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中国房市低迷多地基建项目搁置,柳州铁路桥工程成古迹(组图)
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地方政府因依赖房地产收入而面临财政困境,导致许多基础建设工程被迫搁置。据《日经中文网》近日报道,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的情况尤为严重,当地铁路桥工程搁置多年,甚至被称「古迹」。
报道指,在柳州市的市区公园观景台,远眺主干道上的铁路桥,桥墩整齐排列,但关键的铁轨却遥不可及。附近居民抱怨这项工程已搁置多年,变得毫无用处,甚至成为「古迹」。
这条全长45公里的铁路工程自2016年开工,原定于今年运营,总工程费用预计达126亿元(人民币.下同),但由于柳州市预算不足,工程于2021年停工,仅留下桥墩和车站。
与广西相邻的贵州省同样面临财政困难,公共项目进展缓慢。在省会贵阳市,一条原定于2021年竣工的主干道至今仅完成一半,路面多处剥落,杂草丛生,水坑随处可见。这条环城高速的建设费用预计为52亿元,由于材料价格上涨,工期不断延误,加上房地产泡沫破裂,地方政府无法再筹集额外资金。
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地方政府因依赖房地产收入而面临财政困境。(视觉中国)
中国房地产市场在近年陷入低迷,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出售收入减半。地方政府过去为基础设施开发而发行的「隐性债务」偿还负担加重,未完成的公共项目日益增多,财政压力持续加大。
尽管如此,中央政府仍要求地方政府加速公共项目,以支撑经济增长。地方政府被鼓励发行地方债,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贵阳市在2023年新发行79亿元的基础设施债券,用于61个工程开发,包括大坝和医院等项目。其中还有为节能企业开发、集办公和居住于一体的综合开发区。然而,尽管工人在飘雪中仍加紧施工,但截至今年1月初,仍无企业计划入驻。当地居民对此则反应冷淡,35岁的士司机雷先生表示,与其借钱建设新项目,不如先把现有的道路铺好,这样能提高收入。
报道进一步称,在负债的情况下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民众却未感受到经济复苏的迹象。随著国有土地使用权出售收入的减少,地方政府面临的将是未来的偿还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