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18日 9.0°C-14.0°C
澳元 : 人民币=4.82
珀斯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罕见!高峰期超48万个集装箱等待,这一重要港口“大堵船”!全球航运价格集体飙升,都是这片海域“惹的祸”(视频/组图)

13天前 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 原文链接 评论2条

当地时间周一,全球航运巨头马士基集团表示,由于集装箱市场需求强劲,红海危机造成的混乱持续,全球港口有进一步拥堵的迹象,特别是在亚洲和中东地区。

新加坡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之一,也是亚洲主要的中转枢纽,近期新加坡港口的拥堵情况引发了业内关注。

新加坡港出现严重拥堵

新加坡是世界第二大集装箱港口。根据亚洲集装箱咨询公司Linerlytica近期的报告,目前集装箱船只在新加坡,最长可能需要等待大约七天才能获得泊位,而正常情况下船只最多只需等待半天。业内认为,近期东南亚恶劣的天气情况加剧了该区域港口拥堵。

罕见!高峰期超48万个集装箱等待,这一重要港口“大堵船”!全球航运价格集体飙升,都是这片海域“惹的祸”(视频/组图) - 1

新加坡港口6月1日船位情况 来源:船讯网

最新的数据显示,5月在新加坡等待靠泊的集装箱数量出现了激增,在5月下旬的高峰时期,最高等待靠泊的集装箱数量曾达到48.06万个20英尺的标准集装箱。

据上海证券报,针对社会热议的新加坡港口拥堵情况,新加坡海事及港务管理局(MPA)连续发布两篇文章进行回应。

MPA近期在回应媒体的报告中表示,导致新加坡港口拥堵的原因主要有两点:航运延误以及集装箱吞吐量激增。

首先,红海危机导致船只绕道非洲好望角,打乱了全球主要港口的规划,许多船只都无法按计划到达,当计划外的船只抵达港口时,就会导致排队,由此造成了“船舶聚集”效应。

自2024年初以来,新加坡的船只抵达量大幅增加。对于油轮和散货船而言,补给和加油活动在停泊地内进行,因此不受影响。但对于集装箱船而言,由于上游地区的供应链中断,集装箱量在过去几个月大幅增加,集装箱船抵达“扎堆”。

MPA表示,2024年前四个月,每月平均抵达的集装箱船吨位达到7240万总吨,与去年同期相比,每月增加了一百多万总吨。除集装箱船外,2024年前四个月,包括散货船和油轮在内的抵达新加坡的船舶总吨位同比增长4.5%,达到10.4亿总吨。

对于拥堵现状,MPA称,虽然大多数集装箱船在抵达时都会停泊,但港口运营商PSA已与班轮公司合作,在可行的情况下调整抵达时间表,在不可行(即不可调整抵达时间表)的情况下,集装箱船的平均等待时间约为两到三天。

MPA补充道,新加坡集装箱装卸的需求增加,部分原因是一些航运公司为了赶上下一班次的时间表,放弃了后续的航程,将东南亚国家的货物集中卸在了新加坡,船舶靠港装卸的时间也因此拉长。

“停靠新加坡的其他船只(约占抵达船只的三分之二)没有出现延误停泊的情况。目前锚地没有出现拥挤情况。”MPA表示。

全球运价集体飙升

据央视财经,为了缓解港口拥堵的情况,港口运营商新加坡港务集团表示,重新启用了新加坡吉宝码头此前已经停用的旧泊位和船坞,并且还增加了人力。在采取新措施之后,新加坡港务集团称,每周可处理的集装箱数量将从77万个标准箱增加到82万个。

标普全球的最新报告显示,亚洲主要港口,特别是新加坡的拥堵,也导致了集装箱航运价格的上涨。

罕见!高峰期超48万个集装箱等待,这一重要港口“大堵船”!全球航运价格集体飙升,都是这片海域“惹的祸”(视频/组图) - 2

截至5月30日的数据显示,目前亚洲到欧洲航线的运费达到了每40英尺集装箱6200美元,而亚洲到北美西海岸的运费也攀升至了6100美元。

现在全球供应链面临几大不确定因素,包括红海的地缘政治危机,全球各地的极端天气频发也会造成航运延误,此外,还有罢工的风险。标普全球的报告指出,加拿大海关边境工作人员可能会在六月罢工,此外,在美国的东海岸和墨西哥湾港口,今年秋天合同到期后,也可能会出现工人罢工的情况。

罕见!高峰期超48万个集装箱等待,这一重要港口“大堵船”!全球航运价格集体飙升,都是这片海域“惹的祸”(视频/组图) - 3

据上海证券报,上海航运交易所6月3日公布数据,上海出口集装箱结算运价指数(SCFIS)欧洲航线与美西航线双双上涨,且均创出今年以来新高:

欧洲航线指数最新报3798.68点,环比上周上涨12.8%,近一个月(即近四周)累计涨幅72%;

美西航线指数最新报3240.51点,环比上周上涨5.1%,近一个月累计涨幅77%。

罕见!高峰期超48万个集装箱等待,这一重要港口“大堵船”!全球航运价格集体飙升,都是这片海域“惹的祸”(视频/组图) - 4SCFIS指数走势

中信建投证券交运首席分析师韩军近日发布报告称,要“重视集运行业大机会”。他的主要观点如下:

1.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秩序重塑,竞争与合作并存。世界逐步进入一个去美元化时代,大宗商品等资源品开始充当信用货币时代的一般等价物。

2.中国制造业出海是从全球超级工厂逐步转向全球分布式工厂的过程。运输从直线运输变为曲线运输,增加了大量的中间品运输并拉长了航线运距。

3.全球增长动力的反转,可能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始。欧美不再是全球经济增长的拉动项,反而是拖累项,现在必须要转向以新兴经济体为核心变量的分析框架。

4.警惕资源品与航运业上行风险。供应链重构是趋势变量,而红海危机是脉冲变量。建议重视集运行业大机会。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2)
陳超駿_DAWSON
陳超駿_DAWSON 13天前 回复
太堵了
飘飘芸朵
飘飘芸朵 13天前 回复
这全球化太乱了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