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30日 13.1°C-15.7°C
澳元 : 人民币=4.86
珀斯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为什么秦始皇陵能历经两千多年却一直没有被盗?

2017-04-07 来源: 夜读史书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自古以来,皇帝的陵寝就是盗墓贼们关注的焦点。而盗墓贼的身份也不一,上至王侯将相,下至流贼鼠辈。正因如此,才有了“十墓九空”的说法。事实上,“十墓九空”的表述已经算是很保守了。真实情况是,从秦朝到宋朝,一千多年的时间里,没有被盗过的帝陵只有两座,其中有一座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的陵寝——秦始皇陵。

为什么秦始皇陵能历经两千多年却一直没有被盗? - 1

秦始皇陵能历经两千多年却一直没有被盗,并非是后人尊敬秦始皇,而是秦始皇陵的防盗工作实在是太牛了。

历史上对秦始皇陵有觊觎之心的人绝不在少数,这一点从秦始皇陵周边的许多盗洞就可以看出。而在这些打秦始皇陵主意的人中,最出名的恐怕就要算西楚霸王项羽了。

当时项羽占领了咸阳后,动用了30万大军来挖秦始皇陵,但挖了很多天却始终未能找到墓道(即入口)。后来也不知道什么原因,项羽停止了继续挖掘,但是却没放过秦始皇陵的地面建筑以及那些被挖到的陪葬坑中的财物。在对陵区进行大肆破坏和掠夺之后,项羽还下令放火烧掉秦始皇陵。如今考古专家还可以在陵区内发现大量大火焚烧过的痕迹。

为什么秦始皇陵能历经两千多年却一直没有被盗? - 2

自项羽盗墓未果之后,历朝历代还有许多“摸金校尉”都打着秦始皇陵的主意。不过,却从来没有谁得手过。秦始皇陵地宫距地表大约35米,而秦陵周围的盗洞最深的也不过15米左右,远未挖到接近地宫的位置。

考古队曾经用洛阳铲勘测封土堆下土壤结构,发现五花土(新填埋的土和旧土层在颜色上有区别)并没有扰动的痕迹。说明自始皇帝下葬起,就没有人挖掘过始皇陵地宫,破坏封土堆。

据考古专家研究得出的结论,秦陵地宫外围有一圈很厚的细夯土墙,即所谓的宫墙。宫墙东西长约168米,南北141米,南墙宽16米,北墙宽22米。当时在修建宫墙时,施工人员会站在远处用弓箭射墙,若箭能插进墙体,修好的宫墙必须推倒重建。

除了这层非常厚实的宫墙外,地宫中还有一层以铜浇筑的墙作为保护,既可以防止盗墓贼进入地宫,同时也有效的防止了地下水渗入。“铜墙铁壁”这个成语用在秦始皇陵地宫中,那真是再合适不过。

为什么秦始皇陵能历经两千多年却一直没有被盗? - 3

对于皇陵的地宫而言,墓道的位置至关重要。地宫墓道只有两条(东边一条,西边一条,走向一致呈一条横线),墓道内又有三道厚厚的石门(内羡门、中羡门、外羡门),以古代的科技水平,除非是动用大型攻城设备,否则即便是找到了墓道也无法打开里面的石门。

《史记》中还记载了秦始皇陵地宫中遍布着各种暗器机关和“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关于暗器机关的说法,因为目前无法考证,所以这里就不作详细探讨。但地宫中的水银河却是真实存在的。

考古队曾通过现代科技手段探测发现,地宫中存在着明显的汞异常,而且汞的分布与当时的大秦帝国版图分布惊人的相同。这也验证了司马迁在《史记》中的记载。

地宫中遍布的水银,一方面满足了秦始皇希望在死后仍能继续统治四海九州的梦想,另一方面也很有效的保护了地宫。因为水银是有毒的,大量水银长期暴露在外会逐渐蒸发,形成剧毒气体。一旦有不速之客进入地宫,恐怕是无法活着出去的。

为什么秦始皇陵能历经两千多年却一直没有被盗? - 4

正是因为有了上述原因,才使得秦始皇陵虽历经两千多年,但地宫却可以一直安然无恙。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email protected]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