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11月24日 17.2°C-19.0°C
澳元 : 人民币=4.71
珀斯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社论:林郑往正确方向迈出了一小步(组图)

2019-09-30 来源: 多维新闻 原文链接 评论3条

经历了长达100多天的严重骚乱和暴力冲突,在持续的撕裂与游行抗议声中,香港反修例危机终于迎来一线转机。

9月26日晚,林郑在继宣布正式撤回条例草案后举行了首场社区对话,用林郑的说法,是意在“走进社区聆听民意”。为了表示诚意,林郑提前在《纽约时报》上发文《香港仍有未来》,为首场社区对话预热,表示这是必要的和解进程的一部分,尽管她坦言无疑会受到一些严厉批评,但她“将暂时选择作一名聆听者”。首场社区对话当日中午,林郑在facebook发文形容对话是“和理倾”,“对话总比对立好”,“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市民的意见将改变未来的政府施政。

在当晚社区对话中,尽管存在各说各话问题,但总体上林郑兑现了承诺,未让对话变成许多人担心的“政治骚”,而且令对立、撕裂的社会气氛出现一丝缓和。当晚对话有2万人报名参加,其中150名市民获抽中出席,30人获得发言机会。对话开始后,林郑先是在开场白主动承认了整个风波由特区政府提出修例引起,最大责任是特区政府,希望通过对话找出方法,然后再倾听和回应市民发言。

社论:林郑往正确方向迈出了一小步(组图) - 1

林郑走进社区倾听市民发言。(AP)


当晚发言的30名市民“有黄有蓝”,倾向黄丝立场的市民占多数,大部人都对港府及执法问题进行批评。尽管一些发言有些尖锐刺耳甚至不乏火药味,但总体上不论本身持何种政治立场,都能理性平和地讲出诉求。在社会示威冲突无日无之,撕裂日趋严重,“深黄”“深蓝”各以激进手法竞相表态之际,这些市民发言展现了修例风波激化以来被许多人忽略以及被激进示威者裹挟的“和理非”精神,再次证明了多数港人的公民素质,愿意理性沟通。

与此同时,林郑相较于之前得理不饶人,操之过急,轻视民意和公众咨询,放不下身段,今次终于有所改变。她全程保持了倾听者姿态,明显放低身段,以温柔的声线回应,坦承“近日对香港政府和警察的信任下跌”,自己作为特首最有责任,必会聆听沉默大多数的发声。她还有感触地说,自己每天都担心香港出现人命伤亡,多次强调要先停止暴力。当晚林郑与众官员一直等待大多数示威者安全散去,才深夜离开对话现场。次日,林郑再次公开发言感激市民出席首场社区对话,承诺未来会继续透过社区对话,广泛接触各个阶层、不同政治立场的市民。

坦率地说,林郑这番表现有些姗姗来迟,如果她能在修例之初就懂得倾听和尊重民意,进行充分的社会咨询,而不是抱持自恃有理的傲慢心态,脱离民意,事态何至于如此严重。但亡羊补牢,为时不晚,她能在大错已经铸成的情况下有所反思,主动坦承错误和责任,展示愿意放低身段和收拾残局的诚意,还是具有积极意义,尽管这对于公务员出身、以“好打得”著称的她来说并不容易。

政策重心开始抓住牛鼻子

与社区对话大约同时进行的是,最近港府开始解决最突出、最迫切、最让人诟病的土地和住房问题。多维新闻曾反复呼吁,香港问题的本质是经济民生问题而非政治问题,近年来威胁香港的激进本土和港独思潮固然受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但从根源上来说,不过是深层次经济问题的表层症状,无论是占中、旺角骚乱,还是今次修例风波,尽管有不同的诱因,但根源均是香港长期未能解决的深层次经济问题。而深层次经济问题又以土地和住房问题最为突出,用水深火热来形容都毫不过分。

