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11月25日 21.1°C-25.6°C
澳元 : 人民币=4.72
珀斯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华人自述:我在印尼做零食,当地贫富差距惊人(组图)

2021-10-15 来源: 远川出海研究 原文链接 评论5条

一直以来,印尼与越南、泰国等东盟国家相比来说,存在感并不强。

然而我们常常低估了印尼的体量。印尼实际上是世界第四大人口国,GDP也已经迈过了1万亿美元大关。

那么出海到我们相对陌生的印尼,究竟是怎样的一种体验呢?

1. 初入印尼

我叫彬哥,在毕业之后的两三年中间,一直都在国内从事休闲食品的销售工作。

突然有一天,我们合作了很久的印尼客户,突然告诉我们,现在在印尼有一个很好的投资机会,可以去一起开设一家零食生产工厂。

尤其是投资费用这些也比较低,当时我们就心动了。

然后我们就去印尼考察了一下,再加上过去我们零食产品,在印尼的销售数字也很不错。

所以,我们当时就决定去印尼那边,开设一个工厂。

而我自己的职业生涯,也和印度尼西亚这个全世界最大的群岛国家走在了一起。

我们往日的印尼客户也摇身一变,从过去的当地经销商,变成了我们在当地肩并肩的合伙人。

我们的约定是工厂外的事情归他管,工厂内的事情归我们管。

关于合作周期我们是没有约定的,因为毕竟这个客户其实合作了很久了,起码是有20年的时间了,所以说彼此之间还是比较信任。

可能因为在地缘舞台上并没有那么亮眼,印尼在中国的舆论环境中,似乎一直处于被忽视的状态。

然而实际上我们常常低估了印尼的体量:

在眼下,印尼的GDP已经超过了1万亿美元,它的经济总量在全球排名第16位;

