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30日 13.1°C-15.7°C
澳元 : 人民币=4.86
珀斯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7岁前有这些“假节俭”行为,长大很难有出息,家长别再引以为傲

2021-11-21 来源: 搜狐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本文编辑 旋妮

审稿主任 探长

(共1563字,阅读时间约4分钟)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勤俭节约并不等同于抠门,有不少人美名其曰自己是节俭会过日子的人,但实则却是“假节俭”的行为。

引言

现在不少人将节俭曲解化了,理直气壮的将自己的抠门说成是勤俭节约的好风气。自己有这种歪门的想法也就算了,最担心的就是一种“假节俭”会影响到自己的下一代,将自己的歪理传承给自己的孩子。

7岁前有这些“假节俭”行为,长大很难有出息,家长别再引以为傲 - 1

如果孩子从小就被灌输一个错误的思想,错误的把抠门当做了节俭,形成一些不好的习惯,那么等他们长大,会让别人觉得他没有出息,从而可能就会影响到他们未来的发展。

7岁前有这些“假节俭”行为,长大很难有出息,家长别再引以为傲 - 2

★案例

同事小王就是一个打着节约的幌子却非常抠门的人,许多同事都不太想和他有过多的接触,认为他的行为让人难以理解,也经常会在背后议论他。

其实他人不错,其他方面都还好,但就是他的抠门让很多人都接受不了。每次大家一块出去玩的时候,他总是主动要跟去蹭吃蹭喝,而且绝对不会主动给大家买什么吃的,更别说结账了。

7岁前有这些“假节俭”行为,长大很难有出息,家长别再引以为傲 - 3

最让大家受不了的是,他自己非常抠门就算了,他居然还引以为傲,将自家的小孩教育的同样抠门。

一次大家一块去公司旁边刚开业的超市买东西,面包区有很多的优惠活动,就看见小王带着孩子直接往免费试吃的地方跑去。他们俩把试吃区的每一样东西都吃了个遍,每一样都说好吃,但是等到导购问他们要不要买一些的时候,他的孩子却直接果断摇头说:“不买,我们要勤俭节约,这个免费的东西能吃还买什么呀,我吃饱再走,才不花钱买呢。”

7岁前有这些“假节俭”行为,长大很难有出息,家长别再引以为傲 - 4

身边的人听到这句话的时候都非常的震惊,这个居然是从一个六岁小女孩嘴里说出来的。而且小王在一旁非常赞同女儿的话,这就让人非常的无语了,如此家教的孩子,未来会有多大的成就呢。

孩子变成怎样的人,很大程度上会和家长有一定的关系,如果发现小孩子很小就有节约意识,那么本应是值得鼓励的,但节约并不是抠门,占小便宜。如果孩子节俭的行为过度,变了味道,那么家长们就要好好的注意了,不要在一旁沾沾自喜,及时引导,避免犯下更大的错误。

7岁前有这些“假节俭”行为,长大很难有出息,家长别再引以为傲 - 5

以下这些“伪节俭”行为,对孩子有很大的负面影响,希望家长可以重视起来。

►爱占小便宜

抠门的人,一般喜欢占一些小便宜,哪怕是一点点,他们都会觉得自己赚到了,非常的开心。

7岁前有这些“假节俭”行为,长大很难有出息,家长别再引以为傲 - 6

一般爱占小便宜的小孩,大部分是由老人带的,由于许多老人小时候日子比较艰苦,所以一路走来省吃俭用,不浪费。但是有部分人就容易形成爱占别人小便宜的习惯,比如说去蹭吃,免费领一些小东西之类的,这就不是节俭了。

俗话说“占小便宜吃大亏”。

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要,不属于自己的也不能抢,如果孩子从小就喜欢占便宜,等到大了以后,和别人打交道了,他的那种爱占小便宜的性子便不会有人愿意和他相处,从而受到周围人的嫌弃和疏远。

7岁前有这些“假节俭”行为,长大很难有出息,家长别再引以为傲 - 7

►变得自私

一般节俭的人,事事为自己着想的成分更大,想要让自己花更少钱,得到更多的东西,别人怎么样都无所谓。

比如别人需要帮忙,自己不舍得付出、发礼物时,自己要拿的最多最好的、自己有的东西,不愿意分享等等。而且还有可能会觉得自己的东西就得自己用,不能给别人,如果有这样的想法,那么社交将会很难。

每个人都有困难的时候,当别人有难处需要自己帮忙时,自己不帮一把,那么自己有困难的时候,别人也很难拔刀相助。那么,自私的人,往往以后的人生之路比较难走。

7岁前有这些“假节俭”行为,长大很难有出息,家长别再引以为傲 - 8

►目光短浅

●一些“抠搜”的人,只顾眼下的利益,很少会往远处看,目光短浅。

他们可能会为了眼下节约一些钱财而错失更多的机会,然而很多的机会往往不是说眼下就能有收益的,而是慢慢的收益越来越大的。

所以,目光短浅,看不到大方向的人,发展的就不会很顺利,走的也不会太长远,往往很难有所作为。

7岁前有这些“假节俭”行为,长大很难有出息,家长别再引以为傲 - 9

辣妈语录:

家长们如果在孩子身上发现了这些异常的“伪节俭”行为,那么一定要及早给孩子更正过来,不要让孩子因为一时的贪图便宜,而形成错误的三观,从而毁了大好未来。

你的身边有这样“伪节俭”行为的人吗?

(图片源自网络)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email protected]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