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岁连休4夫、脚踏8船,刘晓庆你真是娘们中的娘们!
74岁的刘晓庆,精力和体力旺盛的让人害怕。
最近有个爆料,说:
晓庆那丫头和她的第四任丈夫离婚,还“有八个男朋友、正在快乐的恋爱中“。
话说所长24岁的时候都没精力同时谈8个对象
刘晓庆,真反内耗界真神!
她的生活史横扫老中青三代女性,潇洒张扬的如一道霹雳。
也就是她,能把70多岁变成谈恋爱和搞事业的年纪。
她常年乐此不疲冲在少女前线,呼吁广大女同胞“我们有责任展示生命的美丽。”
有人问她,想过在那里面了结自己吗?
她郑重向广大网友打招呼:“如果有一天我自杀,一定是他杀。”
因为“离婚”、“有八个男朋友”上热搜排面,其实多少有点没拿捏到网友的心意。
毕竟,听到这爆料,大家清一水的反应是:
“这才是富婆或有魅力的女生该有的生活。”
“可她是武则天唉。”
“刘晓庆就是家里小姨姨的那种感觉,那个时髦的,有钱的,大胆的.....明明比你大一倍但总是跟你说得来的小姨。”
出生于50年代的她,亲手写的自传被网友们奉为新一代「大女主圣经」。
自传里面不乏很多疏肝解郁的庆言庆语,光是“从来都是我提携男人”这一句,便吊打现如今国产剧一大半大女主。
你看她现在的小红薯封面,也能嗅到她曾经那如同石猴一般战斗力空前绝后的生命力。
晓庆那丫头
Diss晓庆那丫头只会“装嫩”的观众,大概是年纪太小。
我们现在看到的刘晓庆,和我们父辈心目中的她,截然是两个形象。
80年代时期,她是国内当之无愧的女顶流,各种程度都是。
首届春晚请她当主持人,她身上穿的红色毛衫,被卖断货,称之为“晓庆衫”。
再来说女艺人的价值硬通货——战绩奖项和票房,当年的《芙蓉镇》 票价2毛,一共卖出了1.2亿的票房。
当时的百花奖,实行的是选票制,需要人民手动投票选出最佳女主角,而她蝉联三次。
那时候她也参与了很多港拍片,想起亦舒曾辛辣写她:
“擦大红胭脂,穿大花衣裳,脖子上挂着碎钻,上面拼着自己的名字“Qing”....端的是艳光四射,把身边的林青霞衬得像个苦学生。”
是的,在一簇女明星里,她自我意识旺盛的过分,姿态绝对不好看~
以至于她经常自我迭代角色光谱,没有半点留白的意识照顾到观众。
从81年的《原野》里敢爱敢恨有野性的金子,87年《芙蓉镇》里面的胡玉音,95版武则天,再到如今的“庆丫头”。
这中间的女性形象有着截然的分区...
