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29日 11.1°C-13.3°C
澳元 : 人民币=4.85
珀斯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别拍了,穷人没你那么变态

2022-05-30 来源: ZAKER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 普通人 " 在国产剧里消失太多年了。

家境普通的年轻毕业生,住着动辄租金上万的小公寓,天天名牌高奢;破产后身负重债,却仍然住豪华酒店;缺钱到需要兼职洗碗、卖唱,但依然穿不重样的当季新款,谈不食人间烟火的恋爱 ……

一个 " 普通人 " 应有的焦虑、迷茫和勇气,停留在轻飘飘的台词里。

别拍了,穷人没你那么变态 - 1

▲国产剧中无钱无势的小北漂,却住着宽敞的公寓

什么是 " 普通人 "?

他们未必非得吃糠咽菜,未必要为了几斗米折腰,他们未必要像《山海情》那样受制于世代根固的贫瘠,或者如《蜗居》那样在逼仄的生活里任欲望无限膨胀。

他们可以是 " 背灼炎天光 " 的农民,可以是小镇青年,也可以是没有积蓄但却有着青春意气、天不怕地不怕的毕业生。

最常见的,可能是城市街头随处可见的服务从业人员,比如餐厅服务员、柜台小姐,比如酒店看管大门的 " 掌门人 " ——正午阳光新剧《欢迎光临》里的 " 门童 " 张光正(黄轩 饰)。

别拍了,穷人没你那么变态 - 2

▲《欢迎光临》剧照,图为黄轩饰演的 " 门童 " 张光正

张光正的工作日常是点头哈腰、低声下气,常常弯着腰站一整天。他穿着印有厂商品牌的普通白 T 恤,背个土土的斜挎包,住在翻个身就能撞墙的小阳台上。

去年,一部《我在他乡挺好的》细腻、真实地道出了北漂新人的青春困惑,与 " 霸道总裁爱上我 " 或是 " 毫不费力做总监 " 等职场爽剧大大区分开来。

今年的《欢迎光临》接下了 " 平视普通人 " 这一棒。

从前几集的品质来看,剧情体现了对北漂普通人的尊重:没有卖惨,没有打鸡血的奋斗叙事,普通人有普通人的活法,门童也可以有 " 掌门人 " 的活法。

在泛滥的悬浮虚设国产剧图谱里,仅 " 普通人 " 的回归这一点,《欢迎光临》的确算得上一股清流。

但遗憾的是,它仅仅在最初的人设和细节呈现上记住了 " 普通人 ",到了中后期,人物行为逐渐离地,慢慢流于污浊。

生活的半寸阳光

北漂青年张光正,辽宁丹东人,在北京一家国际大酒店当门童,与 " 师傅 " 王牛郎(朱雨辰饰)、考研党陈精典(白宇帆饰)是同事。

别拍了,穷人没你那么变态 - 3

▲王牛郎(左)、张光正(中)和陈精典(右)

相对于其他行业,服务行业或许更多注重一个字:忍。

" 门童 " 不仅是一种服务行业职位,也隐含着边缘、门外人之意。作为服务人员,他们不能在酒店大堂正中央行走,只能贴边走;稍有不慎,就被开奔驰的客人羞辱,只能自己去罚抄员工手册。

别拍了,穷人没你那么变态 - 4

▲张光正被客人辱骂

服务岗位带来的痕迹,还有留在日常言行里、下意识服务他人的惯性。明明是消费者,进入商场却习惯性地给他人开门,打个出租车习惯性为他人挡头,即便是对待同龄朋友,端茶送水等一系列肌肉记忆一气呵成。

北漂不易,但好在三兄弟彼此照应,取乐于生活,没有抱怨和焦虑。人穷,志不穷。

资质最老的王牛郎认为,门童找客人要小费就是要饭的,张光正觉得这话听起来太自我贬低,没什么尊严。

别拍了,穷人没你那么变态 - 5

王牛郎便反驳:" 谁又不是要饭的?你们觉得我们跟客人要饭,那客人住店的钱哪来的,不也是卖命要饭要来的?…… 都一样,人活一辈子,就是吃今天的食,要明天的饭。"

这是 " 普通人 " 的生活学问,是中国底层生活贯穿千百年的学问。从这一点看,导演对生活是有思考和沉淀的:普通人可以有好好生活的志趣,有认真做人的信仰,会不卑不亢地向生活讨要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应得,就像野蛮生长的杂草," 给点阳光就灿烂 "。

对了," 阳光 ",这是前三集颇具诗意的点睛之笔。

三人原本住在长年不见天日的地下员工宿舍,张光正还患上了湿疹。无奈之下,他们出去租了一间一居室,哥仨挤着住。张光只能正睡在狭小的阳台上,刚好够铺一张单人床。但他依然兴致勃勃地把小窝布置得干净整洁,让清晨的阳光能洒进来。

