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12月18日 26.2°C-32.3°C
澳元 : 人民币=4.6
珀斯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突然押后的《施政报告》 林郑月娥何以失误(组图)

2020-10-15 来源: 多维新闻 原文链接 评论6条

本文转载自多维新闻,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2020年10月12日,原定于10月14日发布的香港年度《施政报告》突然押后,在香港引起轩然大波。

据香港特首林郑月娥解释,原因是“香港经济要恢复,离不开中央支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因此早前已梳理一系列措施,要中央考虑”。林郑还表示,“我们要平衡的是,想不想有一份更有内涵的《施政报告》?更有机会可以提振香港市民的信心、令香港的经济可以走出困局?”

林郑的解释确其合理之处,不过并未平息舆论的不解,反而引来更多疑问。例如,既然需要中央考虑,为何不能提前商讨?如果会有一份“更有内涵”的《施政报告》,是否原报告不够有内涵?香港的《施政报告》是否都要由中央批准?

突然押后的《施政报告》 林郑月娥何以失误(组图) - 1

突然押后的《施政报告》 林郑月娥何以失误(组图) - 2

此一事件所引起的一系列纠纷,反映了当下比较复杂的香港局势,说明“修例风波”背后的香港深层次问题尚未完全疏解。但就该事件本身来说,其实无异于一次“庸人自扰”,本来可以妥善处理,如今出现的许多麻烦也完全可以避免。

《施政报告》并非仅仅是政府对外展示公开信息与姿态的一纸文件而已,而是政治活动中的一件举足轻重的大事。制定《施政报告》需要全面、深入和长期的调查研究,汇集多方面的资源和意见,协调各个方面的利益与诉求,需要对经济、政治、社会等各方形势进行系统总结,并对未来发展做出系统长远的规划,不可等闲视之、草草了事。

正如林郑推迟发布《施政报告》后所说,“香港经济要恢复,离不开中央支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与中央、内地进行联络、协调、布局,应该是港府在制定年度《施政报告》之前的必要程序。

再据林郑所说,“收到中央通知,因为措施涉及范围非常广泛,并非单一部委可以决定,部分措施需要由特首亲自在今个月下旬前往北京,与不同部委召开协调会议,争取中央支持。”这说明中央层面对香港《施政报告》十分重视,其背后则是对香港问题与前途的重视。中央层面制定相关政策,需要召集不同部委,需要经历慎重的研讨,甚至不得不需要特首本人前往北京共同协商。这正是政治议程重要性的体现,也展现了中央层面的认真负责态度。

考虑到香港持续性发展已经深陷困境多年,经历“修例风波”后不久又遭遇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的冲击,香港的困局迫切需要突破,原有的那一套治理逻辑和方式就需要做出改变,因循守旧不仅无益,而且有害。

突然押后的《施政报告》 林郑月娥何以失误(组图) - 3

突然押后的《施政报告》 林郑月娥何以失误(组图) - 4

中国正在筹备的“十四五规划”,其实就可以为港府提供一定的参考。在2020年,从7月22日至9月22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分别针对企业家、党外人士、经济社会领域专家、科学家、基层代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等多个群体代表召开专门问政“十四五”规划的座谈会。在此期间习近平还分别奔赴安徽和湖南进行地方考察调研,并分别于8月20日在安徽合肥召开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9月17日在湖南省长沙市主持召开基层代表座谈会,同样聚焦“十四五”规划的意见沟通和建议听取。在这些座谈会中,以基层代表座谈会最为破例,这样由来自农村、社区、企业的扶贫干部、律师、农民工、快递员、网店店主等,被安排直接面对国家最高领导人谈意见。

相比于中国每年两会期间国务院总理所做的年度政府工作报告,香港的《施政报告》相对缺乏宏观视野、长远规划与执行力,往往受制于当地利益与舆情困扰,结果呈现出碎片化、津贴主义、治标不治本等特征,而且少有与内地之间的合作内容。

突然押后的《施政报告》 林郑月娥何以失误(组图) - 5

突然押后的《施政报告》 林郑月娥何以失误(组图) - 6

突然押后的《施政报告》 林郑月娥何以失误(组图) - 7

当然,改革并不容易。香港政府始终展现了为香港市民服务、为香港前途努力的诚意,做出改变面临许多难处。但与此同时,香港政府也拥有着巨大的优势,即中国中央政府和广阔内地的强力支持。在国际环境趋于紊乱,中国经济持续发展、各方面环境持续改善的时代背景下,香港越来越多地与中国整体命运相系。中国的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是香港未来发展的最大机会,也是香港走出困境的唯一途径。香港社会应该尽快形成这样的共识,并尽快做出改变。

从这一角度来看此次林郑的《施政报告》押后事件,应该说港府应该对《施政报告》议程更多一些重视,应该提前与中央政府和大湾区其他地区有所沟通,然后基于香港自身的特点和角色,做出适当、有利的规划安排。

林郑不久前在接受深圳卫视采访时表示,“近年有少部分人过份强调本土文化、排斥大陆”,不过据很多了解香港民情的观察人士分析,“强调本土文化、排斥大陆”的香港人应该不在少数。这种心理和思维层面的抵触,已成为香港自身治理、政策制定、向前发展的一大思想桎梏。

对此,香港政府更有责任率先做出改变,总结自身经验教训,对于中国政府自身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改革之中值得学习之处,也不应囿于意识形态成见与地域之争而视而不见。至少在制定《施政报告》之前,作为香港特首的林郑月娥理应与中国中央政府有所沟通协调。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中国内地早已改变了70年前贫穷落后的面貌,与香港一河之隔的深圳也早已不是40年前的小渔村。以过去数十年的趋势可以预见,中国内地和深圳将来还会变得更好。

内地能变,香港也能变。这需要摒弃过去多年所沾染的浮躁与偏见,回归理性务实、谦虚担当,香港的未来同样值得期待。

本文转载自多维新闻,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6)
天境生物
天境生物 2020-10-16 回复
这届港府家长很难当啊,里外不是人。
孝女小Q瘦了8斤
孝女小Q瘦了8斤 2020-10-16 回复
大陆实行双循环后,对香港窗口的依赖度下降了。大多数移不了民的普通香港人,也该认真想想了。
rebecca失
rebecca失 2020-10-16 回复
让香港废青们在井底自嗨去吧。
LFpig
LFpig 2020-10-16 回复
大陆施政更是千疮百孔,只能靠一言堂和对内数千万维稳的黑手维持。一个维稳费用超过军费的独裁体制,只能给香港带来更多灾难。
佛朗西絲
佛朗西絲 2020-10-16 回复
“香港经济要恢复,离不开中央支持”,一国两制,除了国安问题,经济问题是港府的责任,凭什么要中央背负香港经济发展的责任?香港修炼民主自由大法后不是很厉害,瞧不起威权体制吗? 还想靠中央政府让利来发展香港经济,让香港人污名化中央的干预,得利后又高高在上指责中央政府?香港快死一边凉快去吧!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