和她同时代的女明星,也成为娱乐圈活化石般的人物,必要时刻出来装点场面,比如演演“奶奶”。
但她倒好,复出以后荤素不忌,在2004年央视投资的《宝莲灯》里饰演王母娘娘,什么眼影和唇彩都往脸上怼,有点怪,但又绝对富贵标致;
被央视接纳后,她开始在在各种鸡飞狗跳的都市剧里演典型中年女性,看起来事儿事儿的劲头被她拿捏的很好;
然后60多岁画风再转,开始披挂上阵重新演少女,就连那种糊咖小网剧她也演得不亦乐乎。
发现没,她不是迷恋少女角色,而是她并不打算在自己的舞台上下场。
当年有多少中年女演员愁无戏可拍,在网上公开喊话市场,再来看晓庆那丫头,你会发现其实她就是一个心态非常活络的打工人定位~
年轻的时候,她是那种非常主动的E人。
当初,导演李俊在拍《南海长城》时,考虑到有许多动作戏份,为了试探,问演员们敢不敢从船舷处跳向大海,满船的人,只有刘晓庆一跃而下。
谢晋的电影《芙蓉镇》女主角一开始定的不是她,刘晓庆为了争取到这个角色,给他连拍四封电报,讲自己的决心。
在当代,称赞一个女人最好的方式是,想要活成她那样。
再细致点,是事业、美貌、成就兼而得之,最好不要栽倒在具体的事情上面。
比如男人。
在她年轻的时候,每次提及婚恋,常常有惊世骇俗的话放出来。
比如:“生孩子并不是证明女人生命完整的手段”。
至于对婚姻的看法,她也很看得开,不主张一定要结婚,重要的是要有爱。
当年第二任丈夫得知被分手后,还闹过要为她自杀的桥段。
但她却忙着感慨自己一生都在逃脱婚姻,压根儿就对天盟海誓那一套不太感兴趣。
之前她还在节目上感慨第四任老公绝对是真爱,如今又有离婚传言四散开来。
不愧是晓庆那丫头,真一辈子都在摆脱婚姻。
可能她比较感兴趣的,还是去管理男人~
△摘自刘晓庆自传《人生不怕重头再来》
当时的明星片酬并不算丰厚,刘晓庆在拍《火烧圆明园》时期,每个月工资50多块,有时候甚至吃不起早饭。
刘晓庆意识到,想要发家致富,还得是做生意。
于是她先后开办了26家公司,两次上榜福布斯富豪榜。
现在的明星文学,其实也早被她玩明白了。
她在1993年底,在深圳文稿拍卖会上,靠一个不足20个字的标题拍出108万的天价。
这本自传的标题也颇懂人心——
《我的自白录:从电影明星到亿万富姐儿》。
其实她最早出的自传叫《我的路》,里面的语言太张扬,大胆,被不少媒体批判。
△ 图源网络
但兜兜转转,刘晓庆这种强悍、自我又开阔的行事做派,在现如今再一次成为了潮流。
那个年代风生水起的姐姐们
发现没,刘晓庆的故事中最彪悍的地方,倒不是涉足某个具体的行业,拿了什么样的成就。
而是她从来都明白「女性是一种处境」,不觉得自己需要通过征服男人的方式去征服这个世界。
去做生意,掠夺生产资料,是绕过男性进入更大的世界的方式之一。
其实当年不少女明星,都蛮有这种开拓意识的。
有一个和刘晓庆齐名的女明星,叫李秀明,当年她和刘晓庆都是“北影三朵金花”之一。
△她当年主演的《孔雀公主》剧照
最火的时候,刘晓庆都要给她配戏。
她不演戏之后,去做了转型,做一名歌手,还找了有名的金铁霖作指导。
后来在人人下海的年代,她报班学了财经,然后从国外朋友寄来的薯片那嗅到商机,创业做了薯片品牌家乐宝。
而林黛玉的饰演者陈晓旭,狠狠打脸之前综艺版红楼梦对黛玉的自嘲为「无用」。
事实上,林黛玉在原著里闲闲几笔就展露过管家记账的天赋。
比如她的丫鬟婆子们都非常忠心;她打眼一看便点出贾府的收支现状。
不演戏的陈晓旭是个炒股高手,她后来创业开广告公司的钱是炒股赚来的。
陈晓旭凸显了某种刻板印象,吟诗作赋和在商业领域大杀四方可以混合在一个女性身上,女性大可不必窄化自己的生命力。
不止是内娱,那时候港圈其实也不乏不要豪门,只要搞钱的女明星。
获得82年港姐亚军的邝美云当年和珠宝大王郑裕彤的儿子郑家成恋爱,恋爱期间她便借助身边人脉学习如何炒楼和做生意。
