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潜是最危险的潜水!”女子春节在泰国被宣布脑死亡,多位网友讲述惊险经历(组图)
2月5日,一女游客在泰国普吉岛浮潜时溺水,被医生确诊脑死亡。女游客姐姐通过橙柿互动发声后,有更多橙友站出来发声。
橙友“春天的早晨”:我同学也是这么走的!
橙友“观湖”:在马来浮潜喝过几口水,后怕得很。导游不会仔细讲解,都是游客自己瞎玩。
橙友“华宫Claude”:又有多少人知道,浮潜其实是一个考证项目是一个课程,每年潜水事故死亡率最高的是浮潜而不是深潜,因为大部分人不懂浮潜的知识。
橙柿互动注意到,因浮潜造成的溺水甚至死亡悲剧,几乎每年都有——
2024年1月5日,泰国攀牙府斯米兰群岛国家公园海域发生一起溺水事故。一名中国游客浮潜溺亡,初步诊断肺部吸入大量海水窒息失去意识不幸去世。
2024年2月16日,海南万宁加井岛一名女游客溺亡。事故调查组认为,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是:女游客在浮潜游玩过程中发生溺水导致死亡。
2024年10月,一对情侣到马尔代夫度假,参加民宿老板组织的浮潜活动。20分钟后,这对情侣在水中失散。再见时,男子已不幸身亡。女友说男友是家中独子,不会游泳。
2025年1月,一名中国公民在夏威夷浮潜时溺水死亡。
有资深海岛玩家透露:仅仅2023年就有超10名中国游客在马尔代夫浮潜溺亡,“根据我从各个酒店掌握的信息来看,多数消息没能曝出来,基本多数度假村都出现过浮潜安全事故。”
很多亲历者讲述浮潜惊险遭遇
有资深潜水教练告诉橙柿互动记者:浮潜看起来风险不高,事实上死亡率比深潜高。
关于浮潜的惊险,很多网友声称遭遇过。
“我妈朋友家女儿上周在马尔代夫浮潜遇难了,才33,儿子也就3岁就没妈妈了。”
“10年前我浮潜就差点溺死在泰国,我平常游泳馆一周至少去三次,每次游一小时3000米,海里真的不一样。”
一名网友称自己是国家游泳一级运动员,在日本冲绳体验浮潜遇险——
海水10米深,抬头一看几乎看不到水面,整个人就慌了,一不小心用鼻子呼吸,开始呛水!
好在心里素质还好,赶紧缓住然后均匀呼吸。不敢想象!不会游泳的普通人,那种情况要咋办?教练完全没有注意到,等我需要他帮助的时候,已经晚了……
有女游客讲述了在马尔代夫的惊险浮潜历程:不会游泳,穿了救生衣,只在防浪堤内漂,在水面看珊瑚和小鱼。
看起来一点危险没有,结果浮潜面罩没戴好进水了,一着急人就乱套了,站不起来也平衡不住,半个脑袋泡水里,面罩里全是水!一边扑腾一边叫唤,终于被远处的老公发现给拉了起来……
今年春节,一名游客在马尔代夫康杜玛浮潜时遇险,被一对情侣救上来。
他后来讲述,“我在岸边浮潜也会这么危险!感觉没几十秒,我的呼吸管进水,看到深海有点害怕,呼吸管还是不断进水,突然就游不动了,海浪还在把我推向更远处的深海……幸好有对情侣看到了,并且马上来救了我。”
这名游客说,大海很美,但是一定要小心再小心,永远永远不要放松警惕,生命只有一次。
一名潜水者形容:不会游泳去浮潜,真的容易死,“漂在水面上,和保持口鼻漂在水面上是两个概念。”
业内人士:浮潜是最危险的潜水方式
价格内卷混乱、游客认知不足
所谓浮潜,就是人们佩戴防水面镜、呼吸管,穿救生衣在水面漂浮,面部埋在水下,观察海洋景观。
在普通人的认知里,浮潜不要求考证、不需要游泳技能,也不需要复杂设备,看上去没有门槛,连儿童都能参与。
但专业人士指出:浮潜不仅是漂浮在水面的活动,它包含了漂浮、下潜、上升、排水、换气、呼吸、自救与器材选择使用等等的技巧串连。
除了个人的运动神经的协调外,更需要一个教练和一系列课程的教育和练习,并且许多技巧的练习都先要考量到危险的状况。