究其原因,一是港府深陷官商共治的固有利益结构之中,港府实际上是香港最大的地主和房地产行业的最大受益者之一,缺乏解决问题的动机和动力;二是包括特首、问责高官在内的香港精英普遍深陷对自由资本主义的迷思,林郑等政治精英都不止一次地表达过要“拥抱自由市场机制”,沉浸于“积极不作为”,忽视政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应有角色;三是香港政治精英都是公务员出身,尽管具有很高的业务能力,但缺乏政治家的认知深度、魄力和手腕,难以推动重大变革。这就使得历任港府在土地和住房问题上要么有心无力,要么毫无作为,任由情况不断恶化。林郑上任2年多以来,情况同样如此。她曾高调提出“土地大辩论”,却雷声大雨点小,对全面回收粉岭高尔夫球场、动用《收回土地条例》收回闲置农地等获社会广泛支持的增加土地供应手段视如畏途。

社论:林郑往正确方向迈出了一小步(组图) - 2
反修例危机暴露出解决香港深层结构性问题已迫在眉睫。(新华社)

如今,反修例运动带来的空前危机,给了港府和林郑一个赤裸裸的惨痛教训,也让中央政府和治港部门意识到了香港深层次经济问题的严重性。9月份以来,从港澳办到新华社、《人民日报》相继直指香港社会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已经到了必须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的时候,其中特别提到住房难问题,纷纷表示增加土地供应已经刻不容缓。最近林郑将政策重心瞄向土地和住房问题,不仅传出考虑动用《收回土地条例》收地纾困的消息,而且已经公开表示10月份的施政报告将重点聚焦土地和房屋议题。在具体操作层面,9月25日地政总署已经发布公告称,根据《收回土地条例》、《道路(工程、使用及补偿)条例》等5条相关法例,政府将在12月27日之前收回784幅私人土地(涉及的面积约68公顷)以及被9个坟墓所占用的土地(涉及的面积约752.8平方米)。同日,不知是否巧合,新世界发展宣布将捐出30万平方米农地给社会,期望纾缓社会房屋问题。

痛定思痛 进行结构性改革

从首场社区对话释放善意到发力解决土地和住房问题,之前老是比民意慢半拍的林郑,终于在正确的方向迈出了一小步。这是个积极的改变,但还远远不够。香港的深层次结构性经济矛盾绝非只有住房问题这么简单,住房问题只是其中一个被普遍关注的其实还算是相对浅层次的领域。香港的深层次结构性经济矛盾即然是“结构性”,而且是“深层次”的,就需要更系统的检视和深入调整。修例风波发酵至今,面对空前震荡的局势、撕裂对立的社会气氛和急速下坠的政府公信力,小修小补或者说漂亮话,早已无济于事,而是必须让社会见到更多实际行动。

必须注意到,以今次首场社区对话为例,除了2万人报名参加,说明市民愿意理性沟通对话之外,在场地外还拥挤着数千抗议民众,香港的街头游行暴力冲突还随时会发生,香港民怨依旧处于沸腾状态,市民尤其是年轻人,对林郑许下的改革诺言还存在严重疑虑,对其本人、特区政府乃至中央政府还存在严重对抗情绪。所谓“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已经走进社区的林郑必须要认识到这个现实,千万不可心存侥幸,消耗市民的耐心,而是必须深刻吸取惨痛教训,趁热打铁,直面市民诉求,进行大刀阔斧的结构性改革。

中央政府同样也应该认识到,因为既得利益集团的巨大阻力、香港社会精英阶层的自私、现有建制力量深陷固有利益结构、香港社会又普遍存在对自由资本主义的迷思,光靠港府和现有建制力量,是难以完成这场需要刀刃向内的改革。为使香港长治久安,中央政府也应“改弦易辙”,摒弃原来消极“一国两制”的做法,践行积极“一国两制”的理念,在宪法和基本法规定的“一国两制”框架下,加大对香港改革的介入性支持,推动香港社会涅槃重生。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3)
豆斯基
豆斯基 2019-09-30 回复
自由市场经济在特定地区和市场下的扭曲失衡带来的社会问题和矛盾。自由经济不是金科玉律。该改善时仍需积极改善。
June六六六月
June六六六月 2019-09-30 回复
香港需要土改
亲爱的维尼2010
亲爱的维尼2010 2019-09-30 回复
中共和港共一直在重复:港独,暴徒,住房。根本是在模糊港人反极权,要双普选的诉求。这种打混仗的宣传方式对解决香港困局毫无帮助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