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12月27日 13.1°C-16.1°C
澳元 : 人民币=4.54
珀斯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北京为什么没有一家真正的i人餐厅?(组图)

2024-04-12 来源: 每日人物 原文链接 评论3条

“当e人来到i人主场”

🍳面馆:23坐

💰人均价格:50元

我首先请教了北漂多年的i人朋友,对方表示跟我聊天有些压力:

北京为什么没有一家真正的i人餐厅?(组图) - 1

▲ 让i人朋友推荐餐厅是这样的。图 / 微信截图

而谈到北京的i人餐厅时,一家名叫23坐的拉面馆必定榜上有名。

原因无他,这家店的主打概念就是“一个人吃饭”。走进店里,你会看到23个座位分成两列,再由一块块挡板隔开,像进了一个洞穴。

上菜时,食客们面前的帘子掀开,服务员火速端出一碗面,又迅速把帘子合上,仿佛生怕你多看了他一眼。

北京为什么没有一家真正的i人餐厅?(组图) - 2

▲ 服务员把面前的帘子拉开上菜。图 / 每日人物摄

这种布局,参照了日本的“一兰拉面”,也会让人想起韩剧里的深夜自习室,当然,还有一部分朋友形容它像在“吃牢饭”。

最角落的23号座位,坐着食客小顾。他是一位“i指数高达90%的极度i人”。小顾说,这里隧道一样的空间包裹性极佳。他喜欢嗦面的爽感,但在开放式餐厅里,他实在是不敢大声嗦面,影响到别人,但在这里,就可以尽情嗦面。

小顾很快钻回了自己的挡板,果然,不多久,就传来了巨大的嗦面声。

对一家合格的i人餐厅来说,服务绝对不能太热情。在这一赛道,海底捞堪称恐怖。海底捞主打一个情感浓度极高,往往我的需求还没产生,服务就已经开始了,更不用说围着唱生日歌这种令i人绝望的操作了。i人们还常常不好意思拒绝,这个疲惫感,不亚于加班。

23坐就方便很多,每个座位上设置了按钮,不需要喊,服务员就能前来帮忙;椅背上带有缺口,不需要手足无措地四处寻找挂包的地方;座位上的打光很好,能够让每一个不好意思拿出手机拍照的i人,好好找角度拍一张美食照片。

不多久,我的面也上来了。和我原先设想的“网红日本拉面”不一样,面条是兰州风味,料足,汤汁鲜美,味道竟然很不错——唯一缺点是有点咸。

北京为什么没有一家真正的i人餐厅?(组图) - 3

▲ “吃牢饭”式嗦面。图 / 每日人物摄

在这里吃饭,跟前不久在麻六记这种典型的e人餐厅吃饭的体验,形成了鲜明对比。

比如,麻六记的装修主色调是大红色,看上去就热情、疯狂,透明的玻璃,随时把乌泱泱的排队人群变成一种景观。被迫疯狂分泌的多巴胺,浓郁到让我恐慌。

身处其中的感觉,“就像在张兰的直播间,跟这位性格张扬的老板娘面对面”。

不过,作为一个i人,23坐餐厅并不符合我心目中理想的i人餐厅。一个最大的原因,是因为店里排队等位的椅子,竟然就在我的背后!

你能想象我在吃面,身后很近的距离,就坐了一排等位置的人的那种感受吗?我的体验是“如芒在背、如鲠在喉”,仿佛被身后人的视线射穿了。

到了饭点,人越来越多,我背后都坐满了人。他们能看到我吃的什么,眼神好的甚至都能看到我的手机屏幕。那一刻,我只想赶紧吃完面溜走。

更为奇葩的是,我以为来这里吃饭的都是i人,结果在我的访谈过程中,身后的两位男士听到我的问题,脸色瞬间明亮起来——那是一种对于聊天的渴望,其中一位很快雀跃回答:“我是e人。”

我正陷入语塞时,另一位也兴奋接话,“我也是e人,你要问什么?”那一刻我知道了,这里已经被一部分好奇心强的e人占领了。

看我面露尴尬,他竟然更开心了。那个瞬间,我好像明白了那个网络热梗的奥义:尴尬的i人,就是e人的兴奋剂。

北京为什么没有一家真正的i人餐厅?(组图) - 4

▲ 坐在用餐者们身后等位,局促又不失礼貌。图 / 每日人物摄

最后,我针对心中这些问题,与23坐的店长打了一通电话。电话另一头,店长的语气颇为社恐,客气地拒绝了我的访谈需求,但为了怕我尴尬,还是主动加了我的微信,承诺以后有机会再聊,“下次一定”。

“真是一位体面的i人啊。”我想。

北京为什么没有一家真正的i人餐厅?(组图) - 5

“服务员也要有边界感”

🍳烤肉:吾妻の烤肉

💰人均价格:70~100元

23坐的选址在三里屯的小胡同里,那么,在人声嘈杂的商场,能够找到一家i人餐厅吗?

