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18日 10.0°C-14.8°C
澳元 : 人民币=4.81
珀斯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驻珀斯总领事龙定斌发表署名文章 《坚决反对以“产能过剩”之名损害经济全球化》(图)

7天前 来源: 中国驻珀斯总领馆 评论1条

2024年6月10日,驻珀斯总领事龙定斌在澳共《卫报》发表署名文章《坚决反对以“产能过剩”之名损害经济全球化》,指出部分国家炒作中国新能源产品“产能过剩”毫无道理,不过是精心炮制的话题陷阱,试图以此推行单边主义、实施贸易保护,势必严重损害世界经济和贸易增长,拖累全球绿色转型步伐。号召以市场眼光和全球视野,从经济规律出发,客观、理性、全面看待全球新能源产业发展,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促进产业合作、实现互利共赢,携手推动全球绿色发展。全文如下:

驻珀斯总领事龙定斌发表署名文章 《坚决反对以“产能过剩”之名损害经济全球化》(图) - 1

一段时间以来,部分国家频频指责中国新能源产品“产能过剩”。这种炒作毫无道理,不过是精心炮制的话题陷阱,试图以此推行单边主义、实施贸易保护,势必严重损害世界经济和贸易增长,拖累全球绿色转型步伐,中方坚决反对。我们应以市场眼光和全球视野,从经济规律出发,客观辩证看待产能问题。

从市场眼光看,产能是否过剩取决于供需关系。有观点认为,中国新能源产品产能规模已超过全球市场需求,世界其他国家根本无法吸收这些产能。事实上,据国际能源署(IEA)测算,203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需求量将达4500万辆,是2023年全球销量的3倍多,是2023年中国产量的近5倍;2030年全球动力电池需求量将达3500GWh,是2023年全球出货量的4倍多,是2023年中国产量的5倍多;据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测算,为实现巴黎气候协定目标,2030年全球光伏累计装机量需超过5400GW,是2023年全球累计装机量的近4倍,是2023年中国累计装机量的约9倍。当前新能源产品的全球产能还不能满足未来市场需求,中国的新能源产品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绿色低碳转型作出了巨大贡献。

从全球视野看,产能合作就是要发挥比较优势。有观点认为,中国新能源产品“过剩产能”在国内难以消化,只能以低价向全世界销售。事实上,各国依据要素禀赋、发展路径等形成不同产业领域的比较优势,相关产品通过跨国贸易互通有无,是国际经济分工合作的现实。2023年,西澳州出口铁矿石占全球的39%,其中大约85%出口中国,双方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为全球经济增长作出巨大贡献。美国高端芯片80%用于出口,是全球最大液化天然气出口国,也并未受到“过剩产能”指责。从外销占比看,当前中国新能源产品主要满足国内需求,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仅占总产量的12.5%。

从经济规律看,比较优势是中国企业自身持续努力的结果。有观点认为,中国新能源产品的产能优势和价格优势是中国政府大规模补贴的结果。事实上,中国新能源产品的优势是在市场机制作用下,依托庞大国内市场和完备产业体系,通过市场充分竞争和技术迭代创新而形成的。同时也要看到,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和经济绿色转型,是国际社会的一致倡议和共同实践,世界各国都通过各种方式鼓励和支持相关产业发展。有些国家更是通过立法对新能源产业提供大量补贴,如美国《基础设施和就业法案》安排75亿美元资金支持汽车充电设施建设,《通胀削减法案》规定对最终在北美组装的电动汽车提供每辆最多7500美元的税收抵免。

历史和现实都已经证明,大肆推行贸易保护主义不仅有损于世界经济和贸易增长,对推行保护主义的国家自身也是弊大于利。

一是不利于世界贸易增长和经济恢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2024年世界经济将增长3.2%,明显低于2000—2019年平均3.8%的水平;近期世贸组织(WTO)将今年全球贸易量增速预测从3.3%调降至2.6%。在此背景下,以“产能过剩”为借口将经贸问题泛政治化、泛安全化,既无助于解决其自身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也将进一步拖累全球贸易增长和世界经济恢复。

二是拖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推进绿色低碳转型的进程。2023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量达到5.1亿千瓦,其中中国的贡献就超过一半;中国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绿色能源项目合作,有效解决用电难、用电贵等问题,也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绿色低碳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那种一方面口口声声把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为自身的“崇高使命”,另一方面又以“产能过剩”为由采取保护主义措施,打压别国新能源产业发展,限制别国新能源产品出口的行径令人不齿,也是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努力的严重损害。

三是导致全球要素资源供需错配,进一步增加有关国家国内物价压力、延缓降通胀进程。穆迪公司报告显示,美国对中国产品大幅加征关税,而美国进口商承担了自中国进口产品加征关税成本的90%以上。现在,有的国家又试图以“产能过剩”为名对别国新能源产业构建贸易壁垒,也很可能再次伤害其国内企业利益和民众福祉。

当今时代,各国已经成为相互依存、彼此融合的命运共同体,开放包容、合作共赢是唯一正确选择,经济全球化是大势所趋。中方希望有关国家客观、理性、全面看待全球新能源市场的需求和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促进产业合作、实现互利共赢,携手推动全球绿色发展。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1)
随遇而安的人
随遇而安的人 6天前 回复
我们过去任劳任怨勤恳组织中国制造产品出口…外汇必须结汇率给国家…一般打着改革开放的一带一路给私营单位乱投资拿回扣…就像有的进口大量的石油天然气一帮白猫黑猫的子孙们拿了25%以上的沙特科威特等开出去信用证的回扣?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