别拍了,穷人没你那么变态 - 6

▲三人决定租下一间充满阳光的一居室

在大城市蜗居过的青年都不难共情:拥有自己的方寸小天地,哪怕只有一张床,一抔阳光,就足以带来安全感。

" 阳光 " 指代更体面的生活,也指代小镇青年对大城市和未来的幻想。

只不过,这绺借光而生的幻想脆弱得要命,随时可能被打破。楼下跳广场舞的大妈每天早上八点准时吵醒张光正,忍无可忍的他恳求大妈们声音小一些,却被要求出示业主证,被里里外外挑刺 " 这里不是你家 "。

别拍了,穷人没你那么变态 - 7

▲张光正与广场舞大妈们争吵

这样苦乐交替的日子,除了看得见的阳光,还需要点精神上的 " 活头 "。哥仨之间彼此陪伴的情谊也许算一样。就像风雨中撑同一把伞,挨在一起,既能遮风挡雨,又能互相取暖。

三个主角有各自的人设特点。师傅王牛郎是底层生活的哲人,虽然没房没车没学历,但在看透生活无数真相后,反而追求活得坦诚、真诚和自在。年纪最小的陈精典,最有文化和抱负,但在一次次考研失败后变得戾气大增,是前期三人团里最不讨喜的人设。

别拍了,穷人没你那么变态 - 8

▲陈精典(白宇帆 饰)

谁都想奔着阳光去生活,但并不是人人都可以轻而易举成为自己生活里的英雄。人都会有惰性,都可能在缓慢的受锤下自卑甚至自暴自弃。

用以对抗堕落的 " 活头 ",再一个,就是爱情了。

看不懂,这爱情

大量国产剧,只要一谈情说爱,就暴露了 " 偶像剧 " 的基因。

角色的生活为爱情服务,从身份到思想都相差十万八千里的个体偏偏擦出火花,偏偏轻易克服了万难,一厢情愿到最后都会变成两情相悦,成就了一场不切实际的爱情幻想。

别拍了,穷人没你那么变态 - 9

▲《欢迎光临》剧照

《欢迎光临》虽然在人设上尽量平视了普通人,但爱情戏依然没能逃脱怪圈。

一见钟情女神郑有恩(白百何饰)后,张光正陷入日思夜想的痴迷中。虽然观众也看不明白这份 " 一见钟情 " 和 " 看脸 " 有何根本区别,但导演并不打算解释,转而用浓墨重彩的喜剧笔力去描摹张光正 " 谄媚式 " 的追爱之路,充满戏剧的浮夸和偏执。

别拍了,穷人没你那么变态 - 10

▲空姐郑有恩(白百何 饰)

为了接近广场舞团队里的女神母亲,张光正坚持日日早起加入跳舞,风雨无阻地对大妈们献殷勤、套近乎;

紧接着," 不管你乐不乐意我都要追 ",他初次见面就试图拉女神的手;甚至把人家姑娘的 X 胸片供起来挂在床头,令人难以理解;

即便女神千万般拒绝、讽刺,但依然分毫不能阻挡他热情似火地往前冲 ……

别拍了,穷人没你那么变态 - 11

▲黄轩饰演的张光正与广场舞大妈们一起跳舞

在不少观众看来,张光正的所作所为,看上去是殷勤,实则已经达到了性骚扰程度。爱情是双方的,但编剧似乎并没有太考虑女方的感受。

郑有恩的人设原本十分可爱且新颖,外表傲娇泼辣,冷漠毒舌,内心却保持着理智、通透和善良。

国产剧里好不容易出现一个不依赖高职和男人的独立女性形象,却还是被编剧摁在了最老套的恋爱路径里——被男方的 " 殷勤 " 和 " 真诚 " 慢慢打动。

别拍了,穷人没你那么变态 - 12

▲《欢迎光临》剧照

这种曲解爱情本质的叙事手法,恐怕只能在二十年前的台偶里逻辑自洽。

一个昼夜倒班的服务行业工作者,一个连睡个好觉都成奢侈的劳动者,每天却能精神抖擞地准时来小区的广场舞报到。真的有这么多的时间精力,让生活得以围着爱情转吗?