工作日的晚上,我来到了一家同样主打一人食的日式烤肉店。这家店开在西城区的一家商场里——讲真的,当脚步踏入西城区的地界,我的心理压力就已经小了不少。

毕竟,在号称小电驴比保时捷通行更方便的西城,遇见潮人的可能性比三里屯低得多。

这家日式烤肉店的确很低调。光是气氛,就和周围商铺之间格格不入——我们掏出手机测试了商场里的音量,隔壁就是一家费大厨辣椒炒肉,大广播循环播放着“辣椒炒肉”的宣传语,直接把环境音拉到70分贝。

但一走进这家烤肉店里,声音骤降到60分贝以下,好像整个世界都安静了。

那种音量差,有点像在地铁上戴上耳机,直接进入i人纯享时刻,足以让每一个祈祷与世隔绝的i人,嘴角平静地泛起一丝微笑。后来,我检索了科普文章,里面写着,70分贝,是人们可忍受的外界最大噪音,但60分贝,就是可供小声交谈的舒适区了。

北京为什么没有一家真正的i人餐厅?(组图) - 6

▲ 同样设计为一人一座的烤肉店。图 / 每日人物摄

和23坐面馆一样,吾妻の烤肉也是每人一个独立座位,面前放着烤炉,利用小挡板,隔绝了来自对面食客的目光。同时,它还有意加高了一部分外墙,以保证在外排队的食客,根本看不见你在店里吃什么、干什么。

看来,降低i人们和陌生人眼神对线的频率,是i人餐厅设计的核心理念之一。

不止如此,就连服务员们,好像也自带一种边界感。坐下之后,我扫码点了一个豪华单人烤肉套餐,一份98元,包含5种肉类,一碗米饭,还有各种小菜。

一个人吃饱没有问题,肉的质量也不错,不过,或许是少了韩式烤肉里各种小料的搭配,味道只能算得上无功无过。

服务员们很快把菜上齐,简单介绍了酱料位置后,就默默消失了。此后,除了来更换篦子、加水,服务员都没出现过,也没有多说一句话。吃到最后,就连惯有的“给我们一个五星好评,可以送您一份小吃哦”的诚挚要求都没有。

但这成为食客阿菜最满意的地方。她说,不知道是不是自己长了一张看上去就不懂得拒绝的脸,每次在外吃饭,她一定会被服务员盯上,帮忙写一个好评。她不喜欢被打扰,但都不好意思say no,只能在心里默默鄙视自己——“惹到我,你就算踢到棉花啦。”

服务员小夏告诉我,这种服务态度,是她们摸索出来的。对于只身前来用餐的顾客,她们会选择少去打扰。尤其是一些腼腆女孩,店里都会优先安排女性服务员前去服务。不给顾客们造成太多心理负担,就是小夏眼里的“社恐友好”。

至此,我已经总结出i人餐厅的三大特点:第一,安静,第二,安全,第三,“淡”,但贴心。

但是,一家开在商场里的餐厅,绝对不是只想赚i人的钱。小夏说,她们主打有边界感的服务,但在大众点评的评价里,总会有食客不满,“觉得我们太冷淡,不够热情”。小夏一边说,一边露出为难的表情。

小夏觉得,自家小店的模式很有特色,但选址出了问题。毕竟,商场里的食客大多是结伴前来,或者属于家庭出行,本身就带有社交属性。到了周末,别家餐馆都人气爆棚,只有自家,上座率还不如工作日。

后来,不得不对小店模式进行了改造升级。“以前,我们的菜单都是为一人食服务,光单人套餐都有10种,现在砍到只剩4种。还有中间加的几张多人餐桌,以前本来都是单人桌的。”然而,就是这几张多人餐桌,翻台率比单人桌高多了。

听到这里,阿菜心里顿生一种悲凉,“有种i人餐厅总会被e人占领的感觉”。

小夏倒是坦然得多。她说,她是这家店的老员工了,第一家开在郑州,但那家店更早就关了。老板们想着,这种“一人食烤肉”模式可能适合开在都市化程度更高、单身人群更多的北京,但结果也不尽如人意。小夏有些失落,对比了同是日式烤肉的牛角烤肉:“大家是不是还是更喜欢热热闹闹的烤肉店?”

