格各异的风景。
尤其是来到苏格兰以后,我看到更是千奇百怪的社会现象:年轻人对于恋爱的观念是可以“先性后爱”;当地经常闹罢工现象;大街上流浪汉是一道特殊的“风景线”,而且还是政府登记在册,享受服务与补贴的......
虽然遇到的人有好有坏,经历的事有喜有烦,但是从中我也获得很多有益的启迪,对我的成长有很大帮助。
(在欧洲比利时旅行的我)
我出生在广东阳江市一个很普通的家庭,父母做过多种小生意。
我从小到大都是个性格活泼开朗的人,这也得益于和谐的家庭氛围和父母的宽松教育。在高考之后,跟大多数广东孩子一样,我选择留在了本省一所很普通的院校:东莞理工学院,读的专业是投资学。
尽管如此,我还是拥有了一个丰富多彩且有意义的大学生活。
(国庆假期,骑行5天为祖国母亲庆生)
在校内社团工作中,我作为校级组织工作人员,曾协助举办港珠澳大桥工程师苏权科、中国科学院院士刘人怀等人的8场校园文化讲座,为同学们提供精彩纷呈的文化沙龙。
在校外实习工作上,我曾经在金融证券、快消、互联网等行业的公司实习过,为我后来独自到世界各地旅行打下良好基础。
去台湾是在我读大二时,当时是获得前往宜兰县佛光大学公费交换学习的机会。
在这所大学我最重要的一个收获就是佛光精神。“佛光精神”包含三好四给。三好是:说好话、做好事、存好心。四给:给人信心、给人欢喜、给人希望、给人方便。
(在台湾做交换生时,背后是一望无际的太平洋)
我从中深受教益,对我后来的心灵成长与三观塑造起到了很大的影响作用。
在台湾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感受,就是那些老一辈居民的家国情怀非常强烈。
闲暇的时候,我去了台湾的大多数县市游玩,常碰到一些老年游客。交谈之中,我深深感受到他们对大陆的眷恋,和对故人的怀念。由此我更加感受到祖国统一的重要性。
在本科期间,我利用假期出去旅行,足迹涉及祖国三十个省区,还去过国外好几个国家。
(“流浪”西藏等十三个祖国省区后,超黑的我)
我在台湾绿岛旅行,见识过不远处太平洋的波澜壮阔;在越南海云关徜徉,观赏过云雾缭绕的奇景;在西班牙的高迪之城巴塞罗那,感受到的是高迪建筑散发的奇思妙想。
旅行中的费用部分是我在校外搞副业挣的,当然也有来自父母的支持。而且,我的旅行并不费钱,一般都是住普通的青年旅舍,饮食也是普通的价位。因为我本来就是一个物欲很低的人,不喜欢与人攀比。
对于旅行,我跟大多数人的理解是不一样的。
别人到处游玩是为了游山玩水,品尝美食,享受生活,而我的旅行是为了体验生活。通过接触到更多不同领域的人,不同的文化与生活方式,开阔视野,增长见识。
(高中独自去柬埔寨,在路边吃水果的我)
大学期间的旅行中,我认识了许多不同职业,不同身份的人,从中也得到了一个结论:学习和实践要多样化,不要只局限于自己的专业知识。因为很多人后来的工作跟在大学中学习到的东西,不一定是契合的。
本科毕业后,在没有寻求留学中介的帮助下,我跨专业自行申请并拿到苏格兰爱丁堡大学的录取通知书。爱丁堡大学还是很有知名度的,排名是全球第15位。
在爱丁堡大学读研虽然才短短几个月,但有许多经历让我觉得很有意思。
这边的教育理念和我们国内的传统观念是不一样的。比如我们从小就被灌输“要勤劳能吃苦”的思想,而爱丁堡大学的毕业典礼上,院长则分享到:要懂得爱自己,学会享受生活。
(圣诞节前夕的爱丁堡大学)
对于孩子学习与生活中的挫败,中国的父母和老师往往会积极鼓励,提倡坚持就是胜利。而苏格兰这边的教育恰恰相反,他们往往会对孩子说:“做不到了也没关系,这不是你的错。如果你累了,可以暂时休息一下。”
他们不会把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作为第一要义,更愿意关注的是过程是否值得、内心是否充盈与快乐。
苏格兰的年轻人思想比较开放。他们觉得男女之间可以先有性,再有爱。他们认为性与爱是可以脱离的。在对待建立两个人的爱情关系这件事情上,要比对待“上床”这件事更加慎重。
这种前卫的观念,“开阔”了我对两性关系上的理解。
(沉浸在“黄金屋”里的流浪汉)
走出校园,我还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这边的流浪汉非常多,大街上,马路边,墙角,随处可见。而且还没有人歧视或驱赶他们。就连交警、治安管理员也不会嫌他们影响市容。众多的流浪汉几乎是街上的一道“风景线”。
最让我感到奇怪的是,那些流浪汉残疾、智障或年老的并不多,很多都是四肢健全,头脑清晰的中青年人。可他们却选择不工作,或是铺开毯子毛毡,躺在马路边晒太阳,或者把铺盖叠得整整齐齐放在一身,静静地坐在那看书。
当我看到那种浑然忘我静静读书的流浪汉,感到特别新奇。原来做流浪汉也有衣着整齐、举止斯文的。我感觉他们就像让人琢磨不透的谜。既然是有点学问的人,为何不找个正儿八经的工作呢?
