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林肯抵达中国!美中双方各自盘算的政治收获是什么(组图)
本文综编自hk01、德国之声中文网、BBC中文网,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6月18日早上乘坐美军专机抵达北京,展开访华之旅。而在到埗前,他先与日韩两国外长通话,重申加强三国合作关系。
另外,美国总统拜登周六表示,他希望“在未来几个月内”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再次会面,以“讨论我们存在的合理分歧,以及(美中)如何相处”。
美、日、韩发布联合声明
美、日、韩三国15日发布联合声明,谴责朝鲜发射2枚短程弹道导弹。而平壤则扬言对进行中的美韩联合军事演习做出回应。
法新社称,美、日、韩三方发出联合声明表明日本和韩国之间关系日益缓和,(促进日韩关系)正是拜登政府在该区域紧张局势和中国影响力日益增强情况下的主要外交目标。
根据美国国务院的声明,布林肯与日本外相林芳正通话提到,谴责朝鲜持续向日本海违法试射弹道导弹,同时再次强调美国对防卫日本的坚定承诺。双方亦谈及在区内及全球议题,包括印太经济发展等,维持美日韩三边合作的重要,以及再次确认持续支持乌克兰的主权及领土完整。
而在与韩国外长朴振的通话中,布林肯指出美国承诺负责任管理美中关系,并认为有需要透过中国运用影响力,敦促朝鲜参与认真而持续的外交。他们亦讨论三方合作,加强有章可循的国际秩序。
根据韩国外交部消息,布林肯表示支持韩方基于互相尊重,努力推动韩中关系“健康成熟发展”。
首尔方面透露,美韩外长在通话中就韩美关系、韩中和美中关系、朝鲜问题、主要地区及全球性事务进行了磋商。
首尔:已向布林肯说明在韩中关系上的立场
据韩联社报道,朴振在通话中表示,支持美方在艰难环境中为管控美中关系付出努力,并向布林肯说明韩方在韩中关系上的立场。朴振可能也提到了中国驻韩国大使邢海明近期发表引发争议的言论,韩方就此要求中方采取适当措施的立场。
引起中韩关系新一轮摩擦的起因是中国驻韩国大使邢海明此前与韩国最大在野党共同民主党党魁李在明会面时指责首尔受到美国的影响,不尊重包括台湾问题在内的北京的核心关切。
中国驻韩大使邢海明
根据中国驻韩国大使馆网站消息,邢海明在与李在明会面时强调,当前中韩关系遇到不小的困难,“其中责任不在中方”,邢海明还表示,美国正竭力打压中国,“有的人赌美国赢、中国输,这显然是误判,没看清历史大势......现在赌中国输的人今后一定会后悔”。
这位中国外交官的言论引起了首尔政府方面的强烈不满。6月9日,韩国外交部第一次官(副部长)张虎镇召见了中国驻韩国大使邢海明,对其“违反外交礼仪、荒谬的挑衅行为表示强烈遗憾”,并强调这些言论可能被视为“对韩国国内政治的干涉”。
不过随后北京方面也采取了相应的行动。中国外交部部长助理农融6月10日召见了韩国驻华大使郑在浩,就日前韩方针对中国驻韩国大使同韩在野党党首李在明会见交流所作不当反应提出交涉,表明严重关切和不满。
美国的盘算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亚太学院讲师宋文笛对BBC中文表示,布林肯此行一则是为了让北京放心,“更重要的是让美国其他盟友放心”。他认为,美国对此行并没有抱持很高的期望,原因是北京这段日子以来,对美国采取强硬的对抗姿态,没有软化双方外交关系的打算。
就在布林肯飞往亚洲的前夕,正在东京访问的美国国安顾问苏利文(Jake Sullivan)周五(5月16日)表示,美国并不预期国务卿布林肯访问中国期间,与后者的关系会出现任何突破。
根据路透社报导,苏利文还说,对美国来说,更重要的一场外交活动是印度总理莫迪(Narendra Modi)下周的访美行程。
事实上,就在美中相继证实布林肯访华之行后,刚结束北京访问之行的助理国务卿康达(Daniel Joseph Kritenbrink)就曾经在记者会表示,布林肯此行不是在美中相处的方式上求得突破或转变,“而是带着现实、自信的态度和真诚的希望,尽可能以最负责的方式管理美中之间的竞逐”。