北京为什么没有一家真正的i人餐厅?(组图) - 7

▲ 搜寻访问对象的过程中,不幸把肉烤糊了。图 / 每日人物摄

我一时语塞,不知道如何解释。的确,如果要吃烤肉,我更可能和朋友同行——烤肉同样是带有社交属性的餐食,人们享受放下手机,一边烤肉、一边聊天的随意感。而一个人烤肉,一不留神就会把肉烤糊,连帮忙翻面的人都没有。

这样看来,要做i人的生意,不是一件容易事,从选址、选品到设计,都更需要踩中i人痛点,才能把谨慎的i人们吸引到店里。

不过现在,这些烦恼都不存在啦。小夏摆摆手,她说,由于生意不及预期,店铺可能会在下个月闭店。北京的i人餐厅,就这样又少了一家。

北京为什么没有一家真正的i人餐厅?(组图) - 8

“和机器打交道,

也会社恐”

🍳自助餐:三星大厦智慧食堂

💰人均价格:30~80元

此次搜寻i人餐厅,我也没有漏掉这样的刚需——在北京这个打工圣地,还有很多i人朋友需要在上班的地方,找寻一家合适的i人餐厅。

就以我所在的国贸为例。在这里,e人和i人也形成了一种明显的两极分化,前者能够勇闯国贸商圈,做合格都市丽人,但身边的i人朋友们,往往会选择点外卖或者自己带饭。

诸如23坐、吾妻の烤肉这样的店铺,都是通过打造一个具有封闭感的空间,来让i人们舒适。而这一次,我在国贸附近选中的,是位于三星大厦的一处“智慧食堂”。

顾名思义,它有不少智能化设备,从点菜、选菜,到结账,都由机器完成——i人们不愿意和人打交道,那和机器打交道,应该没问题吧?

周一中午,我抱着极高期待,兴致勃勃地赶往这里。但一进门,面对着面前无数种餐食、以及几处泛着银光的机械化岛台,我陡生出一种无所适从,内心火速飘过无数疑问:这个餐盘是随便拿吗?该怎么选餐?钱怎么算?

陌生步骤太多,又没有人指导,从拿起餐盘到走到选餐点,短短1分钟的时间,我像度过了一生一样煎熬。

北京为什么没有一家真正的i人餐厅?(组图) - 9

▲ 称重式打菜。图 / 每日人物摄

到了打菜时,我捣鼓了半天,才终于明白,这个机器的工作原理究竟是什么——通过它,社恐们可以自行控制菜量多少,不再需要和打菜阿姨斗智斗勇,不失为能让i人减少沟通频次的一种方式。

而类似于大学食堂的就餐环境,会时刻提示你,在这里,不需要太在意别人的目光,做一个普普通通的干饭人就好。

但和我同行的同事思芳,对此却不置可否。她也是一名合格的社恐,看着我一通操作猛如虎,好不容易才吃上饭,她投来敬佩的眼光,又留下一句肺腑之言:

“还好现在没有人在排队,不然光是别人看我研究机器这个过程,我就能在这里反复去世了。”

换句话说,i人们恐惧的或许并不是单纯的人或者机器,而是犯错时,来自外界的审视和拷问。

至于口味,也就是大学食堂的样子,味道和及格相差甚远。我选的是一份米线,自己称浇头,两勺肉酱就花了10元。从性价比来看,似乎也没有想象中便宜大碗。

这次在国贸搜寻i人餐厅的行动,大概率算得上失败了。

北京为什么没有一家真正的i人餐厅?(组图) - 10

“和陌生人一起吃饭,

就是i人地狱吗?”

🍳家常菜:苏饭

💰人均价格:100元以内

在社交平台上关于一人食餐厅的讨论里,还有这么一家充满矛盾的店铺——主打江浙家常味道、开在三里屯的私房菜馆,名叫苏饭。

它颇具争议。比如,有人觉得它是一家极佳的一人食餐厅,因为这家店很小,菜单里一共只有6道菜,点上一本儿也没几个菜,很难容纳多人聚餐,大多食客都会选择两人结伴或者只身前往。

但也正因为太小,这家小店拢共就只有一张大长桌子,你大概率需要和陌生人坐在一张桌子上吃饭。

对于e人来说,这简直是个新朋友的培养皿。有e人朋友只点了一道菜,但“在桌子上和陌生姐姐们分享各自的美食”,轻而易举就尝到6种菜品的所有味道,整场体验十分温馨、美好,是可以在社交平台上反复美化的一段难忘回忆。

但大多数i人,就只能“吃菜、吃菜”了。有i人朋友回忆起第一次也是唯一的那次经历:“对面的帅哥因为和朋友聊得太投入,最后误夹了我的菜,三个人面对面尴尬了好久。”

这样的场景光是想想,不知道多少i人的脚趾抠出了两室一厅。

因此,作为i人餐厅的苏饭,也得到了一个令人闻风丧胆的封号:i人地狱。

北京为什么没有一家真正的i人餐厅?(组图) - 11

▲ 只有一张桌子、空间狭小的苏饭。图 / 每日人物摄

这些调侃,勾起了我对苏饭的好奇。一个i人,真的没法在这里用餐吗?抱着极大的信念感,我将苏饭当成了此次体验的最后一站。

可能是北京的家常味道太稀有,开在北京的这几年,苏饭已经成为一家不折不扣的网红店。为了避免人太多,于是,我选择了一个下着雨的工作日,赶着中午饭点来到三里屯,苏饭就隐藏在其中一家商场的负一层。

