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1月01日 22.9°C-25.6°C
澳元 : 人民币=4.54
珀斯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穷女人出轨不可饶恕?她们说只有白富美才配拥有欲望(组图)

2018-07-20 来源: 多维新闻 原文链接 评论2条

最近,中国的文化精英有些焦虑——在中国的网络审美领域,他们正逐渐丧失话语权,甚至面临挑战。 一篇名为《豆瓣短评里的道德景观与现实焦虑》的网文试图挑起新的一轮冲突,该文作者以一个“文化观察者”的身份批评部分网民自发以所谓“三观”作为标准衡量一部文艺作品,“是一个新近的怪现状”。 

比如在电影《后来的我们》中,男女主角分手多年后因乘坐的同一班航班延误而被临时安排在同一家酒店过夜,由于房间不够,坐经济舱的女主角只能暂时待在坐商务舱的男主角的房间里,这时,男主角已经有妻子了。就因为“已婚男与前女友共处一室”的情节——男主并没有出轨,最多只是有一点出轨的苗头,让这一影片的豆瓣条目短评区上演了一番“三观”轰炸。   

三观不正到炸!就是一个很作的女人啊。 这是一个荡妇和渣男的纪录片? 恋爱期的拜金女搭配结婚后的出轨男,感动自己,恶心别人。 精神出轨也是出轨。 

这些评论,反过来,在现实生活中逐渐演变成了对导演刘若英私生活的揣测和攻击,甚至有一位影评人因在活动上说了一句“现在的女孩子领地意识太强”,就被网友们诅咒老公出轨。 

作者认为,所谓“三观”其实是一个思想政治教科书式的词汇,它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简称,简称中似乎包含了一种中学老师为方便学生记忆的教化意味。但同时,“三观”不失为政治或者说是意识形态语汇渗入日常生活的典型例子,在日常使用的过程中,它也渐渐偏离了原意——现在人们口中的“三观”,更类似于一种道德规范,甚至是一种中国式的“政治正确”。 

穷女人出轨不可饶恕?她们说只有白富美才配拥有欲望(组图) - 1

刘若英因电影《后来的我们》被卷入舆论漩涡(图源:VCG) 

穷女人出轨不可饶恕?她们说只有白富美才配拥有欲望(组图) - 2

大陆演员文章因婚内出轨,事业一蹶不振(图源:VCG) 

这种“政治正确”简单而粗暴且不接受任何反驳:只要是出轨——无论是肉体上的还是精神上的,甚至只是一丝心动或者犹疑,都应该接受“批斗”;而一旦有人站出来辩解,提出诸如“人是复杂的,人的感情、欲望也是复杂的,无法用一种统一的道德标准来一刀切”等等观点,那这个人一定是给出轨者“洗地”。 

对此,一些舆论观察者纷纷撰文批评。媒体人孟静在《三观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里写道:“不爱动脑的人想简化让人头疼的思考过程,拣起了三观这把大刀,可以快速甄别那些非我族类的人,精准打击他们,但很快你会发现,没有人永远在每一件事上和你三观一致,如果想找到一个事事都三观一致的伴侣、朋友,不存在的,就算你是党卫军,也管不了别人的心”。 

显然,部分文化精英对这种“人必先正三观而后文艺”的审美心态持批判意见,但也有人对此表示理解。实际上,这种“强行正三观”的现象反映的是中国当下的一种焦虑:改革开放的40年,是国家从公民的私人生活中逐渐退场的40年。国家从公民私生活中的退场以及婚姻、家庭的去制度化,也留下了巨大的道德真空和自由带来了新的焦虑——中国人的婚姻并没有因此更幸福,而是常常伴随着冲突、沮丧甚至是愤怒。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戴锦华认为,中国现在面对的已经不单单是性别歧视和性别偏见的问题,它已经通过与私有财产相联系的婚姻制度的改变,成为了一个经济制度的问题,“以前婚姻里的户主是文化和管理意义上的,而今天这些变成了经济制度,变成了私有财产的占有。这个远比文化更为深刻和实际,这时,社会等级与压迫重新回到了性别议题之中。” 

婚姻的“去制度化”与社会财富向男性的转移,使女性在婚姻面前显得不堪一击。而她们对婚姻的不安全感成为了中国社会普遍的一种焦虑。正是因为这种对婚姻、家庭和财产的普遍焦虑,让“贞洁”成了捍卫安全感的唯一武器。所以,人们对“三观”有着极为强烈的“洁癖”。 

作家淡豹在《妾席》一文中提出的,它反映了今日世界的“且旧且新”,这种道德意识一半是前现代的,几乎是一种小农经济下的封建道德;另一半则是自由市场主义的,体现了小资产阶级对利润和安全的追求。 

比如,在大部分的豆瓣评论中,都不乏对出轨者长相、年龄和社会阶层的评价,诸如“她长相惊恐还欲潮汹涌”、“这个爱慕虚荣的‘白穷美’”、“荡妇竟然还想立牌坊”等等不堪入目的评论层出不穷。这些评论旨在通过攻击出轨者的容貌与品行,以加深其“罪孽”——或者反过来说,这些网民也许认为只有年轻、美丽、富有的人,才配拥有欲望。 

“三观不正”的文艺作品虽然得不到群众的口碑,却能在世界范围内赢得艺术的奖杯。可见,用三观衡量文艺作品,本质上还是审美工具太过匮乏。道德感或者价值观作为一种评判工具,其实很难上升不到审美的层面。因为“审美”是有门槛的——它有时候更需要大量的理性和经历作为基础。 

有评论认为,能够欣赏所谓三观不正的文艺作品,也就是理解和承认人性是复杂的。“人是充满缺陷的,人会为情感而左右理性,人会做出莫名其妙的事情,有时候甚至没有任何原因,每个人的内心有如深渊,我们大概永远也无法深入了解另外一个人,但是起码值得一试.....因此,我们才有了同情心,才有了所谓慈悲,才有可能做到设身处地,而不是用三观的框子简单一套”。 

十年前,中国仅有几千万网民的时候,网络世界曾是文化精英们的精神花园。但是,十年后的今天,中国的网络世界犹如一个“人民广场”,而“人民”与“精英”之间存在着巨大的认知鸿沟。悲观者认为,无论是在知识层面,审美层面,还是见识层面,“人民”和“精英”相互取得共识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诚然,健康的文艺氛围应该是“我不赞同你的说法,但给你说话的权利”,或者起码会思考一下“你说的有没有道理”。“三观”不应该成为一种审美上的取向,也不应该成为一种党同伐异的工具和话术,但它也确确实实反映出人们对现实普遍存在焦虑和恐慌。而那些“毁三观”的文艺作品,也许就是供那些焦虑灵魂发泄情绪的“暂留地”。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2)
硬伤
硬伤 2018-07-20 回复
苍蝇总是盯着屎,这个作者和那些三观不正的人就是苍蝇和屎的关系。真正的臭味相投。
TWWOOO
TWWOOO 2018-07-20 回复
作者把对整部电影的差评歪曲成“共处一室”这一个桥段引起的,不知道是真看不懂还是有意为之.....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