人口也超过了2.7亿,是世界的第4大人口国。

在这个相对庞大而又陌生的国度里,我也经历了工厂从建设到开工的全过程。

2. “手眼通天”的合伙人

我们当时没有直接买地,而是买的一个破产的工厂去改造的,这是因为印尼的法律,不允许外国人持有土地的。

另一方面,印尼颁发的食品生产许可证也是有限的。

所在从表面来看,我们从银行手里买了一个破产的公司。

然而实际上,我们也通过这样的方式,取得了这个公司的食品生产许可证,土地以及厂房。

这些齐备之后,另一边在我们的印尼股东加入以后,我们的销售渠道,其实也已经是现成的了。

而且那边的生产经营政策,包括税收这些,相对国内来说还是比较宽松的。

除了这些顺利的方面之外,在我们工厂落地的过程中,其实遇到的困难也是蛮多的。

华人自述:我在印尼做零食,当地贫富差距惊人(组图) - 1
▲当地员工接受核酸检测

但是因为我们的印尼合伙人可以说是很有能量的,所以无论后面遇到的什么问题,最终都得到了很好的化解。

最开始,就是我们的机器设备,想用出口的方式运进印尼,但是后面发现税收非常高。

然后到后面还是我们的合伙人,通过运作关系,就把我们包装成了一个招商引资的项目。

之后我们这些设备,就全部零关税就完成了清关。

可能印尼有一个比较好的地方,那就是很多问题可以用钱解决。

到后面我们工厂开始准备试产,在招工的环节上,就有当地的一群小混混过来堵我们的门。

他们的要求呢,就是要让我们用他们的人,然后他们就可以从中抽取利润。

但是我们的本地股东,可是一直在混雅加达的,自然也不会容忍这帮小混混招摇惹事,就直接打电话给当地的公安局。

我猜他们可能也是在桌子底下,用了一些手段。结果到后面,每天早上就有一台警车,在上班时间停在我们的工厂门口。

然后两个警察他也不进工厂,就在旁边小卖部买一杯咖啡,坐在车上边喝咖啡边聊天,等上班时间一过,然后那两个警察开车就走了。

这台警车来了大概有一两个月的时间,当地的小混混就不敢再过来了。

3. 一言难尽的印尼基建

合伙人当然可以解决不少问题,但是在印尼还是有一些问题,即便是用钱也摆平不了的。

比如说,当地相当不平衡的基础设施。

因为环境的限制,还有政府投入的缺乏吧,除了雅加达、万隆、巴厘岛的建设,相对比较靠谱之外,其他边缘地区的基建,都是相当落后的。

华人自述:我在印尼做零食,当地贫富差距惊人(组图) - 2
▲一到雨季就会成为常态

我们工厂在的那个岛,叫做爪哇岛,非常接近赤道。

又因为在赤道边上,当地气候就没有我们的四季之分,一年到头就只有雨季和旱季。

如果是在雨季的时候,经常就是在一个大雷过后,半条街或者一条街就停电了,我们经常遇到这种情况。

而要是一下大雨,积水也可能很快就会漫到膝盖,这就真的是非常正常的了。说到底,最让我们苦恼的,还是这些基础的东西。

那么基建的落后也会让我们增加物流的成本,不过我们也能通过添置发电机和水泵这些设备,尽可能地减轻影响。

4. 外劳中的“天花板”

在印尼开厂收获最大的一个惊喜,可能就是当地员工的素质真的超过了我的预期。

印尼员工的做事方式,我个人是很喜欢的。他们会按照你告诉他的工作步骤,一步一步来做,感觉非常的踏实。

虽然可能效率不会那么高,但我就是很喜欢这种按部就班的人。

而且我们觉得印尼土著是非常聪明的,很多有一定难度的操作,教过他们几遍之后,他们完全可以自己上手了,学习能力确实很强。

对于印尼优质的劳动力素质,当地的教育普及可能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印尼目前实行的是9年制义务教育,光是在2017年的教育投入,就已经超过了2000亿人民币。