也许他们已经看破了红尘,不屑在熙熙攘攘的红尘里追名逐利,只注重自己身体和精神的自由。
(阿姆斯特丹,风车与我)
从世俗上的眼光来看,他们可能是卑微与可怜的。但有时候我又在思考,他们可能是不在意旁人的眼光罢了,只管自己活得从容与怡然自在。又或者是,在他们眼里,我们这种奔波劳碌的人生才是无意义且不自由的呢?
话虽如此,不过在苏格兰,流浪汉并不是孤苦无依的。他们很多还是政府登记在册的,平时救助站也会给他们发放一些补助的物资。甚至还有工作人员对他们跟踪服务,可见当地政府对流浪汉还是很关照和包容的。
但换个角度来看,如果政府总是在“保护”这些四肢健全的流浪汉,让他们不工作也能活得很快乐,可能会形成好吃懒做的不良社会风气吧?
(我所在的城市爱丁堡,日落黄昏时)
在苏格兰,还经常会看到一些罢工乱象,在我们国内几乎是不存在的。
对此我也曾经跟我妈聊过,为什么在这边人们敢向老板抗议,而我们国内却很少有罢工现象呢?
我觉得很大程度是因为,苏格兰人是想通过集中力量的方式去维护或者争取自己的权力,让企业重视这件事情的存在。如果企业不正视这些罢工游行示威的行为,他们可能很难继续“混下去”。
但是苏格兰人的罢工就一定是最优解决方案吗?大量垃圾堆积、公共交通设施瘫痪……这会给社会大众的生活带来不便,更有可能带来一定程度的社会不安与动荡。
(在国外过春节,充满仪式感的年夜饭)
就在上个月,因为老师们罢课,我闲着无聊就去北非旅行了几天。这次旅行让我遇到了极其奇葩的事,让我好几天都没从抑郁中走出来。
当时,我去了摩洛哥的一个古镇游玩。在我找旅店的过程中,有个人主动热情地用英语跟我打招呼,问我是不是去旅店投宿。我以为他是这家旅店的房东,就跟他一起过去了。
他带我进了那家旅店后,还跟前台的服务员打招呼聊了两句。因为他俩说的是阿拉伯语,我听不懂,所以以为他们是在为我安排住宿的事。
他带我进入房间后放下行李,又热情地说要带我出去逛逛。我看他和颜悦色,就很相信地随他去了。他领我转了一圈,看了一些景点后,又说带我去一个房间里休息一下。
(入境马来西亚,被海关大哥要联系方式)
不料进去后,他就开始对我动手动脚,做一些亲昵撩拨的动作。我既尴尬又害怕,只好往后躲避。谁知这家伙穷追不舍,直接强吻了我,我恶心得直想吐。可是考虑到行李、护照还在那个店里,也不敢恼怒地反抗,只好以躲避来表示拒绝。
后来返回旅店里,我就连忙跑到服务台想退房,这才知道那个变态并不是这家旅店的房东,只是一个旅客而已。
就这样,一趟旅行被这糟心事搞得兴致全无。一整天都没从这个阴影中走出来,感到特别的恶心,连睡觉都做恶梦。
后来,在外面遇到跟自己同频的旅行者,就向他们讲述了这段糟心的经历。其中一个朋友听了就开导我,不要为此事影响自己的心情。
(大二时,游泰国“童话小镇”)
他还告诉我,他在旅行中曾经遭遇过被砸车,被抢劫,但是他没有一直沉溺于这段不幸的伤痛中。相反,他还劝慰自己,幸好手机和身份证没有被抢走,这就是不幸中的万幸。
他对不幸遭遇的自洽,让我豁然开朗,也意识到:人生中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经历,都是我们人生中最真实的一部分。既然无法剪截掉那些不愉快的片段,不如学会看开和淡忘。
还要学会凡事多往好处想,用生活中那些幸运的开心的事去冲淡和化解那些阴影。很多时候,把人堵在死胡同里的并不是墙,而是自己执拗的心。打开了心胸,心头的阴霾自然会烟消云散。
(人生是旷野不是轨道,珍藏每个瞬间)
于是,我不再为那个变态猥亵我的事而耿耿于怀了。而且,我也明白了以后如果再遇到倒霉的事情,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
我觉得相对于学业来说,旅行给我带来的收获同等重要。人生中不仅要学习书上的知识,还要进入社会生活的大课堂。正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
其实,人生就是一场旅行。见到的风景,遇到的人,经历的事,这些汇集在一起就像是一本书、一部电影、一部纪录片。在后来经过反思与复盘,终将成为我们生命中的珍藏品,让我们的人生更加精彩,也更加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