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11月09日 20.7°C-23.8°C
澳元 : 人民币=4.73
珀斯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好莱坞17万名演员、编剧120天大罢工,靠谁来终结?(组图)

2023-09-07 来源: 酷玩实验室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意大利当地时间8月30日,历史最悠久的国际电影节在威尼斯如期开幕。不过,本届“威尼斯电影节”堪称是史上“星光”最暗淡的一届,因为最具国际影响力的好莱坞明星都没来

好莱坞17万名演员、编剧120天大罢工,靠谁来终结?(组图) - 1

《挑战者》赞达亚剧照

电影节原定的开幕影片是充满青春荷尔蒙和3P激情的“准限制级”体育爱情电影《挑战者》,但是,由于这部影片的主演——那个戏里戏外都是蜘蛛侠女友的好莱坞当红黑人演员——赞达亚的缺席,开幕影片临时改成了意大利本土作品《指挥官》。

不仅如此,黑暗系电影大师大卫·芬奇的最新惊悚片《杀手》、演编导全才欧格斯·兰斯莫斯新作《可怜的东西》、新锐导演布莱德利·库珀自导自演的传记电影《音乐大师》等诸多好莱坞演员参演的影片,也都是在没有明星走红毯的情况下上映的。

如此一来,威尼斯电影节期间最受关注的明星,就变成了9月2日获得终身成就金狮奖的梁朝伟,以及评委组合照时站在C位的舒淇

面对全球瞩目的电影节,好莱坞演员们不约而同地放弃了为自己所参演的电影造势、把C位让给亚洲明星,这并不是他们高风亮节,而是这些缺席的演员有着一个共同的身份:

美国演员工会(SAG-AFTRA)的成员

好莱坞17万名演员、编剧120天大罢工,靠谁来终结?(组图) - 2

今年7月7日,全美16万名演员工会成员就陆续收到一份邮件:工会即将发起一场大罢工。

7月14日罢工令正式生效的那一刻,所有演员工会成员必须暂停表演、演唱、接受采访、参与颁奖典礼、试镜等各类与影视相关的工作。

所有人,都不能例外。

好莱坞17万名演员、编剧120天大罢工,靠谁来终结?(组图) - 3

《奥本海默》的伦敦首映礼,罢工的消息一到,影片主演马特·达蒙、小罗伯特·唐尼等演员当即全员离场。

与《奥本海默》同一天上映的《芭比》也是在主演缺席的情况下完成的宣发。

正在拍摄的《死侍3》、《毒液3》、《碟中谍8》等影片,全都应声暂停。

随着影视项目无限期暂停,为演艺人员提供衣食住行、服化道、休闲娱乐等相关服务的行业,也都跟着关门歇业。

在此之前,媒体猜测演员们的罢工会在“威尼斯电影节”前结束,给出的原因合情合理:没有哪个演员舍得缺席如此有影响力的盛会。

但事实上,好莱坞各大影视公司的老板们最担心的事情,终于还是发生了。演员们这次较真了,真的不好收场了。

而这场让好莱坞陷入停摆的演员大罢工,导火索则是另一场轰轰烈烈的大罢工

好莱坞17万名演员、编剧120天大罢工,靠谁来终结?(组图) - 4

今年5月2日,代表美国1.1万编剧的编剧工会(WGA),与好莱坞影视公司老板们谈判破裂后,正式决定掀桌子,不干了。

编剧工会的态度相当坚决,罢工期间,编剧如果不专心罢工私下搞小动作,就会被当做“工贼”,轻则罚款,重则面临被工会开除、失去组织庇护的风险。至于还未加入编剧工会的编剧,在此期间如果“助纣为虐”,将失去加入工会的资格。

