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28日 14.9°C-17.2°C
澳元 : 人民币=4.83
珀斯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斯坦福博士考乡镇公务员,中产逃离国际学校,海淀妈妈放弃鸡娃……“反卷时代”来了?(组图)

4天前 来源: 智谷趋势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意外的事情,接二连三地发生。

6月16日晚,安徽宿州市发布了2024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拟录用人员公示(第二批),一位斯坦福大学的博士毕业生——苏朕赫然出现在名单上,多少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其拟录取岗位还只是:灵璧县乡镇机关基层事务管理职位

斯坦福博士考乡镇公务员,中产逃离国际学校,海淀妈妈放弃鸡娃……“反卷时代”来了?(组图) - 1

图源:澎湃新闻

高学历人才的“就业下沉”现象,居然已经蔓延到常青藤名校博士身上了吗?从更大的跨度去观察,更多意外的现象跃入视野:

为什么研究生的就业率,比本科生更难?为什么中产家庭,正在逃离国际学校?为什么连海淀妈妈,也开始放弃鸡娃……

这一系列的连锁反应的背后,是时代的潮水正在转向了。

斯坦福博士考乡镇公务员,中产逃离国际学校,海淀妈妈放弃鸡娃……“反卷时代”来了?(组图) - 2

斯坦福大学博士苏朕,从小到大都是“别人家的孩子”,甚至被初高中校友称为“学神一样的存在”。

他报考一个乡镇公务员的岗位,让所有人都觉得极为意外,也引发热议。

斯坦福博士考乡镇公务员,中产逃离国际学校,海淀妈妈放弃鸡娃……“反卷时代”来了?(组图) - 3

澎湃新闻记者了解到,他高考系全县理科第二,本科就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期间曾获郭沫若奖学金。

中科大的郭奖啊,那意味着每个班四年成绩加权的第一名才能获得,堪称是该校本科生的“最高荣誉”,凤毛麟角般的存在。

跟苏朕接触过的校友们,认为他的聪明、努力和勤奋,其实非常适合做科研,未来毫无疑问是一片光明的。

一路“大神”荣耀过来的苏朕,却选择了考取连大专生都有机会上岸的皖北乡镇公务员。消息一出,引起巨大的争议。

网上立刻传来各种声音,有对“大材小用”的惋惜,也有人认为这似乎又是“教育无用论”的一个佐证。

“跟着大佬做有针对性的研究,不好吗?”

“很多大专学历做了乡镇的公务员,对比落差还是太大了。”

“为教育无用论,学习无用论添砖加瓦。”

斯坦福博士考乡镇公务员,为什么会引起网友强烈的情绪共鸣?

一方面,像苏朕这样的海归博士报考乡镇公务员,似乎并非出于个人长远职业规划,反而透露出高学历人才对出路的彷徨,也折射出当前的就业窘境。

找工作不容易,对高学历人才也同样如此,高校和科研机构岗位饱和,企业更偏重于应用型人才等,让很多博士、硕士毕业生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

根据经济观察报,一份针对2024届毕业生就业调研的报告显示,今年普本院校的硕博毕业生offer获得率为33.2%,较去年下降17个百分点,同时也低于普本院校本科毕业生的offer获得率43.9%。

“研究生就业难于本科生”,话题一度冲上了热搜。

尽管就业的期望、需求有所不同,但这一数据还是引起了网友热议,让“学历是否贬值”的问题再次被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

有位国企下属的中型水务公司总经理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宁花5000元/月招本科生、不花7000元/月招研究生”,因为吃财政饭的企业预算紧张,招应届生是为了完成被安排的容纳就业指标。本科生就够了,而且更稳定。

这两年,名校、高学历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也屡屡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

2019年,北大法学硕士张根辞去白领工作,当了4个月的“外卖小哥”,自白长文刷了屏;

2022年,北京大学原子核物理学的博士王梦真,考上了北京朝阳区酒仙桥街道的城管执法岗公务员,引起网友一片哗然;

2022年,广东某山区县引进人才,居然引来31名博士、700多名硕士报名,其中就有哈佛大学天体物理专业博士、清华大学工商管理博士;

2023年,复旦附中招聘一名卫生保健员,层层筛选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博士卢某入选;

2024年,广州市民政局招聘事业单位遗体火化工一职,引来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毕业生,甚至香港中文大学硕士争夺……

孔乙己的长衫碎了一地,满目都是现实无情的铁拳。

高学历者的出路,在这一个个真实案例的背后,显然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另一方面,小镇青年们也感叹,怎么连县里的公务员岗位,也引来这么多“大神”出手?职场空间进一步被挤压。

根据LinkedIn发布的《2024中国留学生归国就业趋势报告》,选择回国求职的留学生比例高达84%!

斯坦福博士考乡镇公务员,中产逃离国际学校,海淀妈妈放弃鸡娃……“反卷时代”来了?(组图) - 4

图源:Leo观职场

这些海归硕士、博士们的选择,很重要的一条路径就是:

考公。

猎聘发布的《2023海外留学人才就业发展报告》显示,高达17.73%的海外留学生毕业规划的首选是考公。可见,斯坦福博士苏朕的“同道中人”不在少数。

当然,对哈佛、斯坦福、北大、清华的博士们来说,基层公务员可能只是他们的备选之一。

他们未必会长期待在基层,甚至其中有人可能志存高远。

但越来越多名校博士纷纷投奔基层岗位的现实,依然是这个时代的一个重要注脚:

学历本身的含金量,越来越低了。

斯坦福博士考乡镇公务员,中产逃离国际学校,海淀妈妈放弃鸡娃……“反卷时代”来了?(组图) - 5

与硕博高材生“下沉”就业相呼应的是,另一边,长长的中产队伍里,也开始出现不寻常的现象:

中产的孩子们,开始逃离国际学校。

在过去十多年里,中国刮起了一股留学热潮,导致国际学校在国内的热度也持续上升。“快乐教育”、“国际路线”是这种选择的标签。

那时将孩子送去国际学校读书,确实成为许多中产家庭的教育选择。

但今天,情况变了。国际学校成了网友们调侃的“中产返贫三件套”之一:

房贷上千万

配偶不上班

孩子读国际学校

正如上文中所提及的数据:

当超过80%的留学生最终依然要回国求职,甚至很多人不得不去“卷”考公上岸的时候,再让孩子读国际学校,是不是得再掂量掂量?

