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2月25日 17.0°C-19.3°C
澳元 : 人民币=4.61
珀斯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怪不得宇树机器人抢不到!抢到的人已经开始赚钱:租出去,一天收费5000元至1.5万元,10多天就能回本(组图)

6小时前 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宇树“效应”,持续发酵。

继宇树科技H1机器人参与春晚舞蹈《秧Bot》技惊国内外网友后,宇树G1机器人算法升级的丝滑舞蹈,也被广泛聚焦。

怪不得宇树机器人抢不到!抢到的人已经开始赚钱:租出去,一天收费5000元至1.5万元,10多天就能回本(组图) - 1

近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在二手租赁市场,宇树机器人也异常火爆,社交及二手平台涌现大量宇树机器人出租商家,单台日租金在5000元到1.5万元区间,且档期紧张。

火爆的机器人租赁市场里,究竟谁在租赁宇树机器人?应用在哪些场景之中?

二手租赁市场

供不应求,需求火爆

不仅仅是研发领域的技术突破和资本市场的热情高涨吸引了外界的目光,在二手租赁市场,机器人热也正刮起了一阵租赁旋风。

“你们都有哪些机器人可供租赁?”2月24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租赁者名义致电某机器人出租企业。

“优必选、穿山甲、宇树机器人都有,宇树G1机器人租赁最火爆。”该机器人出租企业负责人表示。

记者注意到,2025年开年来机器人热度居高不下,不少商家迅速嗅到商机。社交平台、购物平台、二手平台上,许多机器人租赁店铺在销售页面标示出“春晚同款人形机器人租赁”的字样。

怪不得宇树机器人抢不到!抢到的人已经开始赚钱:租出去,一天收费5000元至1.5万元,10多天就能回本(组图) - 2

实际上,春晚舞台上的是宇树科技H1机器人,其以强大的运动性能和复杂环境适应能力见长,而目前租赁市场上更多的是G1机器人,其以亲民的价格和具有灵活性的娱乐功能吸引有相关需求的用户“尝鲜”。

据了解,G1机器人此前在京东旗舰店售价9.9万元,但该款机器人不到1天就售罄了,目前也是无货。一手市场价格高不好买,对“尝鲜”的消费者而言,二手租赁市场不失为一个低成本的好选择。

市场热情高涨之下,二手机器人租赁风潮悄然而至。对于这些二手租赁商而言,日租万元的价格,仅需10天或者半个月即可回本。

怪不得宇树机器人抢不到!抢到的人已经开始赚钱:租出去,一天收费5000元至1.5万元,10多天就能回本(组图) - 3机器人进入学校。图源:封面新闻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企业租赁方身份从多家租赁商处了解到,租赁商提供“机器人+操作员”打包服务,租赁费用包含了机器人运输、调试、现场保障等服务。

关于租赁机器人的用途,一位商家表示:“他们(租赁者)做什么的都有,打广告、拍摄,干什么都有。”根据记者在各类平台多家商家处了解到,单台宇树G1机器人的日租金从5000元至1.5万元一天不等,这一价格通常包含本地商家运输到场、操作员全天协同护航的费用,不收押金;如若不需要操作员,部分商家则要求收取高额押金。

2月24日,一家租赁商告诉记者,近10天内以1.5万元的价格已订不到G1机器人。“我们现在有3台(G1机器人),最近10天的话,1.5万元一天都已经订不到了。10天以后(预定价格)可能会便宜一些,再到一个月之后,那就更便宜了。不过你早订早便宜,不然你到了临时要用的关键时候可能就没有了。”

机器人落地应用在哪些场景?

记者以企业租赁方身份询问租赁的G1机器人是否存在能够日常应用的实际功能,租赁商表示目前都是最老的版本。“跳舞之类的功能也不能操作,还没升级到最新的版本。”

怪不得宇树机器人抢不到!抢到的人已经开始赚钱:租出去,一天收费5000元至1.5万元,10多天就能回本(组图) - 4

记者此前在和宇树科技方面交流中了解到,宇树科技的人形机器人采取了开源模式,不少研究团队购买宇树科技人后,会在机器人系统上搭载新的框架技术,譬如此前英伟达联合卡内基梅隆大学推出的ASAP新框架,让宇树机器人能模拟科比的投篮动作。

近日,由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高校及科研机构联合发布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BeamDojo”,应用于宇树科技的G1人形机器人上,可使其轻松完成走平衡木、梅花桩等复杂的任务,无论是在背负重物还是受外力击打等情况下,都能实现准确而轻松的行走。

开源模式下,人形机器人进化提速。

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近期在接受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采访时也表示:“现在AI驱动机器人每天进化非常快,基本上速度是超过我预期的,每天给我的惊喜也非常大。要把机器人的AI模型做好,做好了以后用更好的AI算力去把它训练出来就好了,所以大大加速了技术进步。”

2月14日,宇树科技发布了算法升级后的G1机器人,升级后的G1机器人动作丝滑不少,评论区好评如潮。与此同时,众多期盼机器人能够应用于日常、服务于生活的评论则指明了人形机器人的未来应用场景拓宽的必要性。

那么,家用人形机器人离我们还有多远?

王兴兴接受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采访时提到:“个人感觉在今年年底之前,整个AI的人形机器人会达到一个新的量级。如果顺利的话,到明年或者后年,一些基础的,比如说服务业或者一些工业其实基本可以推起来了,但家用可能会稍微慢一点,因为家用可能对安全性的要求更高,还是会需要技术相对更成熟一点点。”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