编剧工会一声令下,《权力的游戏》衍生剧《七国骑士》、《阿凡达》续集、《怪奇物语》最终季等因为没有编剧而停止了拍摄,一些夜间节目则用重播旧节目暂替。

总之,大罢工以来的好莱坞,没有新作品出炉,全靠库存和陈年旧货硬顶。

截至今天,演员工会全员罢工已超50天,编剧工会罢工已经累计超过120天,影视项目连同好莱坞配套服务的停摆,保守估计造成数十亿美元的经济损失。

这也是美国自1960年代以来首次出现如此大规模的演员、编剧“双重罢工”的盛况。

而编剧工会和演员工会发动大罢工的目的高度一致,只是为了把美国电影电视制片人联盟(AMPTP)逼回谈判桌。

好莱坞17万名演员、编剧120天大罢工,靠谁来终结?(组图) - 5

美国电影电视制片人联盟代表的则是亚马逊、苹果、派拉蒙环球、迪士尼、索尼、华纳兄弟等电影与流媒体公司的利益。

相比之下,美国电影电视制片人联盟相当于“资方”老板,演员和编剧相当于“劳方”打工人。

“劳方”劳师动众罢工,主要诉求就两条:一是希望老板们涨薪;二是希望老板们少用AI多给打工人一点工作机会。

这事乍一看,似乎是演员和编剧们在矫情,似乎是贪心不足还想赚更多。堂堂好莱坞的编剧和演员会差钱、会担心自己被AI取代?如果情况属实,让宝莱坞、横店的演员、编剧们岂不是要去要饭了?

好莱坞17万名演员、编剧120天大罢工,靠谁来终结?(组图) - 6

然而,客观来说,虽然好莱坞顶流演员编剧收入很惊人,但绝大多数的演员和编剧,待遇上也不比横店高太多。

根据公开报道,美国演员工会7万名演员(其余近10万成员包括配音演员、DJ、娱乐记者、舞蹈演员等)87%的年收入低于2.4万美元,因此不具备享受医疗保险的资格。

至于编剧行业,需要年薪超过4万美元才能享受医疗保险,因此92%的编剧够不到这个门槛。

换算下来,美国演员工会成员近9成月收入在2000美元以下,超9成编剧月收入在3300美元以下。好莱坞所在城市洛杉矶,平均房租高达2800美元。因此,绝大多数好莱坞编剧、演员也就勉强做到低尊严水平的糊口,根本无力养家。

好莱坞17万名演员、编剧120天大罢工,靠谁来终结?(组图) - 7

因此,国外小报和论坛中,时不时能看到好莱坞演员、编剧、网红,甚至一些小有名气的“角儿”在酒吧、餐馆兼职打工的消息。

好莱坞的编剧、演员们将他们的惨状归结于好莱坞的老板们太贪婪了,尤其是走出电视时代进入流媒体时代,老板们更加贪婪了,给到打工人的钱明显变少了。

在电视时代,《老友记/六人行》级别的顶流作品,除了最初收益,每年的重播,还能为主演6人带来百万美元分成,也就是所谓的“剩余费”。

好莱坞17万名演员、编剧120天大罢工,靠谁来终结?(组图) - 8

当然,对于片酬本就很高的明星来说,百万级剩余费或许只是锦上添花。但对于广大挣扎在温饱线上的演员、编剧来说,万元级甚至千元级剩余费也显得至关重要。

尤其是对于金字塔腰部以下的演员编剧来说,自己过去参与过的影视作品所产生的剩余费,甚至能成为自己收入的大头。否则,自己在上一个项目杀青后、接到新活前不确定时长的“断档期”,只能靠打零工度日。

剩余费,对于绝大多数演员、编剧来说,跟基本工资一样重要。

然而,电视时代过去了,流媒体时代来了,规矩变了。

威尔史密斯参演的电影《光灵》,其中的一名演员克里斯·布朗宁表示,如果在DVD电视时代,他每年应该可以拿到2.5万美元的剩余费。但是,在流媒体时代,在网飞平台,他每年拿到的剩余费仅仅271美元。