而教育普及所带来的红利,也为工厂的管理带来了便利。

从我在印尼那段时间来看,当地的土著是很服从指挥的。

一旦接受到任务,他们就不会想着去偷个懒,或者怎么样的,他们不会做这种事情。

他们这样的工作习惯,就更方便我们去管理他们。

整个工厂只有一段时间,中国员工过去的比较多,那就是工厂建设那一段时间。

在当地员工成熟之后,我们就把很多建设人员撤回来了。

目前,我们也就只有两个中国员工在当地,但是就很好地把工厂运行起来了。

虽然说当地劳动力价格便宜,而且素质又高,但是总体的人力支出却和国内差不多。这背后也是有原因的。

我们的员工一天要做好几次礼拜,所以为了尊重他们的宗教习俗,我们就要在劳动力设置上,有一定的宽裕。

为了能让生产线不停,我们应对的策略就是以量取胜,多设置几个员工,让他们自己进行调配。

因为我们的产品,本身就已经在印尼打开了市场,再加上当地几乎没有竞争产品,在正式投产之后的第三个月,我们就可以自负盈亏了。

投产到现在的两年时间里,也都一直相对稳定地贡献着利润。

5. 令人错愕的贫富差距

如果没有这个疫情影响的话,我应该会每两个月飞一次印尼。我自己到印尼的时候,它给我的感觉就是贫富差距相当的大。

举个身边的例子,我们印尼方的股东,光是改装车里面的音响,他就花掉了10万美金。

在另一边,可能印尼一对情侣一个月收入,往多了算也就是3000块人民币左右。

但是富人可能就是为了一个兴趣爱好,就能花掉10万美金。我当时听到这个数字的时候,都震惊了。

还有一次我亲眼所见的,就是我们的印尼股东,去拜访当地的高官的时候,一挥手就送出去了一台保时捷卡宴。这画面也让我挺受震撼的。

华人自述:我在印尼做零食,当地贫富差距惊人(组图) - 3
▲印尼贫富差距,在区域内仅次于泰国

怎么说呢,在接触下来,我就感觉印尼既得利益的这些人,对自己的国家概念,是没有任何的爱可言的。

有钱人赚了钱都不会存印尼盾,因为他们觉得波动太大。他们会在赚了钱的第一时刻,就把这个钱换成美金,然后存到新加坡。

然后对于老百姓来说,他们感觉没有什么所谓。

他们只是觉得说,我就在这生活,在这生老病死;可能对于国家,也没有什么很大的期望。

相比之下,他们对待自己的宗教信仰则都是比较的虔诚。

而在印尼,大家是普遍比较接受多种宗教共存的。

我们经常开车出去,沿途最多的是伊斯兰教的清真寺,然后我们还能看到佛教庙宇,还能看到教堂,还会有其他的宗教类建筑,只不过我就不太认识了。

6. 印尼华人

在印尼宗教多元化的背后,还有种族的多元化。

根据印尼政府公布的数字,印尼共有300多个民族,其中爪哇族占人口总数的45%,巽他族占14%。

而在数百年的移民和繁衍生息过后,华人占到了印尼人口总数的大概5%,人口也超过了1000万。

在开始工厂建设的过程中,我们要去买一些五金配件,买一些电线电缆,买一些工具。

这些东西我们在买的时候,发现其实做这些生意的老板都是华人。

而华人确实是会相对富裕一些,几乎每一户人家里面都请了司机,请了保姆,住的地段也比较好。

华人自述:我在印尼做零食,当地贫富差距惊人(组图) - 4
▲典型当地华人门面(来源:博主申典启)

而在这些年里,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印尼当地的华人也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在工厂,我们为了跟基层员工沟通,就请了一个印尼语翻译。

这个翻译特别有意思,本身也是印尼的华人,然后是跑到了广州的暨南大学读了研究生,然后又回到印尼去工作。

他有多神奇呢,一方面因为留学中国的经历,他能说一口非常流利的中文。

另外,因为在印尼还有很多福建人和潮汕人移民,所以他闽南话、潮汕话也都会说。

再加上他英语说的也不错,我就觉得要不是因为在印尼,像他这种人才,可能我们的公司无论如何也雇佣不起。

其实在当地,这位翻译的工资也算是绝对的高薪了。

他一个月能拿1万人民币左右,普通人大概在2000人民币左右。

这样的工资,在印尼的话,足以保障他的太太不再需要工作,而且还能再请来司机和佣人,让一家人在印尼过上比较体面的生活。

7. 印尼人还排华吗?

对于印尼华人而言,我们一直关注的焦点,就是在上世纪60和90年代发生的两次恶性排华事件。

从最近一次的1998年到如今,又过去了一代人的时间。

那么到了今天,这条横亘在印尼华人心头的伤痕,是否已经随着时间的消逝而弥合了呢?