所幸这一天,人并不多,只有两三个食客围坐着,尽管大家在一张桌子上吃饭,也能稍微保持一点距离。坐下之后,担心吃不完的我只点了一份红烧肉,68元。很快,阿姨除了端来一碟肉,还接连端上了一份青菜、一碗鸡蛋汤、一杯酸奶和一碗米饭,这些都是赠送的。

我这才明白,为什么说这家店适合一人食。作为i人,一个人在餐厅吃饭,最难受的就是点菜,太多吃不完,太少又种类太少,而苏饭就有一客恰到好处的单人套餐。

但它的味道却不惊艳,肉质发柴,调味偏甜,是纯粹的家常味道。和评价一样,如果要为它单独排队几个小时,那确实不值得。

北京为什么没有一家真正的i人餐厅?(组图) - 12

▲ 除红烧肉外,其余都是赠送的,主打营养均衡。图 / 每日人物摄

然而,随着人慢慢多起来,我原本空着的对面,也坐下了一个女孩。她显然是一名e人,在我犹豫要不要找服务员添饭、却不敢吱声的时候,她已经熟络地让阿姨加了三回汤。

“你今天感受到的,还不算吓人”,服务员小哥看出了我的拘谨,他说,周末人多的时候,这张长桌子会被塞得满满当当,“一个胳膊肘挨着另一个胳膊肘”。

如果说人际交往的舒适距离是60公分,在这里,人与人之间是没有缝隙的。

服务员小哥说,自己在这里工作三年,已经能够熟练地分辨i人和e人,像我这样,眼神乱飘、又精准躲开每一个对视,还偏偏要强行坚强地装作若无其事的,必定是i人。

小哥对这样的朋友们熟悉到心疼,“没关系,我也是i人”,说完,他还不忘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安慰我——几年前他刚来这家店工作时,也被小店的容量震惊,上班时,只能躲在狭小的厨房角落里默默观察。

不过,吐槽这种用餐方式的顾客多了,老板也开始考虑寻找更大的店址。

至于我,经过了开头一段时间的不适,竟然渐渐进入了心流状态,适应了一个人默默吃饭的节奏。如果非要形容那种感觉,有点像是参加大学好友的婚宴,周围都是不认识的陌生人,但其实也无人在意你。

甚至,你还会被很多人的人生所包围。坐在正前方的那位e人姑娘,一边吃一边接起电话,用强硬的语气应付着同事,“这件事你找我也没用”。右侧的女孩则翻着白眼,和同伴吐槽自己的领导:“效率低也不找找自己的原因!”

或许是没有大排长队、期待也不高,对于这次体验,我竟然是满意的。究其原因,我想,是因为它满足了我最大的要求——社恐也想好好吃一顿饭。

北京为什么没有一家真正的i人餐厅?(组图) - 13

一个总结:没有独属于i人的餐厅,但并不耽误i人们好好吃饭

除了上述餐厅,我们还尝试从很多维度,去寻找一家i人餐厅。

比如,都说世界上最i的国家是芬兰,他们就连排队也要保持三米距离,因此,芬兰餐厅或许能够做到社恐友好。

也有人推荐了一家阿拉伯餐厅,原因是,里面的外国人服务员比自己还社恐,自己反而变得自如起来。

还有朋友推荐了大部分的轻食店和咖啡厅。那里点餐、用餐流程简单,而从分量上考虑,对独来独往的i人都很友好。

甚至有朋友这样定论,只要不需要开口点单,就已经是合格的i人餐厅了:“二维码是最适合i人的发明,哪里有二维码,哪里就有i人的一席之地。”

那位给出i人餐厅攻略的朋友,最后宽慰我:“不要内耗,也不要把i人一人食当成什么特殊的事情,就是正常吃饭,都是一样的。”

所以,我们最后得出了一个结论,在北京,不存在一家真正热门的i人餐厅——因为,如果一家i人餐厅太热门,人就一定多,人一多,还怎么当i人餐厅?

(文中受访者均为化名)

关键词: 餐厅i人内向苏饭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email protected]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3)
SAT最后一次必胜
SAT最后一次必胜 2024-04-12 回复
i人连外卖快递电话都不想接,尽量不点,自己做饭备餐-i人的快乐方式
Crankykitty
Crankykitty 2024-04-12 回复
餐厅是公共场所,公共场所本身就存在社交压力——或许极致i的尽头就是网上买菜送门口,自己做饭自己吃……
十三妹洋插队中
十三妹洋插队中 2024-04-12 回复
i人都叫外卖了,备注“放门口别打电话”的那种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