参演《劲爆女子监狱》的演员格伦,一年的剩余费只有27.3美元。

编剧工会谈判者之一的亚当康诺弗表示,自己为一个影响力很小的有线电视频道TruTV制作《亚当毁三观》每年能拿到3万美元剩余费。

好莱坞17万名演员、编剧120天大罢工,靠谁来终结?(组图) - 9

而他为全球影响力最大的流媒体平台网飞制作《亚当康诺弗聊政事》,一年到手的剩余费只有500美元。

“迪士尼+”流媒体平台上线的《女浩克》,其编剧也曾公开表示,自己每一集能拿到的剩余费更少,只有396美元。

好莱坞17万名演员、编剧120天大罢工,靠谁来终结?(组图) - 10

最近走红的《大熊餐厅》,在“迪士尼+”流媒体平台收视率很高,还得了艾美奖。但是,其编剧艾利克斯,出席颁奖典礼时,连领结都买不起,只能租

因此,常年处在“穷凶极饿”状态的好莱坞演员、编剧们有十足的动力罢工。

当然,美国编剧工会和演员工会也知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道理,为了保证罢工能如期进行,也确保参与罢工的演员、编剧不会被中途饿死,在罢工之初,编剧工会就拿出了2000万美元的罢工基金。好莱坞一线演员则发起了捐款,尤其是巨石强森豪掷百万,一举创下了救援基金捐款纪录。

总之,美国的编剧、演员们不论咖位、上下一心、同仇敌忾,誓与“资方”老板们抗争到底。

好莱坞17万名演员、编剧120天大罢工,靠谁来终结?(组图) - 11

那么,编剧、演员们提出的要求很过分吗,好莱坞的老板们为什么至今也不同意?

不得不说,编剧工会的核心诉求,不算过分,甚至有些卑微,核心就两个关键词:基础保障和AI。

编剧工会有句罢工口号说,通胀在继续,物价在涨,编剧工资没有涨等于变相降薪。

这话,一点也不夸张。

好莱坞17万名演员、编剧120天大罢工,靠谁来终结?(组图) - 12

根据美国劳工部数据,2020年以来通胀率增长了16%,时薪却只增长了12%。与民生相关的学生营养餐、鸡蛋、燃油等较两年前价格也大幅增长甚至价格翻番。

由于编剧工会与好莱坞老板们的协议是3年一签,因此,编剧们希望下一个合同期内最低工资能涨一涨,第一年涨6%,第二年和第三年为5%。注意,这是最低工资

编剧们的想法很简单,希望工资涨幅跟上通胀。但老板们没同意。老板们能开除最仁至义尽的条件是,第一年最多能涨4%,第二年3%,第三年2.5%。

关于最低收入这项关于最基本权益的谈判,虽然不顺利,多少还是有点进展。至于编剧工会另外提出的,对于那些播放量巨大的影视作品能够给编剧一定的奖励、为AVOD(基于广告点播的流媒体)制作的高预算节目能有更高的剧本费和剩余费、非工会编剧也能享受健康保险等一系列提议,则被好莱坞老板们全部拒绝了