后来郑家成出轨,她果断选择了分手。
这段恋爱带给她的最大宝藏,或许是她受到大佬郑裕彤的赏识,学到了很多做生意的诀窍,在香港房市大好的时候趁机入了炒楼市场,囤下不少房产。
而后香港房价经历过一次下跌,她因为嗅觉敏锐,预先出售了自己的多处房产,成功避开了1997年的香港金融危机,还让财富又翻了不少。
最妙的是,这期间她先后经历两次失败感情,和吕良伟那段失败之后,她开始考珠宝鉴定师。
2000年,她在香港远东金融中心创立了自己的珠宝品牌,主打高端定制,靠积攒的人脉和明星效应做得风生水起。
因为不断地在商业领域出击,积累起五亿身价的她在2002年成为香港女明星财富榜首。
那时候的素人女性,也不乏很多开山立派的人物。
比如现如今还活跃在网络上的张兰,也算是这一路中的翘楚。
她写过一本自传,叫《我的九条命》,里面有写到自己一路打拼的发家事迹。
看完后,由衷赞叹张兰是个猛人:
小的时候,她的妈妈被安排下乡,她和弟弟跟着母亲生活;
为了重回北京,她在15岁的时候搭上运煤的火车回北京找姥姥,然后用姥姥的红烧肉软磨硬泡当时的领导,换来母亲回北京的调令;
后来她又用这个方式给家人向房管处争取到两间平房。
生了汪小菲后,她又一个人去澳洲,像个男人一样做重体力活,在那积攒了创业第一桶金。
然后回北京就创办了阿兰酒家,也就是俏江南的前身。
她为了推销自己的店,想出了一个差异化卖点——徒手表演抓蛇,这让不少看中噱头的顾客纷纷买单,饭店知名度也逐渐起来。
老实讲,张兰的创业故事,比汪小菲的狗血感情史要精彩一万倍。
在她的生命史里,你读不到「不被允许」这样的保守味道。
她人生唯一具有不确定性的“定时炸弹”,可能就是汪小菲那个帅气但不让人省心的好大儿了吧。
这些热力无限的女性生长样本,在现在却成为孤品一样的存在。
这期间,女性的处境又经历了很多轮回,但仿佛并没有扩容多少。
今年最火的大女主剧《玫瑰的故事》,改编自亦舒的原著,按说女性的姿态相比于80年代,应被这些年的环境滋养许多。
但你会发现资本对独立女性的想象力依然粗糙的可怕。
就拿大女主最拿手的事业来说,女主角玫瑰几次职场戏份都算得上轻描淡写,甚至给她招黑。
就说其中一件。当时上司筹备自闭症儿童画展,把项目交给玫瑰,她却奉上一张请假条,要去巴黎陪男友。
2024年了,我们对一个自食其力的职场女性描述依然是缺乏野望和热力的。
嗯,至于女性魅力,依然也离不开男性夸张的追逐来做点缀。
但其实,这正是落后于刘晓庆的反内耗逻辑的点——
“征服这个世界的不止只有男人。”
老实讲,国产剧对女强人的大数据还没更新到点上。
某种程度上,网络潮流也在反向塑造着女性的生长框架,允许被成为,或不成为。
现在常见的有关于女明星的热搜,几乎离不开颜值经济和婚恋八卦。
△热搜关键词甚至让人槽多无口…
就如《如何抑制女性写作》这本书里讲的那样,在最能代表自身利益的领域,从来都是男人占领主导权,他们掌握着权力中心的入口,也利用这种落差塑造了女性应该呈现出来的方向和尺度。
而女性的生命体验和经验史被降格,与男性相比,显得没那么重要,抑或者被忽视和搞错重点。
比如,在刘晓庆装嫩,张兰的狗血婆媳大战之外,属于她们的轮廓,完全伟岸的多。
没了那些故意框定女性的热搜和新闻,应该还潜伏着一个相当生猛,有生命力,且有力量的女性世界。
真正的大女主们,或许都不在正史里寻,她们甚至不需要这层加冕。
在时代达成祝福她们的意识之前,她们已经走了长长的路,横冲直闯了很久。
真希望我们对一个女性的评价,能从“装嫩”这个尺度上稍微再延展一点,去看看那些藏在这之下的,真正的属于一个女性的雄心。
这样张扬的姿态也许一点也不优雅、甚至狰狞又冒犯,但格外生机勃勃。
发布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