《欢迎光临》里最打动人的爱情,不是黄轩追女神,反而是广场舞队伍里孙大妈和老伴儿的 " 老年爱情 "。

别拍了,穷人没你那么变态 - 13

▲《欢迎光临》剧照

孙大妈给旁边患中风的老伴儿捣西瓜,盛在碗里后递给老头儿,然后指点张光正如何追姑娘。此时,老伴儿在一旁专心致志地从西瓜里挑瓜籽,将挑完后的完整瓜肉递给大妈。

柔和的阳光穿过黄色窗玻璃,洒在两位老人爬满皱纹的笑脸上。默契和温柔,风韵和浪漫,丝毫不亚少年时。

别拍了,穷人没你那么变态 - 14

▲《欢迎光临》剧照

能在非主线的微量刻画里,精锐捕捉到爱情的真实模样,让人想起正午阳光最出名的作品之一《父母爱情》。如果没有这对黄昏恋的细腻和深沉,恐怕不知多少观众会被男主 " 骚扰式的舔狗追爱 " 劝退弃剧。

麻醉剂,够了

颇具突破性的设定却被老套刻板的爱情稀释了," 普通人 " 短暂出现了一下,旋即滑入偶像剧的模板里,真实感荡然无存。

这是《欢迎光临》弯下的腰,低下的头,叫人慨叹恨铁不成钢。

现如今,想要在国产屏幕上看见真正的 " 普通人 " 生活,真有这么难吗?

从创作角度而言,一部分原因可能是角色不肯 " 扮穷 "。而《欢迎光临》具有 " 普通人 " 质感的一个关键,就是主角们都有底气做到 " 穷 "。

黄轩当然不丑,但重点在于气质的转向。他可以放飞自我跳大妈舞,也可以穿得邋遢老土像块蔫菜干,在诠释 " 舔狗 " 的神情动作上,完完全全是个傻子。

别拍了,穷人没你那么变态 - 15

▲黄轩饰演的张光正被女神误会是卖保险的

同样是底层角色,虽然张光正和电影《推拿》里的盲人小马形象迥异,一个隐忍,一个外放,各自深嵌所处的宏观时代和微观人情世故的背景里,但可以相信,他们都是鲜活、生动的 " 普通人 "。

而到了今天的国产剧里,四十岁的主演却巴不得还保留着二十岁的天真和精致。生活的重量、打磨,在人物身上不见踪影。

除了角色的 " 拒丑 ",还有悬浮感对现实感的啃噬。近几年,有不少自命现实主义、从现实生活大量取材的剧集,围绕现代人关注的教育、租房、相亲等热议话题展开。动辄四五十集,话题是紧贴现实了,但放在整体剧作的时空建构去看,依然存在较大的逻辑缺口。

别拍了,穷人没你那么变态 - 16

▲《小欢喜》剧照

比如教育与家庭,《小欢喜》《小舍得》等剧集虽然犀利地刻画了现代竞争背景下的学教焦虑,但那依然是少数人的焦虑:北京、上海土著,独生子女,父母收入不菲 …… 这种教育难题充其量只是少数人鸡娃的真空层,并不是大多数人的生活。

又如女性群像题材,《三十而立》里的王漫妮,月入一万却住着租金八九千的房子,天天想着奢侈品,梦游豪艇。这样的人设,大概只存在于古早童话故事里的落魄公主身上。

别拍了,穷人没你那么变态 - 17

▲《三十而已》剧照,图为王漫妮(江疏影 饰)

时至如今,我们仍然处在一个急遽流动的社会,城与乡之间的流动,不同阶层生活状态的切换流动。同一座城市,以不同的身份、视角去看待,呈现出来的生活质感是不同的。

丰富的、有层次的真实,就藏在这些不同视角与相互碰撞里。

有人说,现代人工作忙碌一整天,打开电视,就想看看鲜亮精致的轻松画面,灰扑扑的、土里土气的底层生活,从视觉上就并不赏心悦目。

别拍了,穷人没你那么变态 - 18

▲ " 普通人 " 不代表 " 穷人 "," 底层 " 也不必然意味着惨、恶或坏(《欢迎光临》剧照)

从观众视角去为创作开脱的说法并不少见。" 花钱的是大爷 ",对今天的国产影业而言,创作早已不是一个编剧、一个导演的事儿。商业平台和流量逻辑的入侵,让观众也参与到创作的一环。越来越多 " 甜就完了 "" 爽剧 "" 好哭 "" 绝了 " 词条涌入话题池,爆款产生之后病毒式疯狂复制,颗粒化的追剧模式 ……

艺术作品自然可以造梦,但某种程度上,幻想是容易的,复刻现实却需要极强的细心、耐心和功力。精美的臆想看多了,难免会对真实的生活产生埋怨、麻木,就像不断被推入一针针麻醉剂,逐渐丧失痛觉和兴奋神经。

此前,我们有文章指出,国产院线变得越来越像 " 按摩椅 "。如果说,对于受众相对较小的电影而言,按摩椅是在迎合观众的享受需求,那么打开电视机就能看见的长篇剧集,则更像一点点损噬审美和官能的麻醉针。

别拍了,穷人没你那么变态 - 19

长此以往,我们每一位普通人的真实生活,将会在艺术领域丧失话语权。

或许,这是大家不愿意看到的。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