好莱坞17万名演员、编剧120天大罢工,靠谁来终结?(组图) - 13

至于演员工会的诉求,和编剧们的大同小异。

考虑到通胀率,同时考虑到基层演员平均收入远低于编剧,演员工会提出,3年合同期内,第一年工资增长11%,第二年和第三年都是4%。

演员们的困难,老板们都知道。但,老板们还是没同意。第一年最高能接受增长5%,第二年4%,第三年3.5%。

演员们也想从流媒体平台获得剩余费,被老板们拒绝了。演员们想让老板们考虑通胀的因素,提高工作期间餐费、杂费、搬运费等费用的补贴金额,老板们还是拒绝了

除了基础保障之外,编剧工会和演员工会还有一个共同的诉求:关于AI的权益

编剧工会提出,AI创作的内容不能当成源材料,编剧写作指南范畴内的内容不能用于训练AI。另外,一个影视项目至少雇佣6个人类编剧。

言外之意就是,只有人类编剧才能具备创作权,AI不能染指人类编剧的地盘,用最低雇佣人数保证更多人类编剧有饭吃。

编剧们的心思,老板们都懂。然后,老板们通通拒绝了

演员工会的提议,也大致相似。

演员工会希望建立全套条款保护人类演员创作的作品,关于表演者“数字复制品”的使用、肖像或者声音的改编,都需要征求人类演员的同意,并支付相应的补偿。除此外,演员工会还希望把动作捕捉纳入到演员工会所涵盖的工作范畴,还想提高“背景演员”的待遇……

好莱坞17万名演员、编剧120天大罢工,靠谁来终结?(组图) - 14

总之,演员们想拥有自己“数字复制品”的版权,想让自己的每一份劳动付出都获得更体面的回报。

演员们的心思,老板们也都懂。然后,老板们也基本上都给拒绝了。

相对于眼下的最低收入,编剧、演员们对AI怀着更深层次的恐惧。

与演员相比,编剧对于AI的痛感更为强烈。

因为在电影工业最为成熟的好莱坞,正在普及一个很“卷”的内容创作机制——迷你编剧室,这简直就是AI的温床

所谓迷你编剧室,不仅仅是编剧团队人数变迷你了,也是“资方”老板们在内容创作机制方面做出的一场影响深远的革命,同时也是当下好莱坞大罢工最关键的“导火索”。

在电视时代,资方要推出一档影视节目,就要把导演、编剧、演员等规模和成员基本确定下来,还要拍摄该剧的第一集寄给电视台高层,有时还要寄给电视台和媒体进行评估。

好莱坞17万名演员、编剧120天大罢工,靠谁来终结?(组图) - 15

这种试播带来的结果就是,主创团队能更好地根据市场反馈进行调整。比如,《权力的游戏》中的龙妈一角就是在试播之后进行更换,《生活大爆炸》中谢耳朵的人设也是在试播后才变成了“怪胎”。

电视时代之所以会这么做,因为影视作品的前期投入成本很高。虽然试播的是小样,其实拍摄成本和正剧的成本基本没有区别。

也正是由于前期成本高,能缝缝补补,就绝不推倒重建,只要电视台买账,就能赚钱

但是,到了流媒体时代规矩变了,观众不再是电视屏幕前被动的接受者,而是变成了电脑、手机屏幕前的掌控者,观众可以随时中止、快进、倒退、N倍速观看,并且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看正片前先看解读,这就导致影视产业从卖方主导转向买方主导。不是你拍出来、上线了,观众就一定买账了。

