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02日 14.4°C-18.1°C
澳元 : 人民币=4.83
珀斯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魏延俨然成了蜀汉的柱石,为何最后却死于谋反之罪?

2021-07-12 来源: 趣历史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魏延,字文长,初以部曲随刘备入蜀作战,后因数有战功被任命为牙门将军,刘备攻下汉中后又将其破格提拔为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镇守汉中,成为独当一方的大将。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汉中地理位置及其关键,而且有长期对峙的态势,需要有勇有谋的将领,这也是刘备选择由魏延镇守此地的原因。刘备称帝建立蜀汉后,魏延进封为镇北将军,依然镇守汉中。在小说《三国演义》里,说到魏延投诚于刘备时,当时身为军师的诸葛亮就说魏延脑后有反骨,此人决不可用,让刘备杀掉他。但小说始终是小说,史书中没有丝毫记载这样的情节,从刘备让其镇守战略要地汉中十余年的决定中可以看出,他对魏延始终是十分信任的。但魏延的性格特点也为他之后身首异处悲惨结局提早埋下了伏笔。《三国志》中记载:“延既善养士卒,勇猛过人,又性矜高,当时皆避下之。”“魏延以勇略任,并咸贵重。览其举措,迹其规矩,招祸取咎,无不自己也。说的就是魏延作战勇猛过人又得士卒拥戴,独挡一面又位高权重,但为人高傲自大脾气不好,与蜀汉的同事们关系并不怎么好。这种性格或许是天生的,但很容易得罪人,估计和他结仇结怨的也不在少数,时任参军的杨仪就是其中一个,他看不起魏延这样的人。

魏延俨然成了蜀汉的柱石,为何最后却死于谋反之罪? - 1

建兴五年(227年),诸葛亮为预备北伐,进驻汉中,升魏延为丞相司马、凉州刺史。魏延自此屡次随诸葛亮北伐,功绩显著,期间魏延多次请诸葛亮给他统领一万兵,另走一路攻关中,最后与诸葛亮会师于潼关(即以精兵出子午谷快速攻下长安),如同韩信的例子,但诸葛亮一直不许,魏延因而认为自己无法完全发挥才能,心怀不满。而杨仪此时被提拔为长史,加绥军将军,负责大军的行军事宜和筹措粮草(杨仪的性格也是骄傲自负,心眼小)。杨仪不屑魏延,与他势成水火,甚至有数次魏延拿刀作势要杀杨仪,这两人之间的仇恨可谓是日盛一日,诸葛亮和费祎也常为二人调解,皆不听。在数次北伐中,魏延战功卓著,曾大败魏将郭淮、张郃,以功升任前军师、征西大将军,而且授予假节,进封为南郑侯。

魏延俨然成了蜀汉的柱石,为何最后却死于谋反之罪? - 2

在彼时蜀汉无大将的局面下,魏延俨然成了蜀军的柱石,再加上高官显爵,其志愈骄。建兴十二年(234年)八月,诸葛亮病死于五丈原。大军都随杨仪徐徐退回,令魏延断后。此时身为先锋的魏延却大怒道:”丞相虽然身亡,还有我呢,怎么能因一个人的死而荒废天下大事呢? 再说,我魏延是何人,怎么能受杨仪摆布,做断后的将领呢?”就这样两人都互相上表刘禅说对方谋反,一时难辨真假。而朝中的董允、蒋琬等朝臣都更相信杨仪,蜀军之中王平等将领也坚决拥护军师的左右手杨仪而率军退回,魏延众军皆散。魏延一看大事不妙,与其子数人逃亡,但被马岱率军追上,斩杀。杨仪用脚踏着魏延的头颅骂道:“庸奴!你还能再作恶么?”以谋反之罪诛灭魏延三族。魏延死后仅仅一年,杨仪就因怨望于上而获罪,被废为平民并流放汉嘉,到了流放地,这哥们依然改不了嘴碎的毛病,再次上书诽谤朝廷,最后被逼自杀而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email protected]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