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一个青年被日军丢进井里,一项绝技让他死里逃生
1942年夏天,山东青岛大田乡于家村的张呈祥与同村的王付春、董玉环组成了一个铁匠组,三人结伴拉乡打铁,靠手艺谋生。
七月初三那天,阳光洒在西马戈庄的土路上,张呈祥三人正在村口安炉,准备开始一天的活计。突然,村口传来一阵嘈杂的脚步声和刺耳的喊叫声。张呈祥抬头一看,只见一群日军冲进了村子,手持长枪,气势汹汹。
村民们惊慌失措,四处逃散,但很快就被日军围住,逼到了村中间的一幢大房子里。张呈祥和董玉环也被捉了进去。日军将男女老少统统赶进屋内,然后用被褥将门窗堵得严严实实。屋内顿时一片漆黑,空气中弥漫着紧张和恐惧的气息。
张呈祥紧紧攥着拳头,心里隐隐感到不安。果然,没过多久,日军从一个小洞口里开始往里施放毒瓦斯。青烟迅速弥漫开来,呛得人们眼泪直流,鼻口出血,呼吸越来越困难。屋内一片混乱,哭声、咳嗽声、咒骂声交织在一起。
张呈祥感到胸口像压了一块巨石,喘不上气来。他拼命捂住口鼻,但毒气无孔不入,眼睛也被熏得睁不开。就在他几乎要窒息的时候,几个年轻小伙子再也忍受不住,猛地撞开了门窗。屋内的人们像潮水一样涌了出去,张呈祥也被推搡着冲到了门外。
然而,外面的景象更加惨烈。刚冲出屋门的人们,有的当即昏倒在地,有的口吐白沫,抽搐几下便断了气。张呈祥只觉得头晕目眩,双腿发软,但他咬紧牙关,拼命往前跑。可没跑几步,就被两名日军追上,死死按在了地上。他挣扎着抬起头,看到董玉环也被日军抓住,脸上满是痛苦和绝望。
日军将张呈祥和其他幸存者押到村口的一口井边。井口上盖着一块碾盘状的石板,井水幽深,散发着阴冷的气息。日军开始将人们一个个扔进井里。张呈祥眼睁睁地看着董玉环被推了下去,井底传来一声沉闷的落水声,随后便没了动静。他的心揪成一团,恐惧和愤怒交织在一起。
轮到张呈祥时,两名凶恶的日军架着他的胳膊,一个用右手死死卡住他的脖子,另一个用指挥刀指着井口,逼他跳下去。张呈祥咬紧牙关,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宁肯站着死,决不跪着生!他猛地一抖肩膀,挣脱了日军的钳制,纵身跳入了井中。
井水冰冷刺骨,张呈祥的身体迅速下沉。他拼命挣扎,双手在井壁上猛抓,终于抓住了井壁上的石块。他紧紧贴在井壁上,屏住呼吸,听着井口传来的嘈杂声。日军开始往井里扔石头,石块砸在水面上,溅起一片片水花。
井底的人们发出凄厉的惨叫,有的被砸破了头,有的被砸断了胳膊和腿,井水渐渐被染成了血红色。
张呈祥紧紧贴着井壁,尽量缩成一团。井口的那块石板半盖着,日军扔的石头大多掉在井中间,而他藏在石板下幸运地躲过了致命的袭击。尽管如此,他的手臂和后背还是被几块碎石擦伤,火辣辣地疼。他咬紧牙关,不敢发出一点声音,生怕引起日军的注意。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井口的嘈杂声渐渐消失。张呈祥屏住呼吸,仔细听着外面的动静。日军似乎已经离开了,四周一片死寂。他小心翼翼地松开一只手,摸了摸井壁,确认没有危险后,才慢慢探出头来。
井口的光线微弱,张呈祥借着那一点光亮,看到井底漂浮着几具尸体,血水染红了整个井底。他的心里一阵绞痛,眼泪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他知道,自己必须尽快离开这里,否则日军可能会回来。
他深吸一口气,用尽全身的力气,抓住井壁上的石块,一点一点往上爬。井壁湿滑,他的手指被磨得鲜血淋漓,但他咬紧牙关,不敢有丝毫松懈。终于,他的手指触到了井口的石板。他用力一推,石板被掀开了一条缝隙。他探出头,确认四周无人后,才艰难地爬出了井口。
张呈祥仅靠双手支撑,贴在井壁上坚持了四个小时,一直到天黑日军撤走后才逃出水井。他的双臂酸痛不已,双手感觉已经不存在了一样。张呈祥瘫坐在地上,大口喘着气。他的衣服已经被井水和血水浸透,浑身冰冷,但他的心里却燃起了一团对侵略者的怒火。
张呈祥之所以能在中毒后贴在井壁上坚持四个小时,除了他的运气比较好外,还在于他有一项绝技,这项绝技在关键时刻保住了他的命。这项绝技就是民间习武者练习的“壁虎功”。
拳谱
壁虎功是一种模仿壁虎爬行动作的传统武术功法,强调轻功、柔韧性和身体协调性,主要用于攀爬、闪避和近身搏斗。清代的《清稗类钞》记载了许多奇闻异事,其中就有关于壁虎功的记录。
清代《少林拳谱》也记载了关于壁虎功这门绝技,书中将其描述为一种结合轻功与柔术的功法,强调身体灵活性和攀爬能力。除了典籍明文记载外,民间流传着大量的关于壁虎功的故事,通常描述侠客或盗贼利用这种功法飞檐走壁,执行任务或躲避追捕。
张呈祥从小就练习壁虎功,正是因为习得了这一绝技,让他在绝境中悬空坚持了四个小时,最终逃过了日军的屠杀,成功地躲过了一劫。
功法
张呈祥的经历记录在当地的县志之中,他的这一经历见证了日军的凶残,也见证了壁虎功这一传奇绝技的存在……