然而随着留学生数量越来越多,他们很难再像以前一样,毕业就轻松获得优越的岗位,反而还要承担可能会令“中产返贫”的高昂学费。

性价比大打折扣后,中产将孩子送去国际学校读书的需求,自然也就越来越少,甚至还出现了逃离国际学校的趋势。

根据国际学校服务机构“新学说”的数据,近三年来,中国新增国际学校的数量开始逐步放缓:

2021年43所

2022年37所

2023年13所

实际上,由于大量亚洲面孔的涌入,今天的国际学校也变得“卷”了,根本就不缺“卷王”。

根据一位中产妈妈的亲身经历,国际学校开始卷的时间远远早于公立学校,而且卷的范围也更广。

除了完成学校课程作业这最基本的起点,中产家长们还会争先恐后地私下偷偷给孩子“加餐”补习,什么英语、画画、游泳、奥数……在各种补习班的加塞下,有时候甚至就连午休时间也占用掉。

在国际学校,虽然没有传统意义上的考试,成绩不是唯一的评判标准,也不会设立排名,但这并不意味着不卷。

一位国际学校老师说,“如果只是跟着老师的节奏,跟不上就等于差等生,跟得上就等于中等生,跑在老师前面才是优等生。”

你品,你细品。

“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道理,在国际学校同样适用。而逃离国际学校,更像是中产在现实面前的妥协。

在躺和卷之间,越来越多的中产家庭,既不想用力卷,但躺也躺不平。

斯坦福博士考乡镇公务员,中产逃离国际学校,海淀妈妈放弃鸡娃……“反卷时代”来了?(组图) - 6

另一个标志性的变化是,就连“鸡娃”最拼的海淀妈妈们,也“想开了”。

这些中国最“卷”的家长们,开始放弃“鸡娃”。

前些年,在教育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全国教育看北京,北京教育看海淀。

北京海淀,就是中国教育界耶路撒冷般的存在。这里有着全国闻名的重点小学,以及数量繁多、师资优质的补习机构。为了孩子能够“赢在起跑线上”,北京父母挤破头也想住进这里。

久而久之,“海淀妈妈”也成了鸡娃的代名词。

不过,这两年风向似乎逐渐变了,网上出现了越来越多关于“海淀妈妈养出‘学渣儿子’”、“海淀妈妈不想鸡娃”的话题。

如果说,妈妈可以大致分为三种:鸡娃的、半佛半鸡的、全佛的。

那么海淀妈妈正在从“全力鸡娃”,转向“半佛半鸡”的状态,或者说是在躺平和鸡娃之间,不停地做仰卧起坐。

政策的风向也在变,不再鼓励大家“鸡娃”,而是更加注重公平、均衡。

今年4月23日,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发布了《关于2024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的意见》,其中就强调“严禁以考试成绩作招生依据”。

斯坦福博士考乡镇公务员,中产逃离国际学校,海淀妈妈放弃鸡娃……“反卷时代”来了?(组图) - 7

图源:北京市人民政府网

今年小升初不看简历了,有学校为了响应政策,甚至在校门口放了碎纸机。许多海淀妈妈,也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为了攒简历进好学校而拼命给孩子报补习班、兴趣班,到最后可能只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究竟还有没有必要,让孩子学那么多?

很多妈妈都产生了问号,“鸡娃”的方向,也逐渐转向孩子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甚至“逃离”海淀。

这类故事越来越多:

——有个海淀女孩,拒绝再做“海淀妈妈”,不希望后代走像她一样的路,决定从学区公寓搬到郊外的洋房。

——有个全家清北MIT的海淀妈妈,在反思名校的意义后,决定带儿子逃离“宇宙鸡娃中心”海淀。

——甚至还有一部分的海淀妈妈,宁可选择依靠买保单给孩子打造终身“铁饭碗”,也不鸡娃了。

为什么呢?

有人一语道破天机:“我们这种长大后的90后的‘鸡娃’,就算早已在能力上超越了父母,但还是无法从财富和成就上超越我们的60后爹妈”。

时代已经变了!

再用过去的尺子,来衡量今天的求学之路,无异于刻舟求剑。

斯坦福博士考乡镇公务员,中产逃离国际学校,海淀妈妈放弃鸡娃……“反卷时代”来了?(组图) - 8

种种变化表明,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正在发生,时代的潮水正在转向。

教育最终还是要回归本质。让花成花,让树成树,让每个人充分自由地生长,发挥天赋。

就像火遍全网的中专女生姜萍的故事,她凭借勤奋和天赋,加之伯乐的引导,同样能够在数学领域散发光芒。

在“反卷时代”到来的时候,如何找到幸福的钥匙?

或许,我们都需要以更加多元化、个性化的目光,接受人生的多种可能。

中产必须要调整预期了。楼市救市、地缘关系、整个社会的变化,都影响我们每一个人的决策。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