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尼女子自称“卖房救娃”,古怪举动让银行起疑,结果出人意料…(组图)
最近,一位悉尼女子自称“卖房救娃”,而她的古怪举动让银行起疑,结果出人意料…
在另一起事件中,一位华人只因为收到条短信,痛失2000澳币...
悉尼女子自称“卖房救娃”,
古怪举动让银行起疑,
结果出人意料…
据澳媒报道,最近,一名悉尼女子急匆匆赶到西太银行(Westpac)想要取消自己的房屋保险,这样她才能出售自己的房屋。
当时,服务这名女子的银行工作人员Marlena Karbowski按照惯例询问对方是否可以告知原因是什么。
这名女子支支吾吾地回答说,是因为儿子急需用钱...
Karbowski看到对方如此紧张,感觉有些不对劲,于是邀请她到办公室作详细了解。
最终女子说出了实情:这笔钱是用来帮助男朋友的,他在海外坐牢,需要这笔钱出来,才能和她见面。
Karbowski听到这里,心里已经猜测这是一场骗局,于是问对方,“我想问你,你们最后一次一起出门是什么时候呢?”
该女子回答说,“事实上,从来没有,我们从网上认识,一直都是线上联系的...”
随后,Karbowski又询问对方是否有男友的照片,而女子提供的男子照片,印证了Karbowski的猜测,
“将这张照片上传到谷歌进行搜索,不难找到这名男子的‘真实身份’,而他在网上的名字也都各不相同——这显然是一场骗局。”
尽管女子心里十分不愿意相信,但在绝对的事实面前,由不得她不信。
Karbowski说,“她当时哭的特别伤心,我陪了她一会,后来和她一起去警察局报了案。”
事后,Karbowski提起此事,眼眶微红,她表示,自己的父亲就是因为网络诈骗失去了一切,也正是有了这样的经历,她才更不想要别人也经历同样的事情,
“无论是出于我个人,还是作为一名银行的工作人员,看到危险信号,我们会立即采取行动。”
一般来说,网络诈骗无论过程如何,有96%的付款都是通过网上进行的,一般是通过网银进行大额转账付款。
因此,能识别到用户的一些异常转账行为,并及时进行人工干预,是减少诈骗案件发生的重要一环。
西太银行欺诈与金融犯罪洞察部主管Ben Young表示,银行现已使用“更安全的支付”(SaferPay)的功能利用人工智能识别“高风险”交易,它甚至可以阻止客户向可疑的诈骗账户转账。
“当系统识别到这一交易可能有风险的时候,它会问用户‘这个人是谁?你是怎么认识他们的’...
如果系统对所提供的答案不满意,并仍然怀疑是骗局,它可以拒绝或暂停付款,同时会交由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员致电客户就这项交易进行讨论。”
悉尼华人收到一条短信,
结果2000刀没了...
除了这件事,最近在一位悉尼华人的身上也发生了一起诈骗事件,值得大家警惕:
他只因为点了短信中的链接,
痛失2000刀...
(图源小红书@yy)
这位博主表示,3月13日当天,他收到一条由“CommBank”发来的短信称,有一笔转账没有通过。
紧接着15号(周五)的时候,他再次收到短信称:“由于检测到可疑活动,您的帐户被暂时锁定,请点击以下链接完成验证...”
博主以为是“CommBank”银行官方号码发来的短信,为了不影响账户使用,他迅速点击了短信中的链接,按照指示进行了操作...
随后就又收到了提醒短信:“临时密码是xx,28天后就过期了,可登录到NetBank或CommBank应用程序更新密码,永远不要与任何人分享您的密码。”
随后,博主找到银行想要咨询下整件事的具体情况,但由于当天去的比较晚,银行已经下班了,对方让他联系线上客服,最后这件事并未解决。
一直到周一银行上班,博主才通过银行的工作人员,得知自己的账户在周五时被消费了一笔2000刀!
也就是说,出问题的这笔消费并不是周三出现的,
而是在周五!
当博主点击短信里的链接,
输入个人信息更改密码时被消费的!
更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当博主正儿八经在CBA银行更改密码之后,
CBA官方号码发来的短信提醒内容
和骗子发出的几乎一模一样
(除了临时密码不同)!
而且都是由同一个号码发出的!!
真是离谱...
博主认为,似乎是银行的防御系统出了问题...
不管怎么说,现在CBA银行已经给博主重新发卡并且更换了卡号,损失的钱也正在追回中...
至于能不能追回来,只能看运气了...
而博主也在此事之后,将自己的经历分享出来提醒广大华人,千万要提高警惕,不要点击短信里的链接,哪怕是官方发来的!
这条帖子一经发出,立即引起网友热议。
有网友表示,自己刚刚经历了一模一样的事情,然后卡就被盗刷了...
对于这种情况,有华人提醒说,哪怕当天银行的Banking Account部门已经下班,只要不是晚上8点到早上8点之间,银行的反诈骗部门还是有人在值班的,都有人处理!
“一般24小时内转的钱,是可以去银行Dispute的,打电话去,如果超48小时只能投诉CBA看运气了...”
“银行是不会给用户发送链接的...”
如果收到银行的短信,担心账户出问题,一定要自己输入官网网址进行访问,或者打电话给银行的工作人员要求协助。
也有人给出了自己的防骗小技巧,那就是“无论是银行短信还是平时购物,看到后缀不是.au的网站,千万不要点!”
也有华人表示最好的办法是把钱分开放,这样收到银行短信基本不用理,即便有损失,也都是小钱,
“在平时常用的账户里放100~200刀,将其他大部分的钱分开存到多家银行里,而且不要开通Online消费,只开Online Account,需要花钱的时候就能自己从银行app转...
信用卡开有Lock功能的,随开随用,用完就关掉,这样所有的银行短信也都不用理了...”
不得不承认,骗子的诈骗手段更新迭代得太快,让人防不胜防...
而今天这两人的真实经历也在时刻提醒我们:
现如今,网络已经成了诈骗的重灾区,哪怕是银行发来的短信,都不要轻易相信,最好线下找银行工作人员核实,
千万要守好钱财,以免竹篮打水一场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