好莱坞17万名演员、编剧120天大罢工,靠谁来终结?(组图) - 16

因此,好莱坞的内容创作机制也变了。

在电视时代,一名工会编剧能创作20集以上剧集,还能全程跟拍随时参与剧情改编。到了流媒体时代,超过10集的正剧越来越少,一个编剧能参与6集创作就算走运了。

迷你编剧室,就是这个背景下的产物。片商老板为了减少试错成本,会先组织2—3名低成本编剧,先写出前几集剧本,然后递交到流媒体平台审核,而不再是劳师动众拍第一集。

一旦前几集剧本审核通过,片商就会解散迷你编剧室,再雇佣工会正式编剧写剧本。

随着各种大模型落地,片商老板甚至连迷你编剧室都省了,直接让AI写初稿。审核过了之后,甚至不再“高薪”聘用编剧搞原创,而是让编剧改AI的初稿,成本更低。

历代好莱坞编剧们搭建起来的成熟的创作流程,正在成为AI拾阶而上的楼梯,人类编剧正在成为AI编剧的运维人员

好莱坞17万名演员、编剧120天大罢工,靠谁来终结?(组图) - 17

至于演员,也同样焦虑。

今年6月定档的《夺宝奇兵5》,光影魔幻工业通过“AI换脸”让81岁的哈里森·福特再度回到中年,对于观众来说是时光的治愈,对于好莱坞演员来说,则是对未来的隐忧

好莱坞17万名演员、编剧120天大罢工,靠谁来终结?(组图) - 18

只需要对人的面部、声音、形态特征进行提取,就能把任何一张脸贴在任何一个人身上。理论上说,资方只需要明星的肖像授权,就能完成一部影片,而不再需要支付片酬

更恐怖的是,好莱坞罢工期间,外文互联网上不同渠道的报道称,已经有资方在现场与群演签订肖像权授权协议,并且,群演们为此仅获得半天的薪酬

按理说,好莱坞编剧、演员发动的这场大罢工,不论是持续时间、波及人数、影响范围,还是经济破坏力,都是历史罕见,为什么好莱坞的老板们至今无动于衷?

好莱坞17万名演员、编剧120天大罢工,靠谁来终结?(组图) - 19

在罢工如火如荼之际,迪士尼的CEO罗伯特·艾格曾淡定地表示,他理解演员和编剧涨薪的需求,但“他们对行业环境的认知不够客观”。

好莱坞的老板们似乎做好了与编剧、演员们“决一死战”的心理准备。

此话,也并非夸张。

正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几年,好莱坞的基础越来越不牢固了

不久前,英国老牌杂志《经济学人》,曾做了一篇名为《Hollywood is losing the battle in China(好莱坞正在失去与中国的战斗)》的专题内容。

好莱坞17万名演员、编剧120天大罢工,靠谁来终结?(组图) - 20

《经济学人》统计了豆瓣上列出的26000部带有评分和大量观看次数的电影条目之后发现,从2010年到2022年,英文电影(好莱坞电影为主)观看次数的份额从53%下降到28%,而中国大陆制作的电影份额从21%上升到55%

考虑到在此期间,中国电影制作量在电影总数上仅从13%上升到18%,不难看出,好莱坞电影在中国市场正在失去吸引力。

并且,《经济学人》还排除了一个干扰因素:从豆瓣数据来看,华语电影的评价,并没有比10年更高,反而是更低了。

好莱坞17万名演员、编剧120天大罢工,靠谁来终结?(组图) - 21

这就说明,越来越多的中国观众宁愿看“烂片”也不愿去看好莱坞“大片”了。

其中原因,也不难想象。

从外部大环境来说,美国主导的逆全球化愈演愈烈、丢下烂摊子从阿富汗仓皇撤军、跪杀黑人、政党内斗无耻到抄前总统的家,一系列负面事件,导致美国价值观失去了往日的魅力

从内容层面来说,绝大多数好莱坞IP和好莱坞成熟的电影工业陷入一种“诅咒”,各路超级英雄接力上场,成长路径高度统一,都是先受挫再成长在觉悟最后获胜,区别只在于结尾是大团圆还是小团圆。

不论什么话题,远到《西游记ABC》,近到《瞬息全宇宙》,最后一定是个人英雄主义+家庭价值的样板戏

好莱坞千人一面的英雄故事集,叠加美国价值观的贬值,好莱坞已经不再是往日的好莱坞。

事实上,这一波大罢工,美国演员、编剧谈判的主要对象——好莱坞流媒体平台,日子也并不好过

好莱坞17万名演员、编剧120天大罢工,靠谁来终结?(组图) - 22

今年3月《好莱坞报道》总结了好莱坞六大主要制片公司2022年的业绩,NBC环球靠着《侏罗纪世界3》、《小黄人2》、《穿靴子的猫2》等几个热门影片实现影院收入增长;派拉蒙靠着《壮志凌云:独行侠》和《刺猬索尼克2》超预期发挥实现票房增长;其他几家电影业务的增长都不及预期,甚至出现高达10%的利润亏损。

放眼2022年,所有好莱坞电影全球票房超10亿美元的只有3部,《壮志凌云2:独行侠》以14.88亿美元拔得头筹。而在过去,《复仇者联盟》、《阿凡达》等电影随随便便就超过这个数。