在美国国务院负责亚太事务的康达又说,美国不会期盼此次访问能够交出很多外交成果,但至少能降低误判风险,避免美中双方冲突,他预期布林肯此行会与重白宫申维护台海和平稳定的立场,也会同北京讨论乌克兰情势。
与康达一同召开记者会的美国白宫国家安全会议印太事务协调员坎贝尔(Kurt Michael Campbell)则补充说,美中关系正进入密集外交时刻,期待在布林肯访华后一段时间,两国将迎来一系列“双向访问”。他强调,美国预期布林肯此次访问,将强烈主张美中维系军事对话的必要性。
那么,美国此行想要得到什么呢?宋文笛在分析美国战略时对BBC中文说,这次布林肯的访问,美方希望达到的目标是“避免冲突”,“控管竞争”及“探索合作”三大方向。
他说,美国首先希望建立“开放并获得充分授权讨论重要挑战、解决误解和防止误判的沟通渠道”;也希望与北京讨论美国对“一系列地区和全球安全问题”的担忧;此外,美方希望在气候和全球宏观经济稳定等领域,符合美国利益的情况下,探索应对跨国挑战的潜在合作。
宋文笛说,预计访问中国时,布林肯预计会向北京保证美方无意挑战中国认为自己的核心利益,譬如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不过,宋文笛强调,更重要的是,“这有助于增强美国盟友、伙伴和朋友之间的凝聚力。 布林肯此行是要告诉盟友,与美国结盟的代价是合宜的。因为美国本身的目的不是冲突,而是竞争,是选择性地去风险(de-risking),而非鲁莽地全面脱钩(de-coupling)。”
中国希望得到什么?
虽然北京对美外交一直采取强硬回应或攻势的战略未变,但是北京此次与布林肯的会面,也不仅是在展现大国外交上的姿态而已。外界分析称,商贸问题或是此次布林肯之行中北京最有意愿磋商的领域。
这表现在,星期二(6月13日)美国财政部长耶伦(Janet Yellen 叶伦)在出席美国国会听证会时作出与中国脱钩将是“巨大错误”的发言之后,布林肯访问中国之行便获得北京确认。
当时耶伦说,美国民众从美中贸易中获益甚钜,中国民众同样获益,与中国的贸易为美国经济带来积极影响。
此外,耶伦谈话前一天,《华尔街日报》刊出一篇报导称美国商务部计划允许韩国三星和台湾台积电等的顶级半导体制造商,在不受美国报复的情况下,维持和扩大这些公司在中国的现有晶片代工业务。
去年10月,美国商务部对中国半导体行业实施了限制,但也为几家台韩大公司,提供了一年的豁免期。此次传出拜登或将同意延长豁免期,分析称能减缓美国对中国技术的出口管制。
虽然美国商务部拒绝对此发表评论,但分析认为美国在对中国贸易议题上态度放软,打开了布林肯此次访问北京的大门,也曾为双方此次交手的重要焦点。
美国前国安会台湾、中国及蒙古事务级主任的简以荣(Ivan Kanapathy)便告诉美国媒体称,“北京‘容忍’布林肯访问,以促进与财政部长的会面,因为北京认为耶伦更符合他们的利益”。
蓝若思也告诉BBC中文,北京希望美国在贸易及台湾问题上有一些让步,这是目前为止可以看出在中美关系上,北京比较有意愿与美国磋商的领域。
不过,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时殷弘则告诉法新社称,目前美中双方都没有表现出做出任何重大和持久让步的意愿,只是做一些被认为必要或有利的事情,以保持其战略或技术上的安全。
目前任教台湾中山大学的国际关系学者沈旭晖则在个人网站评论称,对习近平来说,北京需要布林肯访华,去为国内一切下调的态势进行大内宣,而拜登则为了美国总统大选,需要向华尔街金主交待不会对华脱钩,但同时又对“脱钩派”宣示自己将比特朗普更要“强硬”。
沈旭晖批评论,因此,布林肯访问北京是个“打卡”行,是美中双方对内“各取所需的戏码,与双边关系基本上无关。但正因为平衡建基于如此脆弱的结构,任何突发事情都可以改变,可见现届美国政府根本没有对华长远方略,做一日和尚敲一日钟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