在我看来,印尼的土著可能就不太记得,或者说不太在意这件事情了。

不过像是我们这种现在才过去的这些中国人,还有原来经历过排华的华人,可能还是非常忌惮这件事的。

我自己也和当地华人聊起过这个问题,虽然没有聊的那么具体,但是我能感觉到,他们对这些事还是非常恐慌的。

那么当我自己接触下来,就感觉印尼的普通民众,或者说我们股东,其实对我们都是非常友好的。

对于历史上发生的排华事件,我的理解是,一方面来说,无论哪里都有一些极端分子。

而更重要的,则是每当印尼国内的矛盾,没办法被调解的时候,华人就会成为政客的转移矛盾的靶子。

我当时过去印尼建设工厂的时候,正好碰上印尼总统选举。

两个总统候选人的其中一个,就是当年发动排华的总统苏哈托的女婿。

而当我走的那一天,在雅加达的局部,已经有涉及反华的游行了。不过绝大多数人并不会理会这种诉求。

按照彬哥的说法,反华的浪潮在印尼的舆论中间始终只占了一小部分。

而这也反映在了2019年的印尼大选之中。

在2019年的5月,立场相对亲华的佐科与退役将军普拉博沃竞选总统,

最终出身于草根的佐科,凭借着第一个任期的良好表现,以接近56%的得票率,成功赢得了连任。

8. “全家桶”式出海

伴随着印尼政局对中国的友好氛围,即便是在2020年全球经济低迷的背景下,中国依旧成为了印尼最大的贸易伙伴出海。

印尼的中资也是日益密集,中国对印尼的直接投资,在去年达到了20亿美元,增幅也超过了80%。

像是我们生产需要用到的包材、纸箱这些东西,在印尼本地我们直接找中国人,就可以把我们大部分的需求解决了。

而在我一线的经历里面,我发现在印尼,还演化迭代出了一种“全家桶式”的出海模式。

这种模式,福建人应用的比较多。

就例如说我是做糖果的,我准备出海之后,我的包装包材的供应商听说了,马上跟进也出去建一个厂。

然后纸箱的供应商听说了,接着也出去建一个厂。就这样,他们就把整套的生产链,完完全全地搬到了印尼。

怎么样才能够让这么多家工厂,在海外这么齐心呢?

后面我也和他们聊过,然后就发现他们的做法就很有意思,就是让公司之间相互持股,用一条绳子把大家都绑起来。

这么一来,到了海外,大家肯定都是老老实实干活了。因为我们都互相持股,可以说是生死相倚了。

所以说,我觉得中国出海生意人们真的很聪明,这种模式是真的很有意思。

9. 加大投资

在中资的不断努力下,中国品牌也正在不断的攻城略地,向着日韩传统的高附加值行业不断地迈进。

除了手机品牌OPPO和vivo的广告,已经遍布了印尼之外;

在汽车领域中国品牌五菱,也正在打破过去丰田汽车独霸印尼市场的局面。

就在今年的前5个月,五菱印尼公司的批售量就已经接近了9000辆,同比增长率达到了惊人的280%。

而彬哥所在的中资零食厂,也准备在现有的基础上,继续加大在印尼的投入。

目前来看的话,虽然当地的基础建设不是很好。但是综合下来,我们在印尼的这笔投资还是比较划算的。

因为至少不需要我们从国内去输血,不需要去养着印尼工厂了。

他们自己可以承担自己的运营成本,然后还有一定的盈利给我们。

未来疫情结束或者说疫情可控的情况下,我们就要开始二期的建设了。

因为当时买的那个厂,还有很多没有开发的土地。

我们能够肯定的,就是到时候要加大在那边的投资。

10. 尾声

当时间回到2019年的10月20号,印度尼西亚总统佐科在自己的就职典礼上,表达了一个美好的愿景:

他希望看到印尼在2045年,也就是印尼独立100周年的时候,成为全球的第5大经济体,经济总量可以达到7万亿美元。

不管这个目标最终是否能够真的实现,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对于彬哥提到基建落后的痛点,印尼佐科政府也正在加大支出,推动基础设施的建设。

印尼在2020年的建设预算,就来到了接近300亿美元。

而按照发展规律,大规模的基建支出,通常也会带动各个行业的需求,刺激经济的进一步增长。

外资的机遇,也常常包含在这其中。

相比于东南亚区域一直呼声较高的越南和泰国,相对低调的印度尼西亚,是否能够成为中资出海新的福地,或许值得我们的期待。

关键词: 华人零食印尼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email protected]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5)
畅_Cara
畅_Cara 2021-10-15 回复
挺好的
sinoo123
sinoo123 2021-10-15 回复
疫情下还增长利润啊
hyy0810
hyy0810 2021-10-15 回复
我想问。。到底是什么零食这么好吃
懒猫Tina
懒猫Tina 2021-10-15 回复
开零食厂这么赚钱嘛
叶轻羽
叶轻羽 2021-10-15 回复
太惊人了,越贫困的地区越是这样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