赵先生(AAA专业潜水赵师傅)是海南一名资深的潜水教练,他告诉橙柿记者,浮潜才是最危险的潜水方式。
“最危险”的原因,玩的人数最多,门槛最低,且大多数体验者未经专业培训。
其他类型的潜水,严格意义上讲危险程度更高,但大多数参与者经过专业的训练,门槛更高一点,反而出事的概率会低。
每年夏天,都能看到因浮潜溺亡的事件。
根本原因,是大众的错误认知:浮潜不需要经过专业培训,甚至都不需要会游泳,穿了救生衣就安全。
另外,赵教练分析了目前浮潜市场的行业现状:市场价格比较内卷和混乱。
“比如说,你去海边城市浮潜,便宜的可能一两百块钱,贵的也就三四百块钱。但是,浮潜本质上讲,也属于潜水类型的一种,只不过它是不需要真正潜下去,是漂在水面上。但是这种看起来门槛比较低、比较简单容易操作的潜水方式,让很多不会游泳的人、甚至根本没有下过海的游客,都敢去报名参加浮潜。
“很多人认为,鼓着肚皮浮在水面、穿上救生衣就安全了,这是很深的误区。你一旦在海里面,尤其像海南,海水并不是一年四季都很平静。一个浪一个浪打过来后,很容易让面镜和口鼻进水,一紧张一慌张就容易溺水。
“我们潜水有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叫潜伴原则,就是一对一的潜水。一定要搭配一个同样会潜水的人一起下水,这样互相看护,你看护我,我看护你。出现了紧急情况,可以互相照应。
但是目前的浮潜,市场价格混乱,不足以支撑一个教练针对一个学员的服务。现实情况是,一个教练可能要应对十多个学员或游客,风险自然很大。“
看似愉悦轻松的浮潜为何这么多溺亡事故?
专业教练:坚决不能独自下水
赵教练说,目前,浮潜活动是体验人数最多的潜水方式,几乎每个海边景区都会有类似游乐项目。
他警告说,不会游泳的人,坚决不要进行任何形式的潜水,包括浮潜。
这次被医生宣布脑死亡的女游客,在泰国普吉岛浮潜时,究竟遭遇了什么?
橙柿记者采访了另一位专业潜水教练。
PADI/SSI双系美人鱼教练张宇(几米水蓝教潜水),爱人是AIDA自由潜大师级教练,夫妻俩在潜水运动上有多年专业经验。
张宇教练分析,一般的浮潜事故,是BO(blackout)没有被人及时发现救援,导致死亡。
BO,也叫黑视症,即浅水晕厥。就是一种低氧状态下,大脑为更好的自我保护,像把身体关机一样,导致人昏迷。这时候就需要身边有人救援,用吹、拍、喊,来唤醒潜伴。所以潜伴制度很重要,永远不能独潜。
浮潜溺水还有一种可能,就是频频低头看,呼吸管进水,水吸到肺里导致呛水。人惊慌失措后再导致BO。
推测一下这名女游客当时可能遇到的场景——
户外环境,有浪有流,一个浪头打来,打进呼吸管里,人呛水了。她当时很慌也很懵,呼吸管进水,就不能呼吸。
因为没受过专业训练,在很慌的情况下,会非常耗氧,很快就会进入低氧状态,这个危急时候,身边如果没有教练或同伴发现,就非常危险。
面对那么美的大海,很多人想跃跃欲试。浮潜也属于潜水的一种,但它必须需要经过专业训练的。比如,很多海边景区宣传:不会游泳,付钱就可以浮潜。这个肯定是不行的。
应该向游客宣传的是:浮潜之前,一定要做专业的训练,一定要会游泳。
张宇教练说,浮潜描述起来看似简单、愉悦轻松,但是实际操作中,很多人根本就不会,不会游泳的人浮潜时遇到危险,脑子会一片空白。
张宇教练说,还有,有些网文攻略里经常讲:尽量不要一个人潜。千万不要这样说哦!潜水圈里的铁律规则是:坚决不能独潜,安全永远第一。
见过很多不会游泳去玩浮潜,当然有些人侥幸是安全的,但这是拿自己的命去赌博。
只有在安全的大前提下,才可以充分享受到潜水的乐趣。
“永远不要独自潜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