可见,在一个不断走向逆全球化的时代,不止在中国,好莱坞的故事在全球都越来越不畅销了

因此,好莱坞的老板们,不得不降本增效

不论是网飞、迪士尼+,还是派拉蒙,这些流媒体平台的确有不少热门作品给平台带来巨额利润,但是,为了维持客流量,平台也不得不采买大量“不赚钱”的作品。从账面来看,流媒体平台并无演员、编剧罢工口号中的暴利。

不可调和的矛盾,就此产生了。

当下这场大罢工,站在广大演员、编剧的角度来看,这是一场关乎生死的大事,已经没有商量的余地,所有人的待遇必须提高。

站在好莱坞老板们的角度来看,这也是一场关乎生死的大事,已经没有商量的余地,所有人的待遇必须降低。

而站在上帝视角来看,好莱坞正在丧失全球文化领域的“绝对统治地位”,蛋糕变小了,不论怎么分都有人不满意。

更可怕的是,美国总统追更的《三体》、火到受邀进入白宫的防弹少年团、全球热捧的《原神》、已经成为美国年轻人生活方式的tiktok等等一系列“舶来品”,也正在重构美国的文化消费,这也会进一步加重对演员、编剧能力的挑战,加速AI的到来。

客观来说,AI就像蒸汽机,像电力,只是新兴生产力,本身无功无过。之所以每个人面对AI的心境不同,主要取决于“下意识”中对自己的定位。

在好莱坞宇宙,如果你认为你是存量市场的从业者,那么AI就是你的挑战者。但是,如果你把自己视为好莱坞宇宙的“进军者”,那么AI就会成为将“X国”文化作品美国化、全球化的工具。

好莱坞17万名演员、编剧120天大罢工,靠谁来终结?(组图) - 23

有了和美国编剧一样深谙美国人心的AI,中国创作者也能有更多机会讲好《西游记》、《花木兰》、《功夫熊猫》、《三体》、《原神》等一系列故事。美国网友边翻译边追更的中国玄幻爽文,也能更快地转换成好莱坞影视作品,通过好莱坞的宣发渠道更快地走向全球。

当下的客观事实就是:

好莱坞过去的内容,正在失去市场。

而好莱坞的老板们,需要有市场的内容。

这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要么以AI取代人力降本增效来缓解颓势;要么以内容生产方面的“改革开放”打开新局面,不论行动的主体是什么人。

尾声

1986年,法国哲学家雷吉斯·德布雷说过这样一句话:“摇滚乐、影像、蓝色牛仔裤、快餐、新闻网络与电视卫星所蕴藏的力量,比整个苏联红军的力量都大。”

事实上,所有产业的竞争,归根结底都是不同文明体之间的对抗。大国和大国之间,无论如何都绕不开文化产业的对抗。或早或晚,都要走这一步。

在理性层面我们知道,世界上没有任何一块蛋糕,注定被特定的人所独享。

以好莱坞为代表的全球文化产业,正面临有史以来最大的“危”,同时也面临有史以来最大的“机”。

在没有AI的时代,在全球文化产业领域,我们一直是防守者。鲜有《三体》、《原神》这样的作品能突围而出。

如今,AI已经到来,不带感情色彩地成为了横亘在双方之间的那把双刃剑,同时也成为连通不同文明创作者之间的桥梁、翻译者,大大降低了“文化移栽”的门槛。

摇滚乐、影像、蓝色牛仔裤、快餐、新闻网络与电视卫星节目等等内容,都会在AI时代,重新生产一遍。从这个视角来看,世界上的蛋糕还有很多,也很大。

而这,必然是一场勇敢者的游戏。

好莱坞17万名演员、编剧120天大罢工,靠谁来终结?(组图) - 24

至于当下飘摇不定的好莱坞,也是一道双方都可渗透、建设、使用的桥梁,